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星海卓:生命演算 » 第22章 髓鞘

第22章 髓鞘

    【故事线1】

    威森接着讲道:“无需畏惧这些巨型化的无脊椎动物,因为它们的‘硬件配置’不如脊椎动物”

    我有些不理解威森的意思,问它为什么这么说。

    威森笑道:“原因很多,不过除了身体结构和呼吸系统的因素外,最明显的就是目前已知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没有‘髓鞘’这一结构,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也不具备‘跳跃式传导’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神经传导速率远远低于拥有‘髓鞘’结构的脊椎动物。”

    “你是说,那些无脊椎动物反应会比较迟钝?”,我问威森。

    “你可以近似这么理解,不过我们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比方说大部分节肢动物…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它们都具备一个特征,就是普遍体型偏小——当然了,只是普遍这样,总有例外。比方说那些海洋底栖巨螯蟹和某些石炭纪动物,这些和环境因素有关,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你考虑过为什么它们普遍体型偏小吗?或者说,为什么蜘蛛、蜈蚣、螃蟹这些动物在任何一个地质年代都没有成为比象甚至鲸类还庞大的巨兽?”

    我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好像听说这些动物的身体结构难以支撑太过庞大的身躯,也就是说它们会被重力消灭?”

    威森在它的显示器上显示出了一个大笑的表情,说道:“没错,这是其中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它们的气管式或鳃组成的呼吸系统难以维持太大体型身躯的氧气供应,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神经系统电信号传导速度太慢——带髓鞘结构的神经纤维上电信号传导速率是每秒数十米到百米级的,而已知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纤维依然还是‘连续传导’,电信号传导速率仅为每秒数十厘米到米。这意味着这些生物只要体型达到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往上,它们的神经中枢或者说是神经节指挥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运动就会出现明显的‘延迟’”

    “所以…如果一个人反应太慢我是不是可以调侃他‘进化的时候髓鞘长少了’?”

    威森听我这话顿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了一个生无可恋的表情,说道:“好的东西你不学,咋净学这些没用的…还是那句老话:回去别跟别人说是我教你的”

    “呃…我爷爷当初也是这么说我的”

    “行了,让我们回到正题”,威森无奈地说道。

    “well~就像你之前遇到的那只巨虫,它为什么自己连着那座桥直接冲下了悬崖还把自己摔死了,你以为是它真有那么‘莽’吗?其实更可能是它的神经系统传导速率太慢了,而它的体型又过于庞大,导致它的神经在给后面的体节下达‘停下来’的指令时已经来不及了——换句话说,它‘停不下来了’,自己被自己的神经电信号传导速率给害死了,一个致命的漏洞。说实话,这种死法在人看来确实有那么点‘蠢’…”

    “所以…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动物更低等?”,我问威森。

    只见威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了一个红叉,说道:“不不不~千万别这么认为,所谓的‘高等’或‘低等’不过是人为定义的。当然了,有些生物的‘硬件配置’确实不如其他生物。尽管如此,对于一个物种而言,只要它能够良好的适应环境并发展繁盛,不会因为环境的变迁而灭绝,那么它们就是成功的。‘低等’或‘原始’并不一定意味着‘难以适应环境’,‘高等’与‘特化’也并非意味着就能具备更好的适应性。每一种生命都会寻找自己的出路,只要它的存在合理,它们同样可以生存的很成功,我们何必用自己的眼光评价它们是高等还是低等呢?”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认为一个物种体型越大就越成功,体型越大的生物或许更加‘强大’、拥有更强的抵抗力与竞争力,这可以反应它在短期内的‘成功’,但往往体型越是庞大的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细微的环境变化可能对它们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同时生存所需要的营养也就越多,繁育的代价也就越高。因此体型越庞大的生物反而可能适应能力越差,越容易因为环境的变迁而灭绝。当然这同样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具有绝对性”,威森说着显示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威森这些话倒是勾起了我的一个疑问,我问它:“这样的话…比人体型还大的蜘蛛或蜈蚣有可能存在吗?“

    “这是个好问题,虽说对于这类节肢动物来说,有很多因素限制了它们的体型,巨型节肢动物理论上不应该存在,但这些限制因素未必不可被克服…也就是说,虽然没有任何一种被人已知的节肢动物具备如此巨大的体型,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不能做到,不过…即便这类生物真的存在,它们必然也已经脱离了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那个‘节肢动物’的概念范畴,或许应该将其归入一个新的门类?”

    我听着威森说的这些话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