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复婚交响曲 » Part 430

Part 430

    张会的父亲当过兵,南方人,却长的高高大大。

    只有那四方型的后脑勺,有别于北方人后脑勺的扁平。

    这在北方人的眼里,就会被一眼就认出,他是个外地人。

    而且,来北方这么多年,一腔浓浓的南方音不改。

    再加上带有南方人的后脑勺特征,所以,大家认定他是个。

    北方人,孩子生下来,都要用贴身的棉布把婴儿包裹的规规整整,四肢再用棉布带在棉布的外面系上。

    所以,被包住的孩子四肢几乎不能随便活动,躺在床上的姿势也是被固定好的,头部基本都是平躺在枕头上。

    北方人的后脑勺自然是平坦的,不会有鼓鼓的后脑勺子。

    东北人的“三宝”,其一就是养个孩子吊起来。

    小孩子这样用布捆上之后放在一个,象秋千一样的小床里平躺。

    当你想动四肢的时候,就一定要闹要哭。

    那么,大人就把你的小床来回悠荡,直到给你荡的迷眼不睁,最后也只能睡觉。

    这种床叫“腰车”。

    很形象,有点象船的两边往上翘,只是船两边是尖型的,而这是腰车两边是椭圆型的,还真有些象猪身上的猪腰子形状。

    “腰车”的好处,就是适合过去孩子多的年代里,大的带小的。

    父母忙里忙外,每家里都是一大堆孩子,只能是孩子带孩子大的带小的。

    而婴儿期的孩子,抱又抱不得,背也抱不得,只能放在这个“腰车”里。

    要是哭了,孩子的哥姐们就只需晃晃“腰车”,象推秋千一样的荡荡“腰车”,就算哄他的弟或妹了。

    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可以由婴儿的哥哥和姐姐,这些也同样还是个孩子来完成。

    还不至于对婴儿的安全产生威胁。

    所以,许多东北人的性格很豪迈,很不喜欢守规矩,再就是火爆脾气的人居多,是否与婴儿早期就被束缚和捆绑有关?

    小时候生下来就被这样强行“镇压”,自然就养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火气。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

    再就是东北人的个头都比较大,也与婴儿期,睡眠很多有关吧?

    婴儿在一个移动的小床里,能不爱睡觉吗?

    现在的东北,孩子的父母,文化也都跟上来了,对自己的孩子,也都进行了改良性的“饲养”。

    早就把这种移动的床,也就是东北人嘴里的“腰车”给淘汰掉了。

    说是总把孩子摇的晕晕的,不利孩子的智力发展。

    东北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都说南方人聪明。

    “说我们东北人傻,如果真的如此,那这个腰车,在东北人的智商问题上,也是难辞其咎了。”

    张会就是在东北的“腰车”里,长大的一代人。

    而她的爸爸,由于有了那么个标准的外来人头型,自然也就被,爱逗趣的东北人,冠以“苏南蛮子”的外号了。

    她妈妈是个当地女人,长的白净漂亮,性格温和。

    在张会的同学心里,又有哪个不羡慕,她有这么个性格柔和的妈妈?

    这样最起码能少挨多少骂呀。

    想想,那个年代,一家里,至少都要有四五个孩子。

    母亲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还要上班挣钱养家。

    哪个女人会是个好性子?那样的日子,真不敢想像她们是如何过来的。

    东北人爱起绰号。

    但那是有一定的规矩的。

    一是要相熟到一定的程度,二还是你这个人,要能开得起玩笑。

    不能翻脸比翻书还快,用东北人的话说,就是“能吃能装”。

    这和形容大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胸怀,还是有相似的赞誉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喜欢你,才给你起个绰号。

    跟当代的昵称有些类似。

    东北人在一块,喜欢开个玩笑,斗个嘴,这一点不亚于京津一带。

    从清末到解放初,在北京广泛流传的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说的就是京津一带的人,爱斗个嘴、玩个舌的。

    东北人这方面也绝不示弱,近些年,以赵本山小品王,为基调的东北“名嘴们”,就可见一斑。

    张会的爸爸很聪明,没有多少文化。

    只是在搞抗战的时候,上了一阵子的夜校。

    却发明了小城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当时轰动一时。

    大家都来看张会爸爸组装的电视机。

    张会的妈妈心灵手巧,十分爱美,不仅自己打扮的俊俏,还把自己的孩子装扮的十分漂亮。张会的一件粉红色的外套,被妈妈把下摆做成了“百褶裙”的样子。

    那个时期,每个人春夏秋冬就一件外衣,还是过春节的时候。

    条件好点的人家给孩子做的新年衣,一般情况下都要做的大些。

    因为孩子要长高,做一件衣服,是要穿上几年的,不穿烂了,绝不放弃的。

    所以,一般的人家,如果孩子多,那么都是弟弟妹妹捡哥姐的穿。

    排行在最小的那位,几乎是穿不到新衣服的,不仅要捡哥姐的旧衣服鞋子穿,还包括,哥姐的书包等学习用品。

    而张会的这件带颜色的漂亮衣服,不仅是新衣服,还是如此特别的样式。

    不知羡煞了多少女同学,又吸引了多少男同学直愣愣的双眼。

    整天里,张会穿着带裙摆的外衣,像个粉红色的小花蝴蝶。

    翩飞在时而书声时而欢笑声的校园,翩飞在通往校园的两边,都是一幢幢平房的马路边,翩飞在家里附近的绿油油菜地间。

    那时的张会学会了骂人,特别是骂男生。

    因为,总是有男生有意无意的和他搭话。

    她为了显示自己的冰清玉洁,就只好向他们宣战了。

    而这些男生的所谓搭汕,其实就是少年求欢的一种表象。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想在马路边堵着人家,挨了人家的一顿骂,反而就痛快多了。被骂以后,堵的次数少了,但还是要堵的。

    张会,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这样的欢快的乐曲中成长。

    她生就一副好皮肤,象极了她的妈妈。

    只是眼睛象爸爸,反而为她增添了无限的妩媚。

    那双丹凤眼,跟林忆莲的十分相似。

    后来,林忆莲的出道,才让张会周围的人惊呼:

    为什么大眼睛双睛皮,没有人家张会美丽,这不,影星都流行这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