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曹昂,三国第一护爹宝 » 第九十章 长社大火

第九十章 长社大火

    这时,遭受种种奇袭之苦的黄巾军终不堪其扰,为尽可能减少汉军奇袭之害,亦为消夏。

    波才认定长社城外四个黄巾军大营仅各留下五千人包围,剩下6万多人被更北林荫平原迁走。

    再经常轮调围城部队让整个黄巾军都能维持高度战斗力与斗志。

    这一决策获得胡建,何曼,邓毅以及黄巾军其他成员的肯定,毕竟这几天奇袭不断,花样翻新。

    大营里黄巾军被它蹂躏得连个好觉也睡不着,加上昼伏夜出,个个精神不振,哪有气力攻城呢?

    波才在大营巡视时看到这个架势后,方才作出移营轮值。

    此次撤军得到被火热阳光荼毒过的普通黄巾军一致反应,所以动作异常快速,仅仅用半天的时间就安顿下来。

    见黄巾军有大刀阔斧之举,早早就去报皇甫嵩和朱儁这两个中郎将了,还有曹操和韩涛。

    对敌人连番骚扰,使黄巾军在白日里也毫无斗志地攻城略地,因此守城压力远小于以往皇甫嵩独领军饷,因此大家每讨论军情,亦轻松愉快。

    几人正讨论下一步怎样与敌人作战,突然来了军士报告说城外黄巾贼寇大拔营寨向北进发。

    韩涛听到这里,首先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太棒了,机会总算到了。”

    朱儁听说后,表面上不自然地闪来闪去,但并未开口。

    在此期间,遭波才突袭、损兵折将而惨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朱儁。

    此战,给朱儁以沉重打击,朝廷三路大军中,他一开始就和黄巾军相接。

    本想来个开门红、讨个好彩、待拔得头筹、上书朝廷、令天下人知其朱儁之能。

    不料中波才骄兵之计,小胜利后过度庆祝,最后造成满盘皆输,终于只好采纳了韩涛,退守长社,与皇甫嵩汇合。

    韩涛在这段期间一直在用兵,屡屡打击黄巾军斗志,越说越使朱儁不舒服,心里总是在想,一定得打个漂亮仗,翻身仗,才能证明你的实力。

    此前,韩涛曾告诉过他们,等到天气热的时候,黄巾军要撤退到北面清凉的地方安营扎寨,即反击时机,他一直在苦盼。

    如今终有黄巾军迁营之闻,他已经憋不住了,直接出面大声说:“可算等到这个时候了,子真,快说说,我们该如何用兵,我可早就等不及了。”

    韩涛却在这时安慰着他:“朱将军,蛾贼刚刚移营,为防我军偷袭,必定防卫严密,此时不宜出兵,且在静等几日,待敌人松懈了再说。”

    朱儁心中虽焦急,却也得承认韩涛说的有道理,唯有强自忍。

    韩涛抚安朱儁等,他却不懈怠,每天巡行四门,仔细观察黄巾军布防情况。

    日积月累,天气炎热,在长社城外大营中黄巾军部队进一步缩编。

    各城门围城部队仅剩三千余人,多数人到北边灌木丛里避暑。

    他们把地面上的杂草割掉,覆盖在灌木丛顶,变成简易人造帐篷。

    它可以避开炎炎夏日的烘烤,同时它还能到处透风,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人们身处其中不会感到过于炎热。

    望着黄巾军所做所为,且看今日之气象,韩涛内心喜悦之余,也有些不安和着急。

    黄巾军用长草、树枝搭成灌木丛顶遮荫。

    在这种气候中,曝晒数日后,砍倒的草木失水而渐渐枯槁。

    按他原打算,这时应该是使用火攻的最佳时期。

    黄巾军把营地放在平原附近的木头上,只要一把火加上奇袭就能在一夜之间击溃十万人马。

    但是当我真正看到此时出现在我面前时,韩涛心里有些不忍心。

    毕竟那是十万的生灵啊,而且其中真正凶恶者寥寥无几。

    多为穷苦百姓,正是迫于生活的需要,揭竿而起,参加起义的他们初衷也只是想推翻暴政而已,为自己赢得生路。

    若是韩涛此刻真安排了火攻之计,恐怕多数黄巾军会葬身火海。

    也是出于内心的这份不忍心,让韩涛一直犹豫着,以种种原因推搪朱儁和皇甫、曹操等强烈要求,而且也没说清楚你的真实打算.

    正当韩涛一直举棋不定之时,城外震天动地,鼓乐齐鸣,一名义军士兵急忙闯进韩涛正在休息的商店,报告说:“首领,蛾贼纠集庞大的队伍,展开攻城!”

    听了战士们的报告,韩涛愣住了,怎料,刚搬兵来到林木之地,黄巾军就突然袭击。

    “冲弟,马原,一起去看看!”韩涛张口向韩冲和马原打招呼,一同往外跑。

    他们到达城门时,登上城楼时,朱儁、皇甫嵩、曹操及其他官军将领已率领士兵严阵以待,接着,刘关张兄弟又急匆匆赶来了。

    韩涛举目,望着城下,随着震天战鼓声响起,一杆土黄色大纛徐徐移过黄巾军大营,步出大营,这就是黄巾军渠帅波才之地。

    在那土黄大纛指挥下,黄巾军军士络绎不绝,大营蜂涌,摆开一个又一个方阵向着长社缓缓推进,数万黄巾军士兵士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漫无边际、土黄色的风潮。

    黄巾军大部队忽然爆发了山呼海啸似的喝彩声,此起彼伏,一个比一个好。

    但见土黄色大纛慢慢地离开了军阵,大纛驶向黄巾军军阵时,欢呼声达到顶点,甚至整个平原,皆回响黄巾军士卒的喝彩声!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全体黄巾军士兵都把手里的兵器高高地举起来对着自己的渠帅疯狂地呐喊。

    饶先生早知黄巾军十万之众,可真见到这满天飞的兵马列阵时,仍令韩涛深为震惊。

    放眼望去,北城门外的平原上,尽现飞扬的土黄色旌旗和此起彼伏的哨鼓音相伴。

    一辆辆简陋盾车和大批云梯被黄巾军军阵推挤而出,密立于阵前。

    看了那些攻城器械,韩涛和其他人神色一改,难怪今天波才会聚众攻城战,结果,正是他们日以继夜地赶制造出了攻城武器,最终制造出来,可投入运行。

    这时皇甫嵩表现出官军名将之胸襟与沉着,立即给城头的兵士下命令:“床弩和投石车备好了,弓箭手排成了长龙!”

    奉其指示,久已严阵以待城头,汉军官兵疾速出动,把久已一字排开城头的投石车,床弩,全部装上子弹,上了箭,为发射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