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龙潜四海 » 第四十七章 各大派商议(二)

第四十七章 各大派商议(二)

    静空站起来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孙掌门心系天下苍生,此乃我佛慈悲之心肠,况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相信方丈师兄在此也会同意,”说完又坐下。

    秀钟面带微笑点着头听孙逸凡和静空说完,他心里清楚只要少林寺答应,这事基本上就有三成的希望,而且现在再加上华山派,这事就有四成的希望了。心想如果只要还有武当和丐帮两大帮派答应,其他人肯定也不会再有不同意见了。想至此觉得眼下何不说些话来激一下武当派,于是笑着说:“不知武当派殷掌门意下如何,你看信里应该清楚,若不是朱老弟找不到张真人,才会将这副担子交给我,我只是暂代张真人他老人家而已。”

    殷梨亨坐在椅子上听秀钟提起师傅,虽然自己此时已快八十高龄,但经秀钟一提仍忍不住想念起师傅来,只觉师傅一别二十几年音信全无,不知现在是否还健在人世,只是如果健在为什么这么多年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又或许师傅已在某地驾鹤西去,想至此眼眶已红,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秀钟是故意提起师傅,叹了一口气说道:“秀钟你也不用来激我,我随你便是。”

    丁群心想黄山派现在日渐势微,已不复当年师祖时那般辉煌,何不趁此机会与各大派一起合作,说不定也能涨涨黄山派的名气,听静空答应时就准备开口答应,谁知秀钟先问的武当派,他等殷梨亨说完,立即便从位子上站起,双手抱拳道:“敝派也同意,支持秀钟道长。”

    秀钟见殷梨亨与丁群都同意后,向丁群微笑点头示意感谢,接着又看向何孝全。他清楚自朱元璋登基后,大明一直国泰民安,原先许多行乞的丐帮帮众也重新回到家乡务农,丐帮帮众相对于颠峰时期更是少了许多,但于今来说现在依然是江湖第一大帮,帮众仍然遍布大江南北,若是能得到何孝全的支持,有丐帮帮众刺探消息、收集情报就要方便得多。

    何孝全一身干干净净的灰布衣服裤子,襟子上打了几个补丁,身材虽然不高,但太阳穴突起,内功修为显然已到了登峰造极之处,看上去十分的干练。他见秀钟看向自己,知道他在征求自己的同意。其实在江湖中最不惧怕官府的便是丐帮,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场所,总舵和各分舵之间都是如果需要帮众商量事情,走到什么地方就找一个僻静之处把帮众召集起来就商量了,这与建帮之初定下的帮规,不管是帮里还是帮众都不得置办资产,这也就行成了他们只能不停的换地方行讨,但基本上每个省的帮众都在本省内流动,每个省就是一个分舵。他也看了看秀空,摆出一副随随便便的样子,说道:“道长,你也知道我们乞讨的不管到哪只要随便找一个破庙或者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我们可以行讨却坚决不做偷蒙拐骗等违背天良之事,我们最在乎的就是道义两字,如果朱重八(朱元璋小名)真把皇位传给他孙子,那么不管是他儿子来抢还是其他人来夺,都是违背江湖道义的,我们行走于江湖靠的就是道义,我答应你,只要真有那么一天,敝帮上下定当鼎力相助。”

    何孝全虽然说话声音不大,却中气充足,此番言论说得铿锵有力,说出了秀钟想说却不好说的话,毕竟这次相邀是他,如果一上来就说出这番话,就是把大家捆绑在道义里面,会有相挟的意思。而现在从何孝全嘴里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

    赵淳阳听何孝全说完,秀钟所邀之人就只剩他还没有表态,今天大家已把话说成这样,自己如果还有什么不同想法,显然就是与大家唱反调,反正现在也不知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先答应再说,于是站起来说道:“何帮主所说正是淳阳所想,崆峒派也和大家一样。”

    慧娴听所有人都表了态,想既然大家全部同意,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但从内心来说还是不想参与皇帝的家事,只是听大家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江湖中的人如果没有了道义,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于是也说道:“既然静空大师和殷梨亨道长还有各派掌门都答应了,敝派也追随大家。”

    秀钟见大家都答应了,心里纠结许久的事总算有了结果,还好没有辜负朱元璋所托之事,压在心上的一块大石终于搬开,突然觉得全身轻松了许多,叫天灵子吩咐典造将安排好的酒食送上来,和各派掌门与帮主一起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