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曹昂,三国第一护爹宝 » 第四十八章 清高的人

第四十八章 清高的人

    韩涛以目光招呼韩冲先声夺人。

    韩冲点点头,开始讲述:“韩氏家族虽然富甲山阳,但也不过是一县之财。”

    “比起河北甄氏,徐州糜家这等豪富之家,那是相距甚远,就算放眼河内郡,比我们富庶者也是比比皆是。”

    “倘若我们只是小富即安,恐怕难有大成。若想真正的兴旺家族,唯有剑走偏锋,才有可能一鸣惊人。”

    韩义听到韩冲的声音,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便开口问:“不知道自己所谓剑走偏锋意味着什么?”

    “先秦时期有一位大商人唤作吕不韦,他奇货可居,发现了秦异人,倾尽家产对其投资,才有了后来权倾朝野的一番伟业......”韩冲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韩义此时已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扭头问韩涛:“你所谓大生意是想走上仕途吗?”

    韩涛点头:“是,大汉重农轻商,我等虽有财富,却也受限颇多。唯有在官场中得到支持,才能真正壮大。”

    韩义沉吟片刻:“我韩家世代经商,从无人为官为吏。况且官场险恶,诸多凶险。”

    “商圣陶朱公(范蠡)昔年助越灭吴,立下盖世功勋,尚恐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此隐退。”

    “那吕不韦虽然一时权倾朝野,却最终难逃杀身之祸,足见商政合一、少有善终。

    “你二人若是问我的意见,我奉劝你们还是断此想法,安心从商。”

    “即使我韩家不能如甄氏、糜氏富甲天下,但偏安一隅,衣食无忧,也未尝不可。”

    韩涛与韩冲对视一眼,两人对韩义这一态度早有料定,自然早有劝说之词。

    “太叔公所言极为有理,若是太平盛世,我等自可安心经商,安享生活。”

    “但如今宦官当道,朝政腐败,连年灾荒,早已是民不聊生。”

    “如今蛾贼造反,已成燎原之势,天下恐将大乱。”

    韩涛一行行走朝歌街头,购买当地几种著名吃食无核枣、大鹅梨等,边吃边逛。

    拉巴子长期生活在草原荒漠中,在中原一带天然不吃这果物而津津有味地食用。

    韩冲借买枣子之机,询问卖枣子的商贩朝歌城内最著名酒楼的位置,带领韩涛一行前来。

    由于许氏兄弟的到来,以及月旦评的影响,使得这些酒楼的生意,比起寻常也要好了很多。

    还好韩涛之类的倒也不缺银两,打完伙计们的几个钱,就在角落布置好两桌供大家坐。

    “小哥,你们这酒楼最有名的菜是什么,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走到笔者面前,热情地问道。韩涛饶有兴趣的问伙计。

    “我们酒楼最有名的自然就是这淇河鲫鱼。这淇河水清澈明亮,所产鲫鱼鱼背宽厚,体态丰满,口感极好。”

    “今日我们店内正好刚进来一批新鲜的活鲫鱼,几位可要尝尝?”一位店主指着货架上一篮活鱼说。伙计们马上给韩涛和其他人做了介绍。

    “好,就麻烦小哥为我们点上几尾,再安排其他一些小菜就是。”“我知道,你这是要给我送上几盘菜了!”韩涛点点头,应了一声。

    伙计们同意吆喝就走了,时间不长,就端上来几条刚做完的鲫鱼,还有几个小菜,就在几个人面前。“我这是给大家准备的。”“几位爷请慢慢品尝。”

    韩涛并没有急着吃鱼,反而拉着那家伙问:“小哥,月旦评你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自从两位许先生来到朝歌,并且宣布要在这里举行月旦评,大街小巷早已经传开了。”

    那家伙看了看韩涛,突然恍然大悟:“几个少爷还要过来月旦评?”

    “正是,敢问小哥,这月旦评在何处召开,又有何规矩?”一位乘客问道,“你们的评刊活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韩涛接着问。

    “两位许先生住到了淇园附近,月旦评当日,他们会在淇园之内当众对此次参与的各路学子进行点评。”

    “据说此次不同往月,平时都是两位先生都是针对已经完成的诗文字画做出点评。”

    “但这次因为他们刚刚迁居到朝歌,唯恐很多来者来不及提前备好作品。”

    “所以他们还会当面出题,对参与者进行当场考核点评。”“我们也会在月会上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或者讲一些小笑话。”伙计们把这次月旦评现场及规则给韩涛介绍了一下。

    “多谢小哥了!”韩涛感谢了伙计们,他们拂袖而去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韩涛招呼大家一起来尝尝好吃的。

    不一会儿,韩冲看到大家几乎已经吃完了饭,便向韩涛建议:“表弟,这个淇园是春秋前期卫武公时期所建,景色十分秀丽。”

    “既然我们已知月旦评要在那里召开,不妨提前过去看看。”

    “欣赏风景之余,也可将我们备好的诗词呈交给两位许先生,请他们加以点评,您意下如何?”

    “我也正有此意,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韩涛立即布置文谡带领手下先准备车马,然后一行向淇园进发。

    淇园虽年久失修,却景色秀丽,素有淇园八景之一的美称。

    韩涛一行来了,在淇园内一番游览,饱览园内翠竹、莲花之类的秀丽景色,放眼望去巍峨如嶂,葱茏如碧,太行山上心情舒畅。

    所以韩涛和韩冲哥儿俩轮流吟诗,倒腾出一些非常好的好作品。

    马原,拉巴子,玉儿,文谡虽不会诗词,但望着满园的秀丽风光,心情亦绝佳。

    几人参观淇园结束后,一路打听,发现淇园旁有一个小院子,是许氏兄弟暂居之地。

    韩涛和其他人老远就走了,却见小院大门紧闭,两个小童站在门口,分明是在招待前来拜访的客人。

    几匹快马从很远的地方疾驰而来,停在小院子门口,立刻几人飞身下马向小院子走去。

    来者恰是袁术、曹操等人,并有若干侍从。

    曹操老远就见到韩涛一行,赶忙招呼着:“子真,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准备去拜访两位许先生,快快一起吧。”

    韩涛和其他人同意站出来和曹操和其他人会合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