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龙潜四海 » 第六十三章 郑和向朱棣禀报

第六十三章 郑和向朱棣禀报

    朱棣坐在奉天殿的金銮座上,他将服侍他的太监都叫到殿外等候,此时除了殿外四周为他严密值守已更换为自己人的锦衣卫和几个太监外,空空的大殿内就只有他一个人,殿内挂着的几盏铜灯将大殿照得通亮,而灯光却将他身下高高的龙椅,在身后拉出一个长长的影子。

    他感觉有些疲惫,轻轻的靠在龙椅上,此时虽一个人在这空空的大殿里,但却身处于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巅峰,他才感觉自己仿佛在梦中,只觉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不现实。回想这三年举兵以来的大小数十次战役,他自己身先士卒却一次也没有负伤,这除了侄儿朱允炆居然下令不准伤他的妇人之仁外,甚至可以说有神灵的护佑也毫不为过,虽然庆幸自己运气好,但也难免心有余悸。

    他叫郑和暗中搜查朱允炆,这已经过了几日,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心里面不得不有些许担心,如果万一让朱允炆逃脱,那以后将面临一系列复杂权力斗争问题,他决不能像朱允炆那样有妇人之仁,心想为了父皇辛苦打下来的这大明江山和亿兆人民再免受战乱之苦,就是到天涯海角他也要将朱允炆制于死地。

    这时一个人推开殿门快速走进来,到殿中跪下叫了声“陛下”。

    他一听声音就知道是郑和,靠着椅子没有动,半眯着眼睛轻轻的“嗯”了一声。

    郑和见朱棣只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动,于是跪在原地低着头继续说道:“奴婢派出去的锦衣卫和镇抚司的人,这几日已将京城内全搜了个遍,没有发现建文君的下落,估计他已趁乱逃出京城。”

    朱棣慢慢将身体坐直,用一支手倚在龙椅前面的案上支着额头,看着这个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太监,叹了口气说道:“马孚,起来回话,”见郑和小心翼翼地低着头站起,继续说道:“朕叫惯了你原来的名字,看来以后得记着才行,”

    郑和毕恭毕敬弯着腰回答说:“陛下习惯怎么叫就怎么叫,”

    朱棣从龙椅上站起,慢慢走下台阶,坐在台阶的最底一级,抬起头看着郑和,说:“郑和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作为建文君的叔父,我肯定是不想他死;但作为皇帝,他如果不死,肯定会有人跟着他谋反,到时不知又会有多少人生灵涂炭,这靖难之役,我大明就有差不多百万之众死于兵乱,我不想大明的子民再受兵祸之苦,”

    郑和低着头看了看朱棣,说:“陛下爱民之心天可明鉴,”

    朱棣接着问道:“宫里的太监和锦衣卫的那些奴才都全部调查清楚了吗?”

    郑和答道:“都调查清楚了,有职司的太监除了何谦没有找到,死了的奴婢都全部核查过,而锦衣卫里除了张安等十余个锦衣卫下落不明,在的许多都是太祖在时就当着差的,对陛下的忠心都考察过,建文君提拔起来和新招进来的奴婢都已将他们遣散,陛下提拔的除了指挥使一人空缺,其余的同知、佥事、镇抚使和几个千户都已到任,原来在燕王府就一直跟着陛下的都充实在里面,并提拔重用,”

    朱棣边听边点着头,待郑和说完,继续说道:“跟着太祖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你将锦衣卫分成南、北两个镇抚司,北镇抚司专门负责缉拿、审案,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内部的法纪和军纪,别让这些奴才尽干些无法无天的事,”

    “是,奴婢明天就开始办”,

    “你对建文君的事有什么看法?”朱棣继续问道,

    郑和听朱棣问,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打算,于是说道:“陛下,奴婢想既然建文君的死已诏告天下,那今后如果有人敢称自己是建文君,那他必定是假冒的,我已责成画师将建文君的画像略加修改成与建文君有八分像,当然我们不能让各地衙门登出告示悬赏,只能由奴婢带锦衣卫暗中分几个方向拿着画像去追捕,凡是与画像像的一律拘捕,奴婢再过去审核,陛下觉得可否?”

    朱棣听郑和说完没有说话,而是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随后叹了口气,说:“也只能这样了,你这就去办,”

    郑和又跪下向朱棣叩头行礼,然后从殿内退出,细心交待值守的锦衣卫要注意安全,便和跟着他的一个小太监从奉天殿外的石梯上走下来,看着东西两面已被烧毁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只见两殿只剩下已烧得焦糊的残垣断壁,风吹过时仍带有浓浓的焦臭味,心里难免唏嘘不已。他下得石梯穿过奉天门,走过五龙桥,往锦衣卫镇抚司衙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