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复婚交响曲 » Part 245

Part 245

    待雷雷爬起来一看,双肘双膝关节处的衣裤都磨破了,手掌、双肘双膝都擦伤严重,砂子也镶进肉里去了。

    一个小女孩子,竟然被他撞得额头上起了个鸡蛋大的青包。

    闯了这么大的祸,雷雷吓得不得了。

    幸亏小女孩的父母见雷雷受伤更重,也就没过多责怪和追究他,才侥幸躲过了一关。

    可受伤后的雷雷,第二天就要跟随大舅舅的打工队伍,步行40多华里山路到省城。

    一路上,雷雷硬是撑着拐杖一步一摇,背着些换洗衣服和一些课本书籍,忍着钻心的疼痛,随队伍走到天黑才到达地方。

    舅舅承包建房的地方是一座大山的深处,一共承包了三栋筑土墙房子的建造,轮换着施工。晴天,他们总是天蒙蒙亮,就要起床吃天光饭,好赶工夫。

    刚学做木匠的雷雷,总是干的粗活重活,主要任务就是学推粗刨。一天下来,一双肩膀累得又酸又胀疼,好像要断了的感觉。因为干粗活重活,饭量也大增。

    那地方,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粮食有些紧张。

    基本上就是三根蕃薯丝扛一滴米。

    每餐雷雷总要吃上满满一大钵子蕃薯丝饭。

    下雨天,挑土筑墙的师傅做不得事就可以休息,木匠师傅却不可能消停。

    看着挑土筑墙的他们或打扑克聊天或睡觉,心里好生羡慕。

    因为地处深山老林,骑不了单车,久而久之,学做木匠兴趣全无。

    好几次在用凿子操角对隼时,因为雷雷不得要领,将一根根好端端的木材浪费掉了。

    大舅舅就责怪雷雷说:

    “好在这是在木材多的大山里做事,不然,不但结不到工钱,还要赔木材钱啦。”

    就趁机跟舅舅说

    “我不想学做木匠了,我想去挑土上墙做小工。”

    舅舅见挑土筑墙实在不是学木匠的“料”,就只好随他的便。

    雷雷见舅舅答应了可以不再学木匠,心里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了。

    此后的雨天,雷雷也可以像其他同伴样的休息了。

    只不过雷雷没有打扑克和睡觉,雷雷会抱着那些书本去“啃”。

    夜晚的油灯下,雷雷也不像同伴们那样,不是打牌就是睡觉。

    雷雷要么就是辅导老板家的孩子读书,要么就自己看书。

    这样的日子过着,虽然有些苦和累,但雷雷也觉得蛮充实的。

    日子一天天这样过着,转眼就从酷暑难耐的盛夏进入了寒风冷冽的严冬。

    大山深处的冬天更冷。

    记得建最后一栋房子时,他们是在白雪皑皑的屋顶盖瓦的。

    一双手冻得又红又肿,脸上被凛冽的风夹雪刮着,像被刀子割一样的痛。

    坐在屋顶上的雷雷,用冻僵的双手抓着似铁重的瓦片,不时将手放在嘴边哈哈热气带来一丝丝的温暖。

    又不时地将目光遥望着家乡的方向,好像有所期待似的。

    临近傍晚,正当雷雷的思绪在游离的时候,忽听屋下主人叫雷雷,说他弟弟来了。

    雷雷不敢相信是真的。

    从屋顶上下来一看,果真是大弟弟来了。

    在这样风雪交加的严冬,15岁的大弟弟一个人顶风冒雪,边走边问,才找到了雷雷。

    雷雷心头一紧,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就急切地问弟弟为何形色匆匆而来。

    弟弟却满脸喜色地说:

    “哥,告诉你好消息,快点回去考试!”

    原来弟弟是受父母之托,来告诉雷雷,村上小学招聘民办教师消息的。

    一听这事,雷雷竟一晚没睡好,草草收拾了衣物和书籍。

    第二天天未亮,就告别了舅舅和同伴,与弟弟一道踏上了回家赶考的路程。

    与来时同样的路程,这次雷雷却走得是那样的轻松和惬意,以致于几次忘记了追不上他的弟弟。

    回家后的第三天,雷雷参加了乡文教办组织的招聘考试。

    他从28名报名者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有幸入选,被确定为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

    随后被送到乡文教办进行上岗前统一培训,只待年后春季开学再正式上岗。

    办好一切手续之后,马上就是农历过年了。

    这一年过年,雷雷从此变了一个人似的,再没像以往过年那样盼着串门走亲戚赶热闹。

    因为,就在年前,一个消息传来:

    由于雷雷有羊角风的毛病,被取消了选为民办教师的资格!

    通过这次磨难,雷雷决定闯深圳,来了不到一个星期,刚刚到一家建筑工地帮工,便遇上了杨柏。

    两个人聊的投机,竟成了忘年交的朋友。

    杨柏说伤略好,就要回东北做分销,正缺一个有文化的帮手,问雷雷可有此意?

    雷雷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千恩万谢。

    “你是**的老乡,**就是到了东北,才成了真正的**。你也该北上了。”

    杨柏带着雷雷一起坐上了回东北的列车。

    这一路上,雷雷听杨柏讲冰天雪地的东北风情入了迷。

    “听过俗语,捕鱼先把冰来镩,采来冰块制冰灯吗?”

    杨柏说起东北冬季的趣事来。

    寒冷的冰雪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人们使用一种叫做冰镩的工具,把厚厚的冰层凿开,然后下网,去捕捞冰层下的鲜鱼,称为“冬捕”。

    “冬捕”历史悠久,目前世界上这样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始捕捞活动已经不多了。

    长春石头口门水库是人工的湖泊,这里每年冬季举行盛大的捕鱼节活动。

    人们在冰上可以参加篝火晚会、祭鱼祭湖等仪式,亲身体验冬捕活动。

    长春也是冰灯制作的理想之地。

    长春的冰来自于南湖,人们用割冰机在南湖冰面上取冰,再用大绳将冰块拖出水面,转车运走。到了冰灯制作工地,老艺人和年轻的雕塑家着手设计雕琢。

    入夜,当万盏冰灯闪闪发亮,人们畅游其中,仿若仙境。

    杨柏说:

    “冰雪的景,你一定没看过。但有几道菜,你也没吃过。所谓猪肉炖粉吃不够,乱炖炖出一锅菜。”

    他侃侃说起猪肉炖粉条是东北的一道名菜。

    因为北方盛产土豆,秋末冬初,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开设“粉房”自制东北粉条。

    粉条洁白筋道,特别是和猪肉炖在一起时,肉汁汤水充分被粉条吸收,粉条就变成了透明的金黄色,同时散发着浓浓的肉香,令人百吃不厌。

    东北人的酸菜,雷雷也没有吃过。

    入秋之后,白菜成熟,把采下来的白菜放在缸里用清水泡上,一个冬天,白菜不仅不会腐烂还变得又脆又酸,无论是炒是炖,都是东北老百姓冬季绝不能少的一道传统菜。

    “柏哥,听的我都馋了,快点到吧,那个让人入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