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聊斋之白面书生 » 第二十三章 别叫我县尉大人

第二十三章 别叫我县尉大人

    次日。

    临近正午时,唐安从衙门出来,先到罗盖的光面摊儿上晃悠了一圈儿。

    正是吃饭的时候,小摊儿附近到处坐的都是来吃面的孤苦孩子。

    “呦!唐公子!你来了!来碗面?”。

    罗盖刚坐在树下准备擦擦汗,见唐安摇扇走来,立刻一脸欢喜的起身来迎,刚才的疲乏瞬间一扫而光。

    一众吃面的孩子们循声望去,见是恩公来了,接二连三的放下碗站起来,一个个都是想打招呼又不敢的表情。

    被这么些炙热而又纯净的目光望着,唐安有点不好意思,特意摆出温和的笑容。

    先是冲孩子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接着吃,又冲罗盖摇了摇头:“不吃了,一会儿还有点事情去办”。

    “哎!哎!这天儿可真是越来越热了!要不我去隔壁给唐公子买碗儿茶水来?”,罗盖用衣袖沾了沾额前豆大的汗珠,又望了望头顶的烈日:“今年的雨也不知道何月能落下来,种下去的庄稼,怕是三成都收不上,再这么下去,不知道得出什么乱子……”。

    “今年至今一滴雨也没落?”,唐安心里稍稍吃惊。

    前几日去呆九家拿铁斧时,路过乡间田野,确实见沿路的庄稼都枯死过半,地面龟裂。

    当时没多想,现在看来,这南元1128年的永平县,真不算个好地方。

    罗盖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刚擦干净的额头上,已经又冒出一层细汗。

    “这点银子你先拿着,找个合适的大宅院,以后就别在街上卖面了,再找两个年轻些的帮手吧,帮我解决了这群孩子们的温饱。

    不要总是清汤白面,孩子们都在长身体的时候,蔬菜肉类的每餐也均衡着来些吧。

    钱用完随时来县衙找我拿,我是永平县县尉,唐安”。

    说话间,唐安从怀中取出提前准备好的五十两银子,放到手边的桌面上。

    罗盖一脸震惊,望了望桌面那鼓囊囊的锦囊,又望了望眼前这个才见过第二面的年轻人。

    原来不是活菩萨,而是县尉大人啊!

    这两日,百姓之间都在传说,说新上任的县尉大人是被神仙附了体,昨日于衙门中三刀劈死了那个为非作歹多年的齐恶霸。

    都在说,这永平县说不定要迎来好日子了。

    看来,是真的要迎来好日子了!

    “罗爷?罗爷?”,唐安抬手在罗盖眼前挥了挥。

    罗盖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后,又惊又喜的不知作何表情,想开口答应,却觉得嗓子发紧,瞬间竟老泪纵横。

    唐安多少能猜到这位老人家为何突然如此动情。

    在这种活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的环境中,突然出现个能看到百姓疾苦的父母官,活着,好像又有了一点奔头和希望。

    “唐大人,你终于来了!终于来了!终于来了啊!

    我们终于把你给等来了啊!”,罗盖突然噗通一声跪地,抹着泪哀嚎不止。

    吃面的孩子们都愣住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对县尉这个职位不是很了解。

    但是听到‘大人’二字,就知道这位有钱的恩公不是普通有钱人家的公子,而是那种会住在深墙大院中的官老爷。

    短暂的呆愣后,孩子们突然全体丢了碗,一窝蜂似的逃走。

    边跑,边惊恐的回望着面摊儿方向。

    仿佛是怕身后会突然伸出一双大手,把大家都给抓走。

    唐安搀扶起泪流满面的罗盖后,看着消失在街角的那群瘦小身影,有些不解:“这些孩子刚才还吃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见了鬼似的全跑了?”。

    “这……不晓得,许是听说大人是衙门的人,一时觉得害怕便齐齐跑了吧。

    不碍事,饿了他们自会再回来的”,罗盖也猜不透孩子们的心思,抹了抹脸上的泪,脸上又重现笑容。

    唐安轻‘嗯’了一声,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赶往城隍庙。

    永平县的城隍庙并非建在城内,而是位于城外,距县城数里地的距离。

    远远望去,建的比县衙还气派。

    已经这个时辰了,进出烧香祈福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多是些穷人。

    擦身而过时,唐安听到那些结伴而来的妇人私语的多是‘求雨’、“求子”、“求丰收”这些词。

    再抬头看那刻着‘护国庇民’的匾额,着实有些讽刺。

    这城隍老头,吃着百姓的香火,却不替百姓办事,一会儿见了,得好好质问质问才行。

    正殿中,正上方供的便是城隍爷的塑像。

    塑像与真人相比,高大威猛许多,不过脸上的那两坨腮红倒是一模一样。

    两旁分列八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以及其它阴司塑像。

    唐安看到牛头马面时,心生疑惑。

    看这殿内摆设,分明是牛头马面比城隍爷的级别低,怎么那夜在狱中,城隍老头反倒要讨好牛头马面呢?

    正疑惑着,耳边突然响起一声‘乖孙贼!你来啦!来~来~来后殿~爷爷在此~爷爷在此~’。

    听到这得意的喊声,唐安环顾四周一圈,虔诚跪拜的那位妇人好像并没有听到声音,依然双手合十,闭目念念有词。

    看来,又是城隍老头使的避人耳目的小把戏。

    唐安后脚刚踏进后殿的门,身后一阵轻风扫过,门‘吱呀’一声自动关闭。

    门关的瞬间,原本空无一人的后殿突然现出一群衣着古怪的‘人’。

    为首的便是城隍老头。

    在他身后恭敬站着的是在正殿内出现过的那些手下,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

    眼前这俩牛头马面和那晚那俩相比,体型和个头都要小一圈,从站姿态度来看,一看就是城隍老头的手下。

    除了这群正殿内有塑像的手下,另外还有七个比城隍老头还矮半头的陌生小老头。

    他们的衣着打扮相对要朴素许多,有两个甚至穿的还不如唐安。

    这群‘人’,此时全部笑盈盈的望着唐安。

    连那两张牛脸和马脸都在咧着嘴,露出白牙红龈散发讨好笑容。

    做为一名合格的孤儿,唐安自然能辨别出这些笑脸中,大部分都是虚伪奉承之笑,而非真心。

    也看得出来,这些全部是受城隍老头管辖。

    “乖孙贼,快来,来爷爷这儿给大伙儿细细瞧瞧,瞧瞧我这孙贼长的多俊朗!”,城隍老头一脸兴奋的冲唐安招手。

    唐安笑呵呵的走了过去,双手施礼挨个问了遍儿好。

    这一举动,深得城隍老头的欢心,美的他嘿嘿哈哈、疯疯癫癫的一直原地转圈儿。

    那些虚伪笑容在唐安这番主动示好后,有几个换成了真心恭贺。

    恭贺城隍爷的孙子成为本地夜游巡。

    恭贺城隍爷有如此知书达礼的孙子。

    恭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