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蜀山当弟子 » 第四十九章 身份曝光

第四十九章 身份曝光

    在场的众人都有些惊愕,车架之中坐的是谁,他们都知道,而他口中的大哥,他们也知道。

    随行的百官之中,有年纪大的三朝老臣出列,看着前方的李承凌,眼神中也同样充斥着难以言表的神色。

    更有几个老臣见状,从队伍之中蹒跚着走了出来,一下子跪倒在李承凌面前,痛苦流涕的喊着先皇的字号。

    随行的其余人,在这一刻,也明白了,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长得太像大唐已经逝去的上代陛下文皇帝了。

    就光相貌而言,两人至少有八分相似,只是在气质方面,李承凌更加飘逸淡然一些,接近仙人。

    而逝去的文帝,他的气质更加像一个儒雅的帝王,不仅待人宽厚,就连平时的生活习性,也十分简朴,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儒雅的帝王,在军事和异族上却强硬无比,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

    如此对比之下,文帝的个人能力和胸襟才情,简直就是大唐的中兴之主,如果能再给他三十年,或许整个大唐,都能够在他的手中再次位列巅峰,甚至窥探整个天下也未可知。

    奈何天妒英才,才二十多岁便暴毙而亡。

    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对不上,他们甚至都以为,这是文皇帝复生了。

    再看向一旁的水晶棺椁,里面躺着的人,面相清晰可见,四周的百官,虽然才见过这个面容衰老的赵王殿下,可是这一刻,他们却都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他们都是精明人,谁也不想当出头鸟,这样容易被皇帝陛下记住,而被当今的皇帝陛下记住,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所以,眼前这个头,也只能由他们的皇帝陛下来开。

    李麟看着眼前少年,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惊诧之色,而是在一个老太监的扶持下,下了车架,走到几位各派长老面前,见了个礼,几位长老点头回应之后,他才面向李承凌方向。

    “眼前的,可是我那失散十余年的承凌侄儿?”

    前一刻脸上还带着惊诧之色,下一秒钟,李麟的脸上便变了颜色,带着些许慈爱之色,眼神中充满了亲切,一看之下,就像久别再逢一样。

    脸上带着些许红润,眼眶也有些通红,看起来就像是因情绪激动,心情迫切之下,才产生的神色。

    李承凌看着眼前这个演技精湛的大唐皇帝陛下,心中五味杂陈。

    “想必你也知道我今日来的目的。”

    李承凌并没有因为李麟的精湛表演,而带有丝毫的改变,如果不是明白这其中的一切,他或许还会相信一些。

    但是从他出剑,斩了那个蒙面黑甲军士开始,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一条道走到黑,要么就什么都不做。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还是一个在和谐社会生活过的人。

    虽然如今穿越了,但是他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七叔怎样对他的,他还是很清楚的,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因为自己现在穿越了,就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人格。

    七叔在他出生的时候,面对数之不尽的追杀,一次又一次从死亡中将他救了回来,光他记得的刺杀就有一百多次。

    如果不是有些人故意放水,再加上沿途也有人照应,或许他也很难进入到蜀山之中,更别提健康成长到现在这般年纪。

    这一切都是七叔给他的!

    之前龙女啸月救了七叔一命,他没能在天劫中将她救下来,这让李承凌的心中已经有些愧疚了。

    半个月前,好不容易有了七叔的消息,在大唐边境之处的一个村里找到了他,原本李承凌是想让七叔安心过完后半生的。

    可是还没等他与七叔待上多久,一场意外再次发生了。

    这一次,没有人去救七叔了,七叔逝去了,带着李承凌还未尽的孝道,在他十几年都未回过的“家里”死了。

    两者相加之下,李承凌的心中更是凝聚了一股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情绪,他只想带着七叔最后遗留在人间的遗体来大唐,在这长安城中,当着他曾经守护过的百姓们,向当今的大唐皇帝讨回一个公道。

    从知道七叔逝去的那一刻起,李承凌就这么做了,他没想过后果,无论什么后果,他都会去承担,这是他欠七叔的,也是最还不清的。

    四周的百姓,也渐渐聚集到大明宫门外,透过有限的空间,远远能够看到里面的场景。

    有百姓靠近,被宫门外的禁军阻拦下来,但是依旧阻拦不了百姓们的好奇心。

    此刻的大明宫外,密密麻麻的,站了一群又一群的百姓,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事情百年难得一遇。

    大明宫前,大唐皇帝李麟听闻李承凌的话语后,神情一滞,因为他没想到眼前这个“侄儿”会如此直接。

    看着这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李麟一时间也沉默了。

    见到李承凌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个少年就是自己大哥的儿子,曾经的大唐太子,李承凌。

    可是,如今当着百官的面,还有各派的几位长老,以及大明宫外无数的长安百姓,他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我知道了。”

    “王井,拟旨。恢复承凌侄儿的继承人之位,册封为皇太侄,等我百年之后,由承凌侄儿继承大唐皇位,此外……”

    李麟沉默了半天,身上的气质一变,口中说道。

    此话一出,不仅百官听后愣住了,就连李承凌自己也有几分意外之色。

    “到是个玩弄权术的好手。”

    李承凌心中感叹,自己这个便宜四叔真会玩弄手段,如果真要掰扯,坐在这个皇位上的,现在应该是他李承凌才是。

    可是李麟话语说出,便将主动权捏在了自己手里,如果李承凌接受了,那么便在大义上矮了几分。

    如果不接受,那就更好办了。

    而且,如果真的有心,李麟也不会早早就将自己的儿子李承铭立为太子了,同时也不会在十七年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趁他还年幼的时候起兵了。

    李承凌心中一叹,他原本还以为是何等样的人物,能坐在大唐这个庞大帝国的帝位上十七年之久,但是如今,他也只觉得,眼前的李麟不过尔尔。

    “免了吧,我今天来是为我七叔,大唐帝国,赵王李怡,讨个公道的。”

    李承凌说着,口中声音依旧扩散出去,大明宫外,无数百姓听闻之后,纷纷议论不止。

    有不知赵王殿下为何人的,但是周边上了年纪的,马上为他们这些没经历过的年轻一代科普起来。

    渐渐地,他们都知道了这位赵王殿下当年是何等样的人物,口中的赞叹惋惜之声,不绝于耳。

    同时,在场的百姓有猜到李承凌身份的,纷纷闭口不言,只是紧张的看着大明宫中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