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倚风听花浮刃白 » 第三章 异经

第三章 异经

    玲珑殿坐北朝南,殿前有一座庭院。庭院中央立着一个三足大鼎,鼎中香火无数,青烟袅袅,闻之让人心神安定,祥和宁静。

    庭院东西两边是东道堂、西道堂,道堂再后便是偏房。从庭院穿过,正对着的便是玲珑殿。

    玲珑殿的建筑风格风雅而别致,青墙黛瓦,雕梁画栋,斑驳的墙面依稀可见风雨侵蚀却依然平静矗立,似乎还映着千百年间经雷历雨中巍然不动,让人心驰神往,犹生敬意。

    穿过殿后穿堂,有一池清水,水上架着白玉石桥,桥的对面是栖仙殿,乃玲珑真仙起居之处。东西各有一个耳房,是存放物品之处。

    东偏房。

    一本古朴的册子摆放在桌面上,窗外的风轻轻吹进来,似乎想要翻开一页,却也只是将书页的一角吹起来一半又落下。

    树枝在窗外微微的摆动,窗户偶尔发出嘎或吱的声响,小狐浑然不觉,只是呆呆的看着书面右上角五个古朴的小字:

    “太上青雲經”

    翻开经书,一篇篇密密麻麻的小字印刻在书页之上。小狐看了一会,摸了摸脑袋,有些似懂非懂。

    “道,為人之本性,為性命之根源,故有清濁之分。”

    “濁者清之源,激濁可揚清。清者,靜心寡欲。濁者,貪嗔癡。是故欲念不除,便擾其神,清濁難分,致害其本性,道難以成也。”

    “大概意思应该是叫人清心寡欲,克制欲念吧...贪..痴..是什么鬼东西?”

    小狐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心多煩惱,妄念叢生,便亂其誌,動靜不壹,而遭其傷,故行惡百不知覺,靈臺蒙蔽,無所欲為,犯過積罪,此地獄之門不開而自開也。是故,修道之人,必須安靜慮得。定而能靜,靜而能安,安而能慮,慮而能得,此乃修道至善之理也。”

    ......

    “虛而能實,實而能隱,隱而能微,微而能顯,此乃修道之神妙也。舍此從非,人自離道,願諸子,應了悟至善之理,勤而修之,則道不成者,未之有也...”

    ......

    “天地之道,損余補缺。人之道,損缺補余。道人以余奉天下...”

    ......

    这部被称为青帝山三大秘典之一的功法以玄妙著称,据说它因人感悟不同而生异,修行的成果也千差万别。

    太上青云经静静的摆放在桌上,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平凡,如果拿出去恐怕真的会被当成一本普通的道家经文放在角落里,然后被遗忘掉。

    可事实上这确是一本道家无上法典,无数人心中顶礼膜拜的道家圣经,当世有言谓之:

    首世立教开尊始,秘传太上留青云。

    小狐眼珠一转,伸手入怀,又掏出一本古册,上书:

    “九天逍遙經”

    小狐嘴角微微上翘,尾巴在身后来回晃了几下,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把书反了过来。

    书的背面有被撕扯的痕迹,显然是遗失了一部分。

    “书是好书,可惜只有一半。”

    书往桌面上一扔,小狐把手臂架到桌子上,两只手拄着下巴,看着这两本古书,一时间犹豫起来。

    “自我记事以来,这本逍遥经就一直放在我的口袋里,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问师傅也不告诉我,只是让我两本书一起学...”

    “这经书只有前面一半,我学完了怎么办,另一半去哪里找...”

    “哎...”

    无奈之下,小狐翻开了一页。

    “人既凜天地陰陽之氣,受父精母血而生,應知人身難得。今既已得到人身之寶貴,切勿浪費光陰,蹉跎歲月。應勉求學問,雲遊四方,開闊心胸,觀大千世界,悟人生真諦,此乃真人之道也。”

    ......

    “真人之道既修成,則可修天道,以期靈性光明,靈魂長久不滅之境界,此即修道也。所謂修成內聖外王,才可通神,內聖者,明已,真心本性,明欲,明私,致真我而在明明心,自能見素抱樸,則成真仙有何難哉。然則,修內聖之功,必先修外王,外王者,無音無形乘大氣運,造化明功,修功立身,立身成王。修成內聖外王,何患乎道之不成也,願諸迷子,醒而悟之,修之以得。”

    ......

    逍遥经相对于青云经来说要阐述的更加直白,而青云经便给人感觉模棱两可,时不时的还出现一些从没见过的晦涩词汇,甚至一些生僻的文字。

    “这两个经文有点...一个要克制欲望,一个又要有随心所欲的感觉,太难为人了...”

    “有空去再去请教请教师傅吧。”

    小狐拿起两本书走回床边,脱下鞋子盘膝坐于床上,两本书工工整整在身前摆好,将前面的道理要义直接略过,直接翻到青云经的功法篇。

    “行功法門”

    二層功法,凝氣聚神,

    擇壹靜處,幹濕適宜。

    盤坐寧心,松靜自然,

    唇齒輕合,舌抵上顎,

    用腹呼吸,自然緩綿。

    手須握固,兩眼半閉,

    收聚神光,達於天心。

    進入泥丸,降至氣穴,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丹田氣暖,腎如湯煎...

    ......

    而在东偏房另外二间,周通、林清竹也正在练习着刚刚入手的三大基础法决,培元决、静心决、炼神决。

    二人本就自幼修行,虽说派别有异,但天下万法皆通,且此三门法决又是基础法决,修炼起来简单明了,虽不乏有疑惑之处,但仔细琢磨推敲一二便也就明白了。

    虽说突逢大变,但毕竟只是两个尚未成年的孩童,对于大人的世界一切只能逆来顺受,自己并没什么主见。在青叶峰中,一天一天的接触着新的师门道友,修习着新的功行法门,慢慢的习惯着新的生活。

    一周后,清晨。

    “咚...”

    一声钟声响彻在峰中,清晨下的青叶峰,在这清脆悠扬钟声的衬托下,格外的庄严而清静。

    “砰、砰、砰...”

    周通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从床上坐起来,叫道:“谁在敲门?”

    门外传来小狐的声音:“周通!你没听到敲钟吗!今天是礼拜日,赶快到传道广场去!”

    周通一怔,随即猛然想起师傅交代的事,马上跑下床穿起衣服,一边喊到:“我马上!你先去!”

    门外小狐的声音渐远,隐约又一阵敲门的声音,还是相同的话语,小狐又同样的去叫了清竹的房间。

    周通窸窸窣窣的穿好衣服,破门而出。

    传道广场。

    那九十九级石阶,每三十三级便有一平台,此时在第三十三级平台上摆了一张长桌,上面陈列着一些祭品供奉。

    此时已临近辰时,传道广场上已经集聚了上千人,横平竖直排的整整齐齐,为首者,正是天机仙君。

    天机仙君身着素衣,垂臂而立,身后站着三位真仙。

    真仙之后,便是众弟子阵列,小狐、周通、林清竹便在列中。

    三人自是站在玲珑真仙身后,且相隔不远,小狐还冲着他们做着鬼脸,偶尔发出几句声音,被玲珑真仙回头瞪了一眼,便老实了许多。

    辰时已到。

    天机仙君转过身来,原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眉发斑白,瞳孔漆黑,黑得好似深夜无穷星空深邃,能洞穿世间一切奥秘一般。

    “辰时已到,礼拜祭天。”

    话声不大,但却好像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一般,原本略有杂音的阵列立马肃静起来,连小狐都一本正经的目视前方,丝毫不敢乱动。

    天机仙君转回过去,面向高台,双手平举面前,四指相叠朝内,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朗声道:

    “青帝山天机仙君,青叶峰首座,吴道子,谨以至诚告天地,吾今一脉传承,继天立教,钦承祖训,嗣守天下,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然吾坚信苍苍者天,仰唯圣神,万世所法,必佑太平盛世,吾脉千载香火传承兴盛!尚飨。”

    语毕,两膝跪下,双手相叠伏地,行叩拜九次。

    众弟子也跟着同时行礼。

    九礼完毕,结印弯腰,垂臂膝前,同时后退一步,两手结印再次举至额前。

    众人缓缓起身,静默站立。

    约莫过了一会,天机仙君话声再次响起:“礼毕。”

    这时,从一侧约有五六个人,步行登上高台,将祭品连同长桌一并撤走了。

    此时天机仙君才开始登上石阶,一步一步迈上九十九级高台。

    众人依旧在原地等待,过了一会,当天机仙君终于登到顶处,转过身来,坐在了刚刚准备好的太师椅上。

    天机仙君的声音再次响起:“传道。众弟子席地坐下。”

    众弟子听言坐下。

    天机仙君沉吟了一下,开口讲道:

    “本次传道,便讲讲先天之道。”

    “道也者,路也,理也。自混沌未开,先天一炁化为道,降於凡尘以度众,无声亦无色、无影亦无踪,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气静神闲,道自生矣。”

    “故,道乃人之本性,性善,道则正,性恶,道则偏。此乃先天一炁化为万亿之理,勤修则理自通,废则道塞而不能畅也...”

    ......

    广场之上,一众弟子千余人,虽距离遥遥,但声音真切响于耳边,听得天机仙君讲道,有的听得入神,有的半懂不懂,还有的,完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小狐便在此列,耷拉着脑袋,眼睛一会闭一会睁,看样子已经困得不行,马上就要睡着了。

    周通虽然也听不懂,但也没有那个胆子敢在这种场合睡觉,从怀里掏出霜寒珠,一个激灵,马上就不困了。

    清竹倒是听得入神,就是不知道是否是真的理解了。

    “哎...哎...”

    周通用手碰了碰小狐的胳膊,小狐转过头,迷迷糊糊问道:“咋了?”

    周通拿起霜寒珠,朝小狐递了过去,说道:“清醒一下,别睡着了。”

    小狐接过珠子,感觉一股凉气顺着手掌窜进了身体里转了一圈,涌入大脑,瞬间便清醒了。

    “哎你这宝贝...”

    小狐脱口而出,不想声音过大,又被玲珑真仙回头瞪了一眼。

    “唔...”

    小狐赶紧捂住嘴,歉意的看了一眼师傅。

    看到师傅又转回去了,便对着周通低声说道:“你这宝贝可以啊!卖不卖,多少功点你说。”

    周通嘴角一抽,道:“不卖。”

    传道依旧在进行着,随着天机仙君的传授与讲解,众弟子越来越觉得清晰起来。其间不时有人提出疑问,或是天机仙君当场解惑,或是引导众人相互讨论,意见相悖之处,偶见争辩几句。

    忽有一名弟子起身朗声言道:

    “视才天机首座讲到善恶之分,弟子近期正有疑惑,所谓道乃无极,次生太极,又生阴阳两仪,自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诸如是非善恶亦在此理。但不知是否有一线相隔,越之为恶,不越为善?”

    这名弟子虽在千人之中并不起眼,位于通玄真仙身后二排,但天机仙君听到他的问题却很意外,竟说了一声:

    “问得好。”

    天机仙君满意的点点头,问道:“此问谁可回答?”

    这时一女弟子起身答道:

    “弟子冒昧解答一二。”

    起立之人位于灵觉真仙身后第一排,乃是一女子,肤光胜雪,明眸湛然,梳着马尾辫,英气勃发。

    天机仙君笑道:“好。”

    那女子获得首肯,信心满满,朗声便道:

    “善者,天地良心也。恶者,人欲兽性也。人之心理,自朝至暮,甚至寝时,其善恶之念,起伏万状,皆在方寸之间。一念之善,天地神明护佑。一念之恶,妖星厉鬼尅害。故善恶之分,乃于一念之间。此理通阴阳道图,非是定线相隔,乃是相互衍化。”

    天机仙君越听越满意,频频点头,说道:

    “说得在理。”

    女子骄然一笑,重新席地而坐,就连灵觉真仙的脸上也是挂满了笑容。

    她刚坐下,旁边人群皆投来敬佩的目光,甚至还有的低声夸赞起来。

    “十一师妹,没看出来呀,真厉害!”

    “是呀,你们没看天机仙君一直在点头...”

    那十一师妹越听越喜,脸上微微泛红,笑容已是掩藏不住。

    小狐自是都看在眼里,心里想到:‘这算什么,我也懂。’随即想起逍遥经中曾对此论有过相关阐述,思虑一下,站起身来,朗声喊道:

    “我也要说!”

    这一下把周边几人吓了一跳,周通、清竹二人看着站起来的小狐,都惊讶的瞪大了眼,就连玲珑真仙都转过来斥道:

    “小狐,捣什么乱,还不坐下。”

    而天机仙君却觉得颇有些意外,这小狐狸每次传道会上都是睡觉的主,怎么今天精神了?也不多想便点头说道:“好,小狐狸你也讲讲。”

    小狐有些得意的看了下师傅,随即直视高台,朗声道:

    “猛虎食人,我当何如?闭眼不见,即为杀人;击杀猛虎,又为杀生;赶走猛虎,此虎日后依旧食人。若以善恶之道,为或不为,皆是作恶。此间自然之道为大道,善恶之道为小道。大道存乎与天地,小道存乎与族群。善恶之道,乃是人族之道,利群为善,害群为恶。利群不利己为大善,害群不害己为大恶。”

    天机仙君脸色越听越沉,盯着小狐仿佛想看出来什么,待小狐讲完,便厉声问道:

    “你是在哪篇经文上学来的?”

    小狐刚欲回答,玲珑真仙抢先站起,表情有些慌张,又有些着急,行了个礼,连忙说道:

    “师尊,此事稍后向您禀报。”

    天机仙君看了看玲珑,脸色略有缓和,不过语气还是比较冷硬,道了一声好,便宣布传道结束,转头便走了。

    轰的一下,人群便炸开了锅。

    “我觉得小狐师叔说的有道理啊,怎么天机仙君好像并不认可?”

    “谁知道呢,可能真像天机仙君所讲,这不是青帝山的道经?是小狐师叔在别处偷学的?”

    人群议论纷纷,周通和清竹也担心的看着小狐,周通还道:“你是不是说错话了?”

    小狐有些茫然,又有些委屈,刚欲说话,却被玲珑真仙一把拉走。

    “走。”玲珑真仙一把拽住小狐的胳膊,瞬间凌空而起,朝山上飞去。

    “这...”

    周通看着二人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转头说道:“我们也走吧。”

    人群渐渐散去,刚刚人满为患的传道广场,不大一会便人影全无了。

    天机殿。

    天机仙君与玲珑真仙相邻而坐,却并不见小狐。

    “如此说来,这孩子倒怪可怜的。”

    天机仙君听得玲珑真仙一番解释后,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问道:“那你是有什么打算?不说这经文只有半部,单就两派这二百年来的恩怨来说,此经便万万不可出现在青帝山中。”

    玲珑真仙答道:“我那时归来途中,便做得打算让他摒弃此经,专心修**山道经,毕竟这逍遥道经再怎么霸道,但也只有半部而已。可谁曾想,在山脚下居然遇到了老君。”

    天机仙君两眼一瞪,惊道:“老君也知道此事?你怎不早说。”

    玲珑真仙苦笑道:“师傅且听我道来。”

    “那日我抱着昏迷不醒的小狐,刚刚回到帝山,便在山脚撞见了老君。老君问我,我便把事情经过一一告知。老君听后,探查了一下小狐的身体,好像在做什么决定一般,沉默了一会,然后交代了我三件事。”

    “第一、此回青叶峰,不传太极经,改授青云经。”

    “第二、青云经与逍遥经要一同练。”

    “第三、两经同时练成第二层,便再去找他。”

    天机仙君听罢,反而沉默了,这三件事虽有些奇怪,但他仔细推想一下,便大概清楚老君想要做什么了。

    玲珑真仙见天机仙君沉默不语,又说了一句:“老君交代此事不可说与第三人听,还请师傅替弟子保密。”

    天机仙君看了一眼玲珑真仙,道了一声:“好。”

    接着,天机仙君又问道:“我看这小子应已达到了老君的要求,你怎不带他过去?”

    玲珑真仙解释道:“也不急于一时,我本想待论道会上,找个时间再过去。”

    “也好。”

    天机仙君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忽然自言自语了一声:“看来我们都错了...”

    玲珑真仙闻言不禁疑惑问道:“师傅哪里错了?”

    天机仙君一愣,随即摆摆手,问道:“小狐狸现在在哪?”

    玲珑真仙老实回答:“正在殿外。”

    “叫他进来。”

    玲珑真仙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小狐莫名其妙的被拉到天机殿,被师傅留在门外等待,谁知道这一等,小半个时辰都快过去了,也没个说法。

    “凭什么啊,别人随便说了两句,大家都表扬她。我说的比她还好呢,却遭这份罪。”

    “太不公平了!”

    越想越气,不由得有些抓狂。

    “啊呀呀呀!”

    “哼。”

    小狐一转头,发现这殿外居然还种了几颗果树,蹭的一下蹿了上去。

    这果树不知是什么品种,这才刚刚开春,就已经结了许多果子,但明显青涩未熟,小狐连摘了几个,都是咬了一口就丢掉了。

    “都这么酸。”

    “呸。”

    “哎?”

    小狐眼睛不经意一抬,发现那更高的树枝上,居然站着一个黄毛小猴,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正对着他呲牙,好像在笑话他一般。

    奇怪的是这猴子的右眼,居然眼瞳是白的,眼白是黑的,与正常的眼睛正好反过来。

    “你这猴子,再笑小心狐爷拔了你的牙。”

    小狐这一看不要紧,发现这小猴子左手拿了一个熟了的果子,便指着果子叫道:“把你的果子给我。”

    那小猴瞅了瞅手里的果子,又瞅了瞅小狐,摇了摇头。

    小狐也没办法,忽然计上心来,右手从背后抽出金雷棍,左手指了指金雷棍,又指了指猴子手里的果子。

    “换不换?”

    小猴看了看那根棍子,又看了看手里的果子,寻思了一下,右手便朝棍子抓了过去。

    小狐本想当小猴抓住的时候,趁它不注意把它拽过来,没想到当这个小猴右手碰到棍子的时候,棍子突然金色电弧乱窜,整个猴子右边身体被电的炸起毛来,小狐一惊,赶紧把棍子收了回来。

    只见这小猴狠狠的甩了甩右边的胳膊,有些恐惧的看了看金雷棍,随即怪叫一声,狼狈而逃,蹿了几下,便不见了踪影。

    “小狐?”

    此时玲珑真仙走出殿外,发现小狐不见了,便喊了起来。

    “在这!”

    小狐从树上跳了下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奇怪的说道:“师傅,这里有只怪猴子。”

    玲珑真仙冲小狐招了下手,说道:“什么怪猴子,赶快进来。”

    二人步入天机殿,玲珑真仙回到了刚才的座位,小狐则站在二人面前,行了个礼,恭敬说道:“弟子狐小狸拜见师公。”

    天机仙君笑了一下,直接问道:

    “小狐,青云经和逍遥经可有冲突?”

    小狐顿时瞠目结舌,连说话都有点结巴:“你...你咋知道的...”

    随即看了下玲珑真仙,便明白了,茫然的冲玲珑真仙问道:“师傅,你不是说这事要保密吗?只能咱们两个知道...”

    玲珑真仙嗔怪的道:“你不显摆,谁会知道?”

    小狐回想起来在传道会上自己的发言,便知道了问题所在,可还是有些茫然,噘着嘴说道:“你不是说这本经书不存在于青帝山么,我就随便说了一段,就被发现了。”

    玲珑真仙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师公什么经文没看过,但凡你说出一段来,他老人家就知道出处了,你还班门弄斧。”

    “唉~”天机仙君笑意盎然,抬手制止了玲珑真仙的讲话,说道:“记住教训便好了,这件事仅限我们三人之间,莫要再往外传了。小狐你也要记住,这世上能人志士大有人在,哪怕露出一点蛛丝马迹,都有可能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你可要谨言慎行。”

    小狐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低着头,惭愧的说道:“弟子明白了。”

    天机仙君沉吟一下,说道:“今日我便不多问了,雪苍,日后每个礼拜一让小狐来我这里一趟,我亲自指导。”

    玲珑真仙一听,大为惊讶,赶紧对小狐说道:“小狐,还不赶紧谢过师公,这可是莫大的机缘。”

    小狐并没有什么感觉,但还是行了个礼,假装很开心的说道:“多谢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