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蜀山当弟子 » 第十章 修为困境

第十章 修为困境

    人都是骄傲的。

    距离入门大典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每一个刚入门的弟子都在各自师傅的教导下修习蜀山太清仙法,争取早日灵气灌体,正式踏入修仙大道。

    同时,大多数弟子也对于自己的大师兄是个七岁孩童而感到不屑,甚至偶尔见到李承凌都不行礼,只有身旁有长辈时才会玩弄些虚礼。

    而作为当事人的李承凌,除了对那些抱有善意的同门师弟依旧爱护之外,其余的人都被他视而不见。

    长此以往,一部分人已经不满足于言语攻击,而是带着各自师傅传下的太清仙法来到湖泊边的院子,名为请求大师兄解惑,实则恶意刁难,在他们看来,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够认识多少东西,说不定连蒙学都没有呢。

    而李承凌也是来者不拒,管他牛鬼蛇神,反正太清仙法他都修炼到炼气化神的圆满境界了,若说修为,他觉得没有一个新晋弟子能够望其项背的。

    从入门到现在,大多数弟子甚至连灵气都还没有感应到,当然,除了少数天才存在。

    与李承凌等在剑谷中另外得到仙剑的五人据说已经感应到了灵气,距离灵气灌体入门也只是朝夕之间。另外,被众位长老从世俗中特意寻回的入门弟子有几人已经踏入了炼气化精的境界。

    不过这几人入门比较早,其中最早的一个也已经入门一年,修行到炼精化气境界也说得过去。

    不过,如此一来,一百多个弟子也开始在利益的驱使下渐渐组成了一个个小团体,而且此事蜀山也没有明令静止。

    在心思活泛的弟子利用下,一百二十个新入门弟子便被天然的分成了七八个团体。

    相比起来,李承凌这个蜀山大师兄的势力就小得多了,除了他自己与飞蓬外,便只有一个名叫刘亦飞的少年与之往来融洽。

    一个月相处下来,三人反倒越发觉得志同道合,偶尔也会在一起论道一番,倾谈自己修炼的感悟。

    而这刘亦飞也非一般人,乃是剑谷中得了仙剑的七人之一,拜在了清源长老门下。

    对于宗门中弟子们的作为,越来越多针对的行为,李承凌信奉太祖留下来的老话,枪杆子最大。

    在闷头修炼,相互促进之下,他们三人的实力反而成了这批弟子中顶尖的存在,再加上李承凌不时对飞蓬二人的指导,两人的修为也在缓慢的提升中。

    “师兄,我突破了!”

    一日清晨,飞蓬狂奔进屋内,将正在挠头的李承凌惊醒。

    抓住飞蓬的手,一股灵气从李承凌的食指探出,没入经脉后,在飞蓬周身流转,最后来到丹田位置,一丝丝纯粹的灵气沉寂在丹田之中。

    “不错,一月时间便来到了炼精化气的初期,师弟的天赋也是极好的。”

    “嘿嘿,比起师兄如何?”

    正在二人欣喜之时,刘亦飞刚好来到门外,听到大师兄之语,他便问了出来。

    其实,刘亦飞心中也是好奇,毕竟一个多月的接触,对于自己修炼上的疑惑,大师兄李承凌总是能够给他最简单直白的讲解,偶尔还会亲自演示一番,让他印象深刻。

    而且,大师兄也从未讨论自己的修为,只知道他入门比所有人都早,已经两年多了。

    也正是如此,刘亦飞才更加好奇大师兄的修为几何。

    “师弟莫要淘气,修炼不是可以拿来攀比的俗物,自己修的才是真得,何必在乎别人。”

    李承凌当然不可能说实话,不然容易影响师兄弟之间的团结,说出来了也有很大可能会打击众多师兄弟的信心。

    毕竟才入门,他们身上的世俗之气还未完全褪去,还不是“鼓励”他们的时候。

    “嘿嘿,师兄,我从师傅池中捞了一条锦鲤,今日有口福了。”

    刘亦飞见状,转口说道,从身后提出一条遍体金黄的鲤鱼。

    却说这鱼也不是凡品,被刘亦飞提溜在空中,离了水,四周的空气依旧围了一圈水汽,保持所需,当听到三人要将它用来一饱口腹之欲时,两颗鱼眼立时瞪大了,显露出了人性化的神情,显然是开了灵智。

    见状,李承凌只要摇了摇头,从刘亦飞手中接过锦鲤,而后来到院子旁的湖泊中将其放生。随后,指间灵气一挑,没入湖水中,砰的一声响,一条两尺见长的鲤鱼跃出水面。

    “吃这个,吃锦鲤是糟蹋灵物,有伤天和,于修炼不利。”

    “哦。”

    反正有得吃,吃什么刘亦飞也不计较,最重要的是大师兄做的食物是真得美味无比。

    一番摆弄过后,三人也吃得差不多了,李承凌考校了二人的修炼,也翻开师傅传授的修炼心得,开始查看有关炼神返虚境界的知识。

    书册上记录,炼神返虚与之前的两个境界都有所差别,炼神是为一个过程,返虚也是一个过程。

    而炼神,按照李承凌自己的理解,神就是自己的意识、精神。

    所谓炼神就是锻炼,淬炼自己的精神,让它不断强大,从而与体内的灵气相结合,由内而外转化成身体,精神的深化。

    炼神之后,是为返虚,书册上对于这境界没有过多的描述,只是记录着清溪道人自己也是参悟百年,而后一朝顿悟,然后神化为虚,突破到了这一境界,至于什么是虚,就连师傅也没有记录详细。

    参悟书册足足过了三个时辰,李承凌才关上,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长吐了一口气。

    “果然还是我太执着,差点入了魔障,常人百年能触碰到炼气化神圆满已然是天资聪颖,而我不过用了两年时间,如若花上几月功夫就能参透常人百年所得,难免太快,根基不稳。”

    静下心来,思绪空了,李承凌心中反而释然了,合上书籍,也不去刻意追求修为的提升了,而是将心神都投入到蜀山剑诀以及炼丹,阵法等其余领域中去。

    本着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李承凌又来到清源长老负责的丹阁帮忙,一边认识各种灵药奇材,一边学习炼丹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