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国传 » 第十九章 谈心

第十九章 谈心

    随着姜大志进入侯府,几名娇滴滴的女子,就上前见礼参拜,她们都是昌平侯的妻妾,这让姜子浩默默地羡慕了一把。

    换作在平常人家,我的这位大侄子,也许是个婚娶困难户,而不像现在,就因为他有个好出身,会有大把漂亮姑娘愿意自荐枕席,即便是做妾,她们的阶级也会跟着改变,之后的社会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大志好福气啊。”

    姜子浩由衷地赞道。

    姜大志听后,却是摇摇头说:

    “二叔,你只是看到了她们的表面,背地里个个争风吃醋,常为一点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为此我头疼至极。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个人过得自在。”

    老凡尔赛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暗自吐槽了一句,姜子浩指着那几个女子说道:

    “我看她们个个贤良淑德,不像你说的那样啊,不过古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我祝福你们一家子和和美美,早点替我生几个大胖孙子。我王室向来子嗣不旺,大志啊,你要担起这个责任啊。”

    见姜子浩说到这事上面,一向大大咧咧的姜大志,难得露出了一丝惆怅,不过转瞬他又恢复了原样,冲着他的几个妻妾说道:

    “二叔的训示,你们都记住咯!要是哪个还敢闹腾,我就把她送出府去。”

    几女闻言,脸上俱是露出了紧张之色,嘴中连说着妾身知道了。

    自己的祝福语,没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后果,看来这个大侄子在家里,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啊。

    姜子浩连忙拉住姜大志,劝阻道:

    “好了,好了,不是说有好酒吗?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嗨!你看,把正事都忘了,都是侄儿糊涂,二叔请。”

    说着,姜大志又冲那几名女子讲道:

    “今日我们叔侄叙话,你们就不用陪着了,该干嘛就干嘛去吧。”

    进了餐厅,刚坐下不久,一大桌子菜就上齐了。姜大志亲手端着酒壶给姜子浩倒酒。

    而姜子浩正观看着那些菜式,从品相上看,就可以得知,姜大志确实费心了。不过菜的味道嘛,姜子浩不用吃,也能了解个大概,毕竟他是从王府出来的人。

    姜大志举起酒杯,冲姜子浩说道:

    “来,二叔,侄儿敬你。”

    “坐下,坐下喝,就咱们俩,随便点,你这样,我们怎么喝得尽兴。”

    姜子浩拉着姜大志坐下。

    “如此,我便听二叔的,喝酒,喝酒。”

    几杯下肚,姜大志的脸上就微微泛红了,嘴里的话,也越发地随便起来。

    喝了同样多的酒,相比之下,姜子浩却是更加不堪,明明喝的是低度数的酒,可他的身体还是受不住。

    “大志啊,慢点,慢点喝。我平日少饮,这样个喝法,我快顶不住了。”

    姜大志见状,下意识地拍了一下自己脑袋,嘴里连连致歉。

    “哎呀,你看我,高兴的又开始犯糊涂了,二叔尚未成年,酒量肯定有限,咱们今天喝的又是烈酒,容易上头。怪我,怪我,二叔,你吃菜,我自罚三杯。”

    几杯水酒,居然就把我喝成这样,想当年在火锅店打工的时候,咱也是喝酒的好手,店里的师傅没几个敢跟我拼酒的,今天算是被这具身体拖累了。

    见姜大志猛往嘴里灌酒,姜子浩怕他喝醉了,他还有很多话要问对方呢,便出声劝道:

    “大志啊,你也别喝太急,慢慢来,时辰尚早,咱们有的是时间。”

    对于姜子浩的话,姜大志罔若未闻,连着喝完三杯之后,这才笑呵呵地说道:

    “没事,二叔你是不知道,你侄子我干别的事不行,但是要说喝酒,千杯不倒那是在吹嘘,但连喝个几十杯,我照样能自己走回卧房去。”

    那是你还没有喝过真正的烈酒,等我弄出白酒了,到时候我看你还能喝多少。

    心里是这样想的,姜子浩嘴上却不是这样说的。

    “厉害啊,大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善饮也是真本事啊。”

    姜大志闻言,连声叫好道:

    “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说得好!我爹还在世的时候,常说子涛叔聪慧过人,而且好读书,为此我爹没少拿这事教训我,说我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走鸡斗狗,半点也比不上子涛叔。哎,想不到二叔也如子涛叔那般,出口成章,随随便便一句话说出来,就显得如此有才学。要是我爹还在,今天他见了你,肯定会高兴的多喝几杯,难免也会再教训我几句。呵呵呵,以前我还嫌烦,现在想听他再唠叨几句,也没有机会了。”

    说完,姜大志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猛地灌进嘴里。

    哎,我那个便宜老爹死了,我是一点感觉也没有。待在王府里的日子,我也烦母妃的唠叨,现在离开王府还没几天呢,倒是真的有点想念她了,这大概就是血脉的关系吧。

    比起大志,我算是好多了,在世的至亲之人,还有母妃,还有没有见过面的大哥和姐姐。可大志就不同了,自从上任昌平侯死后,他就继承了爵位,同时也变成了孤家寡人。咦?不对啊,他还有一群娇滴滴的女人呢。

    拍了拍姜大志的肩膀,姜子浩安慰道:

    “大志,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别难过了,我想堂兄在天之灵,他也不想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

    一句安慰话,姜大志听了反而更难过了,他哽咽道:

    “二叔啊,你是不知道我的苦,若大个昌平郡,独独留下我一个人守着,我有多寂寞,你知道吗?刚继位的那会儿,我是真的怕啊,看谁,都像是想要谋害我的样子。我当时就想立马回青州,不要当什么昌平侯了,回到青州王府,我就不会怕了,因为那里有我的亲人啊。”

    “可是我不能回去啊,按律无诏,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那可是大罪啊。我天天给王府去信,让你们收回我的封地,我也好回去。可我整整盼了半年,得到的回复都是让我安心待在这里,用心治理自己的辖地。我当时以为你们都把我抛弃了。”

    “好在没过多久,齐王就亲临了昌平。他对我很好,不让我称他为齐王,说那是给外人喊的,一家人就按家里的叫法,让我喊他二爷,呜呜呜~他待我可和善了,教会了我不少事情。想不到天妒英才,我二爷英年早逝了,你知道吗?那段日子,我天天睡在野外,守在昌平边境,就等着诏书一到,我能立马启程去青州奔丧,可。。可我没有等到啊。。呜呜呜~”

    听到这里,姜子浩的眼睛也红了,姜大志的话,不仅让他想起了王妃,还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一手把他拉扯大的老爸。

    “大志,你有心了,我想父王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至于没有让你回去奔丧,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已病倒,这些事完全插不上手,大哥又未归家,王府一切事情都是母妃在做主,她没有让任何分封出去的王室成员回青州,自有她的道理。现在齐国的局面,相信你也有所了解。我相信,等大哥归国继承王位之后,会让你回去祭拜我父王的。”

    姜大志擦拭干净泪水,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庄重了,他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二叔,对于王位,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他的这句话一出口,姜子浩的神色也变了。

    我去,你一个可以舒舒服服躺平的侯爷,完全不知道我的处境啊。还王位,我现在只想安稳地活下去,就这样都有人要杀我,要是我真有了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估计坟头草都已经长出来了。

    “大志,既然你问了,我也就不瞒你了。其实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和你一样,受封得到一块自己的领地,然后舒舒服服地过完这辈子。继承王位那是大哥的事情,哪里会轮到我。”

    姜大志听完,没有立马接话,他垂下头,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姜子浩见状,又接着讲道:

    “当齐王有什么好,整天需要处理那么多事情,还要时时刻刻防备他人的谋害之心,我对那个位置一点兴趣也没有。这次出来,我本来是去云陵的,母妃让我先历练历练,过几年好接手自己的封地,不过我以后的封地,肯定没有你的大,到时候你可别瞧不起我啊。”

    “二叔哪里的话,要是可以,我现在就把昌平送给你。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治下的百姓多了,相对来说烦心事也多,也就是这几年光景好些,我这边没有出什么乱子。”

    “虽然你对王位没有兴趣,但是侄儿有句话还是要说出来的,我觉得让子涛叔继位,还不如让你来。他连二爷的大丧也不回来,就算其中有什么内情,这也不是为人子之道啊。相比二叔悲痛到大病不起,子涛叔这个长子,做得太不称职了。”

    见姜大志纠结在王位之事,说的话也越来越极端了,姜子浩担心会挑出什么事端,就连忙岔开了话题。当然,他知道对方这是为了他好。

    “大志啊,今日难得一见,就少提那些破事了,来,跟叔说说,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没有为王室的血脉,添个一儿半女的啊?”

    被问及这个问题,姜大志也没有再说其他事情的心思,他略显苦恼地应道:

    “哎,说到这事,可把我愁死了,我比谁都想抱儿子。起初还以为是堇华不能生养,堇华就是你侄媳,刚才你也见过,穿蓝裙的那个就是。起初以为是她的问题,我就又收了一房妾室,等了半年,那房妾室肚子也没有反应。没办法,我又找了几个小妾,可几年下来,还是颗粒无收啊,二叔,你说我是不是要绝后了?那样子我有什么脸面下去见我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