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国传 » 第一章 齐王府

第一章 齐王府

    秋末黄昏,气候宜人。

    长街之上,零散有几个挑担做买卖的小贩,他们正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嘴里还不停在抱怨着今天的生意不景气。

    街面为数不多的几家店铺,店铺掌柜们也出了自家店铺的大门,在长街上左右张望,确认一下在关铺之前,是否还有顾客上门。

    张记杂货铺的掌柜姓刘,是个精明的老头,他打量了一番路上的行人之后,摇着头喃喃道:

    “今个儿就这样了,再这样下去,东家这铺子,怕是要开不下去了。”

    长吁短叹一番,老掌柜准备吩咐伙计关铺打烊,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街口传来。

    刘掌柜立马来了精神,连忙转身走出几步,看看骑马而来的人,是否需要采买货物。

    两匹马,不算高大,可那毕竟也是马,不是寻常百姓可以买来当代步工具的。

    刘掌柜打量着马上的人,许是夕阳晃眼,他没有认出那两个骑马之人是谁。正当他感慨人老了,眼睛也不中用了的时候,两匹马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马上跳下一壮实汉子,约莫三十几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应当是个练家子。

    汉子先是朝刘掌柜拱了拱手,然后才问道:

    “这位老丈,敢问齐王府怎么走?”

    还以为能在关铺之前做上一单生意,原来是个外地人过来问路的,刘掌柜有点失望。

    见对方还算有礼,刘掌柜便拱手答道:

    “齐王府啊,离这不远了。”

    说着刘掌柜伸手往街道另一头指了指。

    “沿着这条街,一直走到底,你就能看见齐王府大门了。”

    汉子得到了指引,又朝刘掌柜拱了拱手。

    “多谢老丈指路。”

    说完便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让刘掌柜着实感慨了一句,年轻真好。

    待两匹马再次踏蹄前行,刘掌柜这才看清楚,另一匹马上的人居然是个年轻的女娃。

    踢嗒~踢嗒,两匹马,一前一后,不快不慢地朝齐王府行去。

    为数不多的路人,频频朝骑马之人投去打量的目光。

    骑马女子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轻轻夹了一下马腹,催使胯下之马急行几步,待两匹马齐头并进之后,她才扯了扯缰绳,让马儿的速度慢下来。

    “爹爹,青州怎么这么萧条,还齐国国都呢。”

    汉子听见女儿的话后,先是举目四望了一番,之后才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答道:

    “自从齐王死后,齐国的权柄就落入了齐国大将军刘广手中,刘广此人,无君无父,对外勾结金狗,为金国走私盐铁,助蛮夷国力。对内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有这样的人掌权,齐国能好到哪去?”

    年轻女子立马接话道:

    “爹爹此趟赴青州,就是为了替天行道,来杀了那狗贼的吧?”

    说完后她才意识到,由于激动,声音稍稍大了些,连忙又捂住了嘴巴,想着这样会起到一些补救的作用。

    闻言,汉子警惕地扫视了四周,发现女儿的话,未曾被人听去,这才放下心来。

    转头瞪了女儿一眼,又觉得这个举动过于严厉,连忙收起了严肃的表情,接着轻声嘱咐道:

    “颜颜啊,行走江湖,切记谨言慎行,这次爹爹带你出来,也是想让你见见场面,学点江湖经验。虽说你的功夫也算是小有成就,但是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

    “比如说此行之事,爹爹已经筹划了许久,经过多方打听得来的消息。。”

    三天后,齐王府内,一颗高大的榕树之上,父女二人隐于树干之间,茂密的树叶遮掩了他们的身影,但是不影响二人从树叶缝隙间,去观察齐王府内的动静。

    庭庭院院,亭阁相连,宽广的建筑群,彰显着此地主人的尊贵身份,可多处院中长出了荒草,更有一两道隔墙已经坍塌无人修缮,又诠释了齐王府正走向落寞。

    父女二人,已经没有心思去打量齐王府内的风景了,汉子斜靠于一树杈之间,闭目养神。年轻女子盘腿坐在一根不大的树枝之上,正用树叶逗弄刚刚抓来的不知名飞虫。

    “这也太无聊了吧,爹爹,这就是你说的,经过精心筹划的计划?除了半夜回客栈休息,咱们在这棵树上整整呆了两天了。”

    女子显然不是很开心,说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的。

    汉子闻言,皱了皱眉,本来不想答话,可一想到对方是自己的宝贝女儿,不得不又苦口婆心的教导一番。

    “颜颜啊,行走江湖,除了需要谨言慎行之外,还得要耐得下性子,毛毛糙糙是成不了事的,你看你,哎,缺乏江湖经验啊。”

    又听到爹爹千遍一律的唠叨,女子撇嘴,屈指一弹,手中的飞虫便结束了它短暂的虫生。

    “你看你,哎。。好了好了,乖女儿,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今晚咱们就可以启程回韩国了,今天便是那齐国二公子的生辰,陆陆续续已经有不少齐国的官员过来拜贺了,我想刘广那狗贼必定也会过来,目前齐国大公子不在国内,现在齐国国内,名义上身份最尊贵之人,便是这位二公子了,刘广肯定会过来的。”

    “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刘广的将军府,直接杀上门,哪里需要在这里干守着。”

    女子不解道。

    汉子站起身子,灵活地窜到另一根树枝上,一边活动手臂的筋骨,一边耐心地解释道:

    “事情哪会这般简单,颜颜,你想啊,刘广的将军府,守卫肯定森严,要说你我二人合力之下,硬闯一番,顺利脱身估计问题不大,可是也未必能确保砍下刘广的狗头。”

    “爹爹我把行刺的地点选在齐王府,那就不同了,此地虽说是齐王府,可自从齐王死后,齐国大公子又一直未曾归国继承国君的身份,齐国还有几个人真心把现在的齐王府放在眼里。”

    “我们在这里都探查了两天,就算是今天,也没有见到增加什么守卫,颜颜你再忍忍,只要刘广一露面,咱们就出其不备,速度结果了他的狗命,到时候咱们再从容而退,以我们的本事,轻松摆脱追兵,逃出齐国之境,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汉子说完,脸上稍稍透露出一丝小得意,显然他对自己的这番谋划非常有信心。

    女子听完之后,琢磨了一番,觉得自己的爹爹讲得貌似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吭声。

    榕树上悄悄的对话结束,偶尔穿过树下的齐王府家仆,完全感知不到树上竟然藏着两个活人。

    年前,正值壮年的齐王姜克虏离奇死去。留下两位公子,大公子名叫姜子涛,如今已满二十,齐王死去的时候,这位大公子在外求学,未曾归国奔丧,齐国上下对其颇为不满。

    二公子名叫姜子浩,今天正是他十五岁的生辰,许是齐王突亡,这位二公子过于悲痛,导致齐王死后不久,他就大病一场,陷入昏迷,因姜子浩被人称赞是个纯孝之人。

    幸得齐王妃花重金聘请大魏神医孙芝厚前来救治,这才在半年前,姜子浩得以苏醒。再经过一段日子的休养,身体已是大好。

    只是没有人知道,醒过来的人,他的灵魂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姜子浩了。

    齐王还有一个女儿,已经远嫁于楚国,成为了政治联盟的牺牲品。

    如今齐王府主事之人,乃是齐王妃。齐王妃秦氏,原是秦国王室女,在这片大陆之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本是常态。

    榕树下的院子,便是齐国二公子姜子浩的住处,院子不大,因其主人的身份,布置的算是精致。

    主屋自当不用多说,二层的木楼坐北朝南,廊柱之上皆雕刻着繁美物事。几间偏房,住的虽是使唤的丫鬟和家仆,但是也比寻常人家的正屋贵气。

    主屋二楼书房,姜子浩盘腿坐于塌上,手持一本厚厚的书籍,正看得津津有味,书籍封皮上写着纪史通鉴。

    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

    姜子浩放下手中的书籍,揉了揉有点酸痛的双腿,感慨道,还是椅子坐着让人舒服啊,得尽快让老傅找人做上一把。

    咚咚,敲门声再次传来。

    姜子浩重新盘腿坐好,这才出声说道:

    “进来吧。”

    随着木门打开时特有的咯吱声,一个身穿青衣的老者,弓着身子走进了这间书房。

    “见过二公子。”

    老者原本弓着的身子,又往下弓了弓,轻声朝姜子浩行礼。

    姜子浩见来人是自己的管事,原来端正无比的坐姿瞬间歪了,两条腿也顺势摊开,酸痛感随之淡去。

    “行了,傅老,这里没有外人,无需多礼。”

    老者抬起头,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一边往前靠去,一边小声地说道:

    “二公子,各位来拜贺的大人们,来得差不多了,其中有不少人送来了好东西,可惜全部被王妃收入王府内库中了。”

    “王妃还对各位大人说,二公子大病初愈,不便见客,这个实在。。”

    不等老者讲完,姜子浩便出言打断了他。

    “这些事就不用说了,母妃这样做,自有她的道理,况且我和那些官员们又不熟,我也懒得见他们。”

    老者闻言,似有不同的意见,连忙劝说道:

    “二公子,可不能这样,这么好的机会,您要是能借机多和这些大人们认识认识。。”

    姜子浩皱了皱眉,再次打断了老者的话。

    “傅老,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我的心思,你也应该早就明白,齐王之位,我无心去争,大哥虽然远在韩国,可他迟早会回来的,母妃的意思想必不用我多说,立长不立幼,不管从那方面讲,齐王之位就该大哥的。你呀,趁早绝了这个心思,把精力多花在我交代给你的事情上,这才是正经。”

    老者听完这些话,脸上谄媚的笑容短暂地僵住了,不过他马上又恢复了表情。

    “是是是,二公子说的是,是老仆多想了。”

    未曾谋面的便宜老爹离奇死亡,未曾谋面的姐姐远嫁他方,未曾谋面的大哥至今未归,唯一见过面的直系亲属,我的亲妈,她居然不喜欢我,哎,没有哪个穿越者比我更悲催了,这个老傅对我倒是忠心,可是仅凭我们两个脑袋四条腿,就想打齐王之位的心思,只怕死字怎么写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