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猫传 » 第十八章,自寻死路芒在背

第十八章,自寻死路芒在背

    董华自然不知道杨启邢心中吐槽,自顾自的道:

    “朝廷派来的天使被咱们截住了,说是天子死了!!”

    杨启邢想也不想就说道:

    “该来总会来的,去点齐兵马,准备,,等会,,你说什么?天子驾崩了?”

    董华使劲点头道:

    “对,那派去杨府传讯的天使被咱们给截了下来。”

    这算个屁的大事??!害我平白担惊受怕一场,刚起床就受此惊吓,杨启邢心情也不太美丽,没好气道:

    “去把那天使带来我帐中,我有话要问!”说完,又转身回帐内洗漱去了。

    待得在帐内与那位天使互相见了礼,宾主落座后,杨启邢才问道:

    “天使可是受皇命前往杨家传旨?”

    那传旨天使名叫高峰,官职也就是个从六品的小京官,刚好赶上朝中没人才让他来传旨。

    没想连杨家府邸的影子都没看到半途就被一满脸胡须的矮大个给打落马下,擒来此处。

    高峰回道:

    “正是,还请这位,,这位。。”

    这位了半天,他也没说个下文出来,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杨启邢的身份是什么。

    聚众建营,无视朝廷法度,私扣朝廷传旨天使,完全可以说眼前这个年轻小后生是个反贼头目。

    但此时自己身家性命全在他手,又不能直接这样说,看他穿着打扮倒像是个读书人,可自高祖成事以来,哪个读书人会造反?说是山大王吧,看这弱不禁风的样子也倒也不像。

    却是被擒下压来这里时一路上曾听人说眼前这位是个仙人,仙人?那便好办。

    这高峰也机灵,当即就道:

    “这位真人,圣旨也被真人手下仙将拿去看过,我所知,真人也知,还望真人能行个方便予我往那杨家传旨,将来我也好向新帝上禀,请新帝予真人仙官正名。”

    他却是认为杨启邢是个寻仙踪不成的落魄书生趁着天下大难,来这糊弄乡野愚民来了。

    既然他想当神仙,还有什么神仙能比朝廷册封的神仙更有说服力?更能让百姓相信?

    杨启邢完全没把他说的话当回事,只是在仔细回忆先面罗伍汉拿给自己看的那道圣旨,说了皇帝驾崩的事,也说了天下大难事急从权已经让年仅五岁的赵显登基为新帝的事,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

    此外,圣旨上还提到了一件事,最为重要,也是杨启邢拿到圣旨后仍然要见这位天使的原因。

    闻杨府外聚百姓廿万,京中官衙无暇管及,至百姓与杨府冲突,死伤无算。

    所谓虵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飏。朕思之,今乃非常时期,廿万百姓当立一首,统辖百姓,护其安危,也可避之与卿家互生嫌隙。

    奈何,京中大小官员大半病疫,余者寥寥无几,连宫中侍卫也是欠缺,无官吏再派,朕以为,廿万百姓之首,当从这廿万百姓中选,方能为替朕护百姓安康,杨卿当以光禄大夫身份居中周旋,为朕监督。

    杨启邢当时看完圣旨,差点没怀疑这圣旨是陈露瑶写的!

    可是那颗盖在圣旨上的皇印自己也见过,不像是假的,这就奇葩了。

    看向那高峰,杨启邢问道:

    “圣旨本君倒是看过,就是心中有个疑惑,不知天使能为本君解惑否?”

    高峰冲杨启邢一揖,自信满满的道:

    “真人请言,峰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那圣旨的封泥是被那个满脸胡须的大汉拆开的,自己也没得看上几眼,但来之前那位信安公主好歹也给自己几人做过功课。

    虽不知道这营内主人为何不是李坪户,但圣旨内容与拿到圣旨的人会问什么话信安公主都给我们说过,照着她的话来答便是。

    杨启邢听高峰这样说,当即问道:

    “那小皇,,官家是想玩地狱难度的策略战争游戏吗?”

    没错,如果这封圣旨真是那五岁的小皇帝或是他身边的大臣拟的,那他们在拟圣旨前一定是被耿成文附体了!

    有这样作死的吗?什么叫京中大小官员大半病疫,余者寥寥无几,连宫中侍卫也是欠缺??

    这种连说都不能拿出来说的事是能写在圣旨上的吗?

    还要在流民中选一人作为这些流民的首领?

    要知道这些流民直到现在还没有冲进杨家把那神猫的骨头都敲碎了下药,正是因为这些流民没有一个真正的首领给他们统一调度。

    在杨府外的这些流民大势未成之前,倒是能听郑杉庆调度,可一来郑杉庆是个书生,心里终究盼着自己能治好病去考取功名。

    是以一直在以势压杨府,造反那是想都没想过。

    再来等到郑杉庆病入膏肓时,几不能理事,李逸,常青,李坪户就趁着这时候开始大肆收拢流民,郑杉庆手下人不够,想杀入杨府找那神猫治病也是有心无力了。

    接着就是三家分营,除开这三家外还有无数零零散散的小营头林立,都是几个村或者一个地方结伴逃难来的乡党组成的小团伙。

    这些流民营因为互不统属,整日里就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似常青那日带人攻打李坪户营地时的大规模械斗也有不少,是也。

    杨启邢才能这般悠闲的布置防疫事,并不像在家中时那般担忧这些流民随时会攻入自己家内。

    因为就凭这盘散沙,就再给他们多两倍的人,他们没选出个领头的之前也攻不入自己家!

    可现在那个智障小皇帝要干啥?他难道不知道杨府若被破,那些寻求不到医治再无希望的流民,气急败坏之下不会做些大逆不道的事??

    不说他们会不会,就说那领头人为了平息手下的怒火,稳固自己的地位,来个内部矛盾向外转移,那近在咫尺的临安城还有你这个小智障不就是最好的目标??

    而且还让老祖宗监督?若选出来的人不合意,没选上的人闹将起来,杨府也是第一个遭灾!

    那高峰浑然不知道杨启邢此时内心如何的对皇帝陛下大逆不道,只是被杨启邢的问题问得呆住了,奇怪,公主没说过有人会问这种问题呀,游戏?官家爱玩甚游戏我怎的知道?

    杨启邢见高峰一脸问号的在那苦苦思索,也不难为他,换了个问题问道:

    “小智障,啊不是,官家可有说过以何种方法选出为首那人?又以何种方法确保那人的地位,本君说句实话,以宋廷如今风雨飘摇的架势,临安城内,怕是连五千精兵也调不出来吧?”

    这个问题信安公主公主倒是说过!高峰眼中一亮,当即答道:

    “回真人话,官家倒跟我们说过,廿万百姓,念过圣贤书者应是极少,若照惯例以科举形式择人,选出来之人怕是不能服众。”

    “官家听闻天下大半习武之人集于此处,而且百姓中大都是地里刨食有几手力气的汉子,且现今京畿周边贼寇四起,需用武时,当以武择人!”

    “至于真人的第二个问题,这倒好办,官家有旨,京畿重地,廿万流民之首,事非小可,当赐王爵!”高峰一口气说完,悄悄打量几眼见杨启邢一脸震惊的表情,心中暗道:居然没从椅上摔下?这年轻后生倒也有定力。

    公主跟自己说这件事时自己可是惊得连下巴都合不上,有宋一朝,封王虽只是荣爵,并无裂土割地之实,但封的王也极少极少。

    不过其实仔细想来倒也合理,京畿边上有二十万不听朝廷调令的人在这摆着,而朝廷那边,别说招各地勤王兵马,各地就连邸报也有许久未进京了。

    就说京畿附近还剩的兵力,能听得赵氏调动的,还真如这后生说的,五千也不到。赵氏已是穷途末路,除了封王,还能做甚?

    等会,这后生怎的知道京畿可调动兵马只有那些了?莫不是真个能掐会算?想着,心中对这后生没由来的生出一丝畏惧。

    他却不知,这是杨启邢尚在杨家时听耿成文之父与自己老祖宗聊天时听到的。

    疯了!!朝中那些人绝对是疯了,杨启邢拿起桌上容器喝了一口汤,问道:

    “你刚刚说我们?”

    为何罗伍汉给自己汇报时说这天使只有四个禁军跟随护卫?皇帝不可能还要把这些事跟那些禁军说吧?

    高峰闻言,面上慌色一现,便立刻收敛下去,答道:

    “真人该是听差了,峰不曾说过此言。”

    高峰脸上慌张之色虽掩去得快,可还是给杨启邢看了个正着,听得高峰还在狡辩,杨启邢面色一暗,沉声道:

    “朝廷所派传旨之人,非你一人?是也不是?!”

    高峰顿时面色一变,支支吾吾,不敢应答。

    杨启邢见其模样,佯装生气冲帐外喊道:

    “不答我话,便留你无用,来人!将这厮拖出去煮了分食!!”

    听得帐外脚步声起,高峰两腿一软,就跪倒在地连忙高声道:

    “是也是也!朝中怕杨家抗旨不尊,特派出九人分头传旨,官家有言,若九旨连传,杨家九旨皆拒,那君臣缘分也尽,可让流民自行选出头领,无需杨家监管!”

    杨启邢倒吸一口凉气,豁的站起身来,九旨连传?什么意思?传一旨不接也就罢了,还传九旨?这是想闹出第二个岳武穆来?

    杨启邢虽不明白是何意,但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在心中蔓延。

    杨启邢在这边思绪万千,浑然没注意到正跪在地上求饶,双眼盯着地面看的高峰脸上不经意间露出的一抹阴森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