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龙潜四海 » 第三十八章 来到都江堰

第三十八章 来到都江堰

    从梵净山到青城山两千多里地,刘云逸和马志辉下山后一路晓行夜宿。

    开始的几天刘去逸和马志辉二人由于刚下山而兴奋不已,精神特别好,二人一天要赶两百多里地,走到八百多里地的时候,兴奋劲已过,接下来每天边走边玩,一天也只能走一百多点里地,到后来每天仅仅只走七、八十里地,用了差不多二十天才到都江堰。

    其实都江堰的名称是直到宋朝以后才确定下来的。由于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之处的泯江自古就长期泛滥于成都平原,致使成都平原在先秦之时长期处于甘旱之地,后来秦国昭襄王时期,蜀郡郡守李冰父子率领当地民众凿穿玉垒山,将西边经常泛滥成灾的岷江水引入东边的干旱之地,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了万顷农田,才有了后来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修堰之时,由于居住在当地多是氐羌人,他们把玉垒山叫“湔山”,把堰叫“堋”,所以秦汉时期的都江堰叫做“湔堋”,后来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都江堰又叫做“都安堰”,唐代时又改称为“楗尾堰”,直到宋朝时才称为“都江堰”,都江堰的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刘云逸和马志辉两个到都江堰时已是酉时,此时天已快黑。虽说青城山离都江堰不远,但如果继续赶路,等到青城山,那时天已黑,二人又不知青城派是什么情况,担心晚上上山会引起误会,便在都江堰的街上找了一家客栈,打算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再上山。二人在客栈将马匹交与店家喂养,并跟店家打听得知都江堰味道最好的一家名叫“醉仙居”的酒楼就在附近不远的江边。于是二人从客栈出来,按照店家说的方向寻去,走了半里地左右便找到了这家看上去不是很大,只有两层的酒楼。

    二人刚进酒楼,只见一名手提茶壶、肩上搭着条毛巾的店小二一边喊着“客官两位”,一边走过来笑脸相迎道:“两位客官今日想吃什么?”

    马志辉问道:“你们店里有什么招牌菜?”

    店小二一听马志辉说话,便知道二人不是本地人,在前面引着二人上到二楼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并倒好茶,将茶壶放在桌上,笑道:“二位不是本地人,本店的招牌菜可多了,有‘韭菜炒青城老腊肉’、‘白果炖鸡’、‘卤兔头’、‘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宫煲鸡丁’、‘回锅肉’、‘夫妻肺片’,”

    马志辉没想到店小二张嘴就是一堆菜名,没等店小二说完便打断道:“等等,你说那么多我们又没吃过,总不可能都上了吧,就是上了我们也吃不完,你看我们就两个人,你帮忙搭配一下菜,即要味道好,又能佐酒下饭,还不能太浪费了,你看可行吗?”

    店小二想了想,说道:“那我给二位这样搭配看看行不行,主菜‘白果炖鸡’,下酒菜首选‘卤兔头’、然后‘夫妻肺片’、再来一盘‘韭菜炒青城老腊肉’,下饭菜来一盘‘麻婆豆腐’,即有汤、又有炒菜、还有凉菜,二位觉得如何?”

    马志辉问刘云逸道:“大师兄觉得如何?”

    刘云逸看着窗外一轮快要下山的红日挂在李冰父子凿开的玉垒山,又名为宝瓶口的中间,把流经宝瓶口的江水也映得红红的,犹如喷涌而出的血水般。听马志辉问,笑道:“三师弟你看着办,我没什么要求,只要有酒有肉就行。”

    马志辉朝店小二说道:“那就照你说的办,只是上菜要快点,顺便给我们打壶烧酒,我们有些饿了。”

    店小二答道:“要得,包管快。”说完蹭蹭下楼而去。

    刘云逸见店小二下楼,对马志辉说道:“三师弟我们是不是被住店的店家骗了,还说是最好的一家酒楼,这个时辰了只有我们一桌,莫不是他们都是一家?”

    马志辉的家境殷实,从小便进惯了酒楼,在外行走的经验比刘云逸强太多,这也是张天涛叫马志辉同刘云逸一起来的原因。这时听刘云逸问,说道:“应该不会,我们住店的那家也有吃的,听我们问,店家都没有推荐自家的,而是叫我们来这家,说明是真的有口碑的。”

    刘云逸不解的继续问道:“这都江堰瞧着不小,都这个时辰了就只有我们这一桌,难道这地方的人吃饭都这么晚吗?”

    马志辉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