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复婚交响曲 » Part 257

Part 257

    此时的纪良,在文艺界,创作出了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

    这部作品,就是十场话剧《红衣少女》的公演。

    纪良担任编剧,在艺术剧场演出,有太多的观众看了这部话剧,也有太多的人为这部话剧的人物命运流下了真诚的眼泪。

    被观众热烈的评价为:

    “这是话剧史、乃至中国话剧史上,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说,从1978年开始,长春的话剧院也步入了中兴时代。

    涌现出了李幼斌、何伟——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扮演靳开来的扮演者,徐松子、吕启凤等一批优秀演员,也使长春话剧院跻身于全国八大话剧院之一。

    纪良写的这出戏,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剧作本身敢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是一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现实主义作品。

    不像有些影视作品,完全躲着现实生活,弄一些不痛不痒的情节虚假、人物苍白,胡编滥造,成为人们吃完饭打发时间的半麻醉品,把人们培育成沙发里的土豆。

    《红衣少女》写的是一个失足少女红艳的故事,写了红艳的内心世界,写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光辉,写出了非常真实的情感,也写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纪良担当这个编剧,为了创作这部大戏,他曾经在管教所生活了七个多月,观察、体验、研究、发现,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下的是真功夫。

    在时代背景下,面对青少年犯罪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作品发出了沉痛的呼声,体现了创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纪良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两个故事,是取之于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几年前,曾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非常轰动的事情。

    就是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不堪儿媳妇虐待服毒自尽。

    这件事情,激起了全市老百姓的极大愤慨,强烈要求,对这位儿媳妇给予法律的制裁。

    那是一家国营无线电厂干部姓韩,他的媳妇姓费,原来老人一个人生活。

    为了多分到一套房子,老人的儿子就把老妈接了过来一起生活。

    房子分到手后,儿媳妇就开始处处嫌弃老人。

    生活中经常用话敲打着老人,老人忍受下来。

    后来,发展到经常打骂,甚至不让老人吃饱饭。

    日子久了,由于还是工厂的家属区域,邻居们彼此都常见面。

    有人反应说,见老人可怜,就送些食品给老人。

    那是夏天的一个中午,老人自己买回了两根黄瓜和一点干豆腐,想拌个凉菜。

    刚刚切好,调拌完,还没等吃,儿媳妇回来了。

    见老人还自己拌这么好的凉菜,气就不打一处来,儿媳妇上来就把饭菜踢到在地下。

    老人气急之下,出了门,径直就找到儿子单位。

    单位领导跟儿子谈了话,教育了他。

    儿子回来后,跟媳妇说了这件事。

    儿媳妇听后,开始大骂老人,老人只好躲到外面。

    后来,天开始下起了大雨。

    老人无处可走,就躲在厕所里,整整呆了三个小时。

    事情过后,老人绝望之余,喝下了硫酸。

    死前极其痛苦,可想而知,那是硫酸啊!

    可是儿子和儿媳妇却无动于衷,老人就这样死去了。

    这件事情在邻里中间传开了,人们极其愤怒,几个邻居代表写信给报纸,揭露了费某某及其丈夫的罪行。

    当年的十月份,儿媳妇费某某被依法逮捕。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纪良写了红衣少女奶奶自杀的那个故事原版。

    纪良的作品,就由此走红了文艺界。

    火车站外,陈娇终于投入到了纪良的怀报:

    “纪良,我好想你。”

    “我也是。陈娇,看这自行车还是挺帅的。”

    街边一个小青年戴着蛤蟆镜,手里拎着一台收录机,放着一首歌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

    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纪良,你这大编剧,能不能我再晚来几天,满街的女孩子都该空红衬衫了?”

    纪良听了,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哈哈笑了起来:

    “你是看这些人戴了蛤蟆镜,就想起了电影《佐罗》吧。要知道《佐罗》的观众,可是达到了7000万人次,在中国创下来新的纪录!那是没有办法超越的现实。看有无数的小朋友开始模仿佐罗的动作,还用自己家的床单当斗篷,拿个木头棍子当宝剑,跳来跳去!都要当佐罗!”

    纪良揽着陈娇的腰肢说:

    “我还要纠正你个事情。那蛤蟆镜,可不是从《佐罗》电影里模仿的。那是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美国1964年摄制的一部110集的科学幻想片,主人公叫麦克·哈里斯,这部连续剧的播放,曾经引起巨大反响。随着电视剧的播放,麦克·哈里斯戴的眼镜开始流行起来,有两个名,一好一坏,好的叫麦克镜,坏的叫蛤蟆镜......”

    纪良边说着,边在路边停了下来,见一个男子骑着三轮车在街上卖冰镇汽水,上前买了两瓶:

    “咱就在这里喝,然后,喝完后,空瓶子再给他进行回收。”

    陈娇和纪良喝着汽水,继续讨论着刚才的话题:

    “纪良,有部电视剧叫《加里森敢死队》。看过吧?”

    “哎呀,这部剧可不得了,基本上是万巷人空,当时预告说是26集,可是播到16集时,中央电视台便以黑底白字正告观众:本剧播放完毕。知道为什么吗?”

    “还不是,有不少小青年模仿电视剧里练习飞刀,有学生模仿吸烟、喝酒,差不多都是受了这部电视剧的影响。是不是呀?”

    “言之有理。”

    纪良拉着陈娇走入一家卖烟酒的商店,一个女士在商店里买东西,穿着白色衣服的售货员用算盘在算账。

    “同志,来两瓶酒。”

    纪良买了两瓶红酒,又拉着陈娇走了出来。

    他故作神秘的说:

    “今天晚上,领你去一家高级酒店。我朋友向我推荐的。说那家酒店的经理,别出心裁地请来了外国模特来给顾客们做走秀演出。咱们去看看。这可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图个新鲜劲,都很感兴趣,争着抢着去看!”

    陈娇忘记不了那天晚上大跌眼镜的事情,酒店里的外国模特,全部是三点式的泳衣,在台上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