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兽面4 » 第四十八章 真相与假设(二)

第四十八章 真相与假设(二)

    我记起答应周找到住处后告诉他。

    “喂,老周,我找到住处了。”我将电话拨过去。

    “喔?挺快啊。”周似乎有些意外。

    “有什么消息吗?”我经过这一番折腾似乎暂时忘了痛苦,而这一刻痛苦又开始苏醒了。

    “有些还不错的消息,正想告诉你呢。”周说。

    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火苗似乎又骤然亮起,但我害怕在这之后希望幻灭、后面是更令人绝望的黑暗,我定了定神,问,“什么消息?”

    “警方将小何的房间……”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完全忘记何的房间里还留有她物品!我究竟是此前被绝望挟持、思维变得局限,还是潜意识里已经将房间与她认作一个整体?她失踪了,我连她的房间都没有仔细检查,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为什么错过第一时间找寻关于她失踪的重要的信息?是我已经默认周所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相信警方”吗?还是我只是害怕、怕在那个让我产生深深的恐惧和彻底的绝望的建筑里继续呆着了?这是不是我面对危险和困难、面对尚未了解清楚的“青面獠牙”动物由来已久的逃跑策略呢?

    没有何,这一切我无法解答。

    对我来说,“认识到问题所在”是一种靠我自身能力尚且无法逾越的障碍。

    “……彻查之后发现……”周继续说,“小何应该是临时出了房间,只带了手机和房卡。但警方通过查找手机定位,发现她最后开机的位置应该在以‘一’号房间为中心、直径150米的范围内。时间大概是下午4点19分。”

    “位置没办法更精确了吗?”我问。

    “我也这样问过警方。他们说客栈位置太过偏僻,附近只有一个信号接收基站,只能得到这样的精确度。不过他们正在想办法联系调取室外的北斗卫星系统数据,看能不能进一步将精确度缩小到10米以内。”

    “好。”我说,“我现在在圣鹿集团的油气勘测工地,就是那晚咱们顺着管道找到的地方……”

    “你去了那里找了住处?!”周显然有些意外,“……那个地方太危险了。而且——你怎么……你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让你住下的?”

    “我就是试了一下,可能真的只是运气好吧。”我说,“现在我正打算找机会在这里探听圣鹿集团和谭老大的消息,但是黄警员那儿更是咱们重要的消息来源,有机会多帮忙联系一下,靠你了。”

    “这个你放心。有时间我第一时间通知你。”周说,“程老师的案子……警方已经在那把GLOCk17gen4上发现了凶手的指纹,现在正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程老师身上中的……子弹和穆警督胳膊中的子弹,都是从那把枪里射出来的。”

    “这样程老师的案子很快就能破了,是吧?”我说。

    “基本上比对出来就差不多了。穆警督说他下午会再过来。”周说,“另外,我自己还获得了一个消息。”

    我不敢问“是不是关于何”,只敢问:“什么消息?”

    “记得上次我曾经联系过的那个本地的包工头吗?他跟我说客栈一楼储藏室旁边有一件非常隐蔽的工作室,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是他曾经听被雇到‘仿龙门客栈’进行地下挖掘的人提到,他们闻见过一些很奇怪的化学物质的味道,有时是一种类似杏仁的味道、有时是一种刺激性的味道、有时是一种酸味……我似乎立即意识到什么!他说工人反映气味好像是从储藏室那边发出,当时的施工者担心误将污水管或厨房的下水管挖漏了,一直惴惴不安。他通过认识的修建‘仿龙门客栈’的施工队队长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厨房在地下施工点的另外一侧,而其同侧上方客房的旁边都是储藏室,北面的储藏室有个设计非常奇怪的屋子,据说是间什么‘专用工作室’……”周说。

    “会不会是那一次——就是投毒案发生后客栈住客只剩我们四个的那次,我们无意间看到的警方再次回来搜查的那个储藏室里有个小门的房间?”我说。

    “真有可能!”周说,“你这真提醒我了。我把那个有小门的房间都忘了……”停了一会儿又说,“对了,你在那儿,中午饭怎么吃?”

    “这里有米、面和一堆罐头,还有炊具和煤油炉,做点儿吃吧。虽然我做饭手艺一般,但也倒不至于让自己饿死。”我说。

    “那你喝水呢?”周又问。

    我这时才发现我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沙漠里最最重要的问题。可能被困的那次徒步旅行的惨痛经历,自己留在潜意识里成了个突破自己生存能力的极限挑战了。

    “工地……应该有吧。”我猜。

    “你到集装箱房营地去瞧瞧——等等,要不给贺领队打个电话问一下吧!万一你喝了工业用水,那可能问题就严重了!”周说。

    “好!”我说,“那就先这样,咱们随时联系。”

    挂了电话我给贺领队拨过去。

    “喂!小陆。什么?!你在圣鹿集团油气的油气勘测工地?……那你可千万要小心啊!……水?腾格里沙漠我去过一次,当时还是靠甘肃金昌的‘巴丹吉林沙漠项目’引水过去用的。不过那地方在ALSYQ……要说沙漠吧,塔克拉玛干那边的油气工地我是呆过的,一般是用运水车由沙漠边缘地区将水运进去。你一会儿去生活区找一个30米或40米的金属罐,这个金属罐的最显著特点是抗冻、抗晒、抗风沙,基本都是0.5或0.75ram的镀锌铁皮为外壳,内层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或岩棉——如果你不太了解就先从外壳形状、材质找。找到之后看有没有出水龙头,有的话接一点先看看水质。因为沙漠边缘地区或水源本身的问题,储水罐都是有淡化水装置或净水装置的,有的还有制冷机。或者接很少的一点儿先尝一下……”贺领队还是那种一说话就要一口气倒豆子似的全盘托出的风格。

    “好的,非常感谢!”挂了电话,我出去到集装箱房营地搜寻,正午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沙子踩在脚下热得发烫,营地静悄悄听不见一丝响动,偶尔听见的只有风沙击打集装箱外壁时发出的声响。

    转到集装箱房营地和油气测井之间时,我终于找到了贺领队口中描述的储水罐,但罐子上并没有什么淡化水装置或净水装置,更没有制冷机,我拿塑料桶接了一桶水,回到集装箱房做了米饭,用煤气炉加热了一个午餐肉罐头和一个豆豉鲮鱼罐头吃了。

    吃完饭准备关门休息,忽然看见远远的一个骑着电瓶车的工人进了集装箱房营地,这时我已经顾不上多想,赶紧顺着房子后面的阴影蹑手蹑脚靠上前去,藏在营地的一座集装箱房后面探头去瞧。我发现这人穿了一个背后印有“圣鹿绿化”的绿色马甲,他驾驶电瓶车到达写着“垃圾分类”的铁皮垃圾箱跟前,打开顶盖,将所有垃圾“呼噜噜”倒入电瓶车后面拉的一个大桶里。我心想,这真是不见不知道!这工人收集垃圾的方法,事先垃圾分不分类有什么区别呢?!

    眼见他向这边开过来,我赶着绕到房子侧面躲了。本以为他就这么驾驶电瓶车离开,却见他翻过沙丘往后面去了。我悄悄爬上沙丘,一看之下真的气不打一处来。原来他正用工具挖出一个沙坑,将大桶里里所有的垃圾掩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