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赴惊鸿 » 第044章大事

第044章大事

    一场夜雨让烟溪凉了好几分,人们纷纷脱下了昨日新穿的纱衣,换上了棉衣。

    昨儿徐府遭了贼,丢东西的是梨园,徐停的院子,而偷东西的不是别人,正是在燕府当了多年管家的石松,这事一传出去,烟溪就沸沸扬扬的。

    徐家可是大户人家,遭了贼,这贼人还是徐家的管家,这怎么得了,一时之间,那些有几个钱的大户都开始查起了自己的管家。

    石松的名声废了,徐进也没替石松说什么,将他交给徐停处理了,毕竟丢东西是梨园。

    石松在被押去梨园,一路上都有人指指点点,他有心要骂几句,却被肖楚堵住了嘴巴。

    他就这样在众人讶异厌恶的目光中一路被带到了梨园。

    徐停低头看着地上趴跪着的人,“知道我找你做什么吧?”

    “我、我做什么了?我没偷东西啊……”石松胆战心惊的问道。

    他自然是听说了梨园丢东西的事,他虽说是打算将他的凤翎偷出来,但却也没敢行动,他并没有偷梨园的东西,怎么也不该查到他的身上才对。

    徐停却好似没听见,不想再与他多费一句话。

    “你知道我的,我母亲不正常,我也不正常。你最好老实交代。”他道。

    “交代什么?”这下石松真的怕了,毕竟他在徐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管家,自然是知道徐停的性格的,表面上云淡风轻,什么都不在意,实际上却是个心狠手辣的。

    “你们要我说什么我都说,行吗?但我真没有偷东西啊。”

    此时的他依旧心存侥幸。

    “你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自己不知道?”肖楚问。

    “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石松快要哭了。

    “看来你是不想交代了。”肖楚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转手拿了个刑具。

    “我说、我说。”石松惊恐万分,“我和张夫人……”

    “我对你和张氏的奸情不感兴趣。”这次开口的是徐停,他冷冷看着石松说道:“需要我说的更明白吗?”

    “公、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石松哆嗦着回话。

    徐停冷笑一声,“你不说我也能查到,当然,我只希望你识相点。”

    “给你点提醒。”肖楚颠了颠手里的刑具,“宫里边的人。”

    石松的脸彻底白了下来,如今他自然是明白了,说了也是死,不说也是死,与其让徐停什么都知道,还不如让他什么也查不到。

    他到底是没说,徐停甩袖离开了。

    肖楚紧紧跟在了徐停身后。

    “张氏的事——”肖楚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问道:“张氏的事要与老爷说么?”

    “不必,那两个孩子好歹是我弟弟妹妹。”徐停道,“把石松处理了,张氏若还不消停——”

    “今早那人审的怎么样了?”徐停转过话头问到。

    肖楚摇了摇头,“死了一个,另一个依然闭口不言,恐怕……”

    “你觉得他们是谁的人?”徐停问。

    “听说又有人来打听柳大夫。”肖楚压了压声音,继续道:“你说会不会是他?”

    听之前燕蘅说的话是还有人在找柳音,如今找不到人,查到了徐停头上也不奇怪。

    “或许吧。”徐停对这件事没多大兴致,“过几天我要去趟玄机谷,你下去准备一下。”

    他并不怕那人知道柳音在他手里,他怕的是他不知道。

    “玄机谷?”肖楚不解。

    玄机谷危机重重,十有七八有去无回,徐停想要什么药完全可以花钱去买,根本不需要亲自去犯险。

    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外出,更何况是去玄机谷那种地方。

    “去准备。”徐停重复了一遍,“后天出发。”

    肖楚微微蹙眉,“后天我们不是要回京城吗?”

    “我们先不急。”徐停淡淡道。

    要回去的是徐进他们,徐停确实没说要与他们一起回京,肖楚不再多言,下去准备了。

    寄生花。

    这是他需要的东西,想要凤翎发挥起死回生之效,不仅需要周氏嫡系血脉的心头血,还需要以寄生花为引。

    能让他母亲起死回生的机会只有这一个,他要的是万无一失,叫别人去徐停并不放心。

    与京城的大事相比,烟溪的这点大事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

    今儿的早朝注定会相当的热闹。

    宣政殿内,只听太监尖细的嗓音叫了一声,“皇上驾到”,随后众人便齐齐跪伏下来,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年头戴九旒冕坐在龙椅上,朝下看了一眼,先是道了一声“众卿平身”,才又开口道:“常州受雨雪之灾影响严重,朕着实忧心百姓。”

    “沈侍郎,不如你前往常州治理水患?”

    用的是询问的语气,实际上却没有给沈晏说话的时间,“朕会另行拨付赈灾银五百万两,并免收常州明年赋税,众卿可有异议。”

    常州水患是件亟待解决的事情,派遣朝廷官员前去治理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往年也不是没有过,只是这次派遣的人却颇具争议,众大臣面色各异。

    但不知是因为不敢,还是因为太过震惊,因此即便顾年问了,也没有人上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沈侍郎可有什么看法。”顾年问。

    “臣无异议。”沈晏道,他不敢有异议,而且这也算是一次机会,做得好了,他父亲就会更加看重他。

    随后顾年又把目光扫向众大臣。

    “皇上,这沈侍郎乃是武官,这怕有些不妥吧。”

    这时却从左列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对顾年的决定提出了质疑,这人便是司空大人王昱。

    “司空大人有更好的提议?”顾年说道。

    “这事交给吏部或许更为妥当。”王昱道。

    “爱卿说的有理,但为百姓解难却是谁都该做,也能做的,如若不然,留他何用?”最后这句是对沈晏说的。

    在众臣看来这大有斥责朝中官员不作为之意,其中的威胁意味昭然若揭。

    沈晏不禁捏了一把冷汗,这次若是做的不好,恐怕……

    而后,顾年又对王昱说道:“司空大人觉得呢?”

    王昱没再说什么,毕竟朝中确实有许多不作为的官员。

    就拿沈晏来说,虽说是刑部侍郎,但平时确实没做什么有用的事,上次甚至还贸然带兵莳花阁,结果什么也没搜到。

    确实该重新考核一下了。

    经过一番解释,底下的大臣也没再多说什么。

    治理水患治理的好是官员的功劳,治理的不好就是百姓的苦,不作为的官员都不太在意这些。至于那些有作为的,自己的事都未必忙的过来。

    倒不是不忧心百姓,只是每个地方都有治理水患的人员,朝廷官员去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也没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