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生杀大权 » 第十三章:下山

第十三章:下山

    清晨,天蒙亮,阳未升,天空露出一抹鱼肚白,山林间云蒸雾绕,仿若一片仙境。

    千丈山主峰,山腰间一处断石台,一座木屋旁,一条溪水涓流而过,一道身影盘腿坐在边上,其一呼一吸,吐气如牛喷气,纳气如长鲸吸水,周围云雾气浪翻滚!

    山涧悠然,静谧安祥,朝阳升起,天地交泰,云消雾散,叶挽露珠,飞鸟酌饮。

    阳光熠熠生辉,身影照映斜长,声音悠然响起。

    “一个月了,也可下山了。”

    阮恩祈缓缓睁开双眼,望向远方山林。他忽然闭上眼睛,仰起下巴,迎着霞光,展开双臂,拥抱朝阳!

    他炼气已成,宛若获得了新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加之时间紧迫,这一个月来,除了一日两餐外,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坐吐纳与灵液泡澡之间度过,终于达到了炼气三重境界。

    有关灵液泡澡这事,阮恩祈并没有和老道士说过,而且每一次他都小心翼翼,趁着夜色才动用灵液。哪怕取用钵盂倒出灵液装入水瓶中也是如此。

    他小指中的储物戒,从被老道士从白蛇口中救下后,在逃跑来到木屋前,就被收入登山包藏好,一直到现在都未从包内取出,只有在打开登山包时触摸一下,感觉到它存在就安心了。

    毕竟戴在手指上,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发现它的特别,精致又奇异。他不敢赌人心的善恶,也时常记得,他心中有个人等他到时候去找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管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因,都不应该说,也不能说。

    老道士也没多管阮恩祈,他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没有多少时间。

    阮恩祈成功引气入体时,是在老道士助他一臂之力后的第三天,老道士根本看不出,因为他本身就散发着仙灵之气的气息。

    他第十天达到炼气期第一重圆满,突破到第二重时,老道士才察觉出来,因为他身上散发的灵气被吸收入了丹田。

    老道士那天看到他突破到第二重时,他目露赞叹的说道:

    “老道的目光没错,你是具有天赋灵根的人。虽然错过了最好的修炼年龄,但这也说明你天赋很好。”

    阮恩祈心中也有点开心,毕竟突破到炼气期第二重,就表示他开始踏上修行之路的第一步了,代表他可以沿着这条路在炼气期都可以修炼下去,但他也没什么骄傲,他说道:

    “还是得感谢道长当日的一臂之力,不然,我到现在恐怕还无法修炼。”

    “嗯~”

    老道士对此颔首应了声,随后说道:

    “到现在,你才算是没有枉负我当日的一番力气。继续努力吧,争取早日突破到第三重,那才是划分修士与凡人的区别。”

    阮恩祈听后点点头,本来打算早点下山的想法就此打住了,毕竟他从未有过待在山中十天这么长的时间。

    第十五天的下午,老道士看到他在木屋前舞刀,他还没来得及问好,对方就走进了木屋,随后屋内一阵刨土的声音响起,又很快停了下来,老道士拿着一把剑走了出来,朝他扔过去时说道:

    “这算哪门子刀法?舞刀,我看你杀猪差不多,太难看了。虽然话有点伤人,但我还是想告诉你,你这样会终身孤老的,还没有女朋友那种。来,我教你使剑。”

    自那后,隔三差五,老道士就教了阮恩祈学了几次剑。

    阮恩祈没想到,等他突破到炼气期第三重时,山中已过了一个月。

    他来到溪水边,双手捧起溪水洗了一把脸,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随后,他来到木屋内,从墙上取下他的长刀和一个布袋,转身欲要离去时,又回头从墙上取下一把长剑。

    他看了一眼刀,又看了一眼剑,犹豫了一会,便把长刀斜挎在腰后,提着长剑和布袋走出木屋时,嘴中嘀咕道:

    “老道士真是的,特意送我一把剑,还教我几手剑招,说什么有风范想脱单什么的,不过是看不惯我舞刀!但感觉说得好像挺有道理?女子都喜欢用剑,姐姐应该也喜欢,以后就练练吧。”

    阮恩祈提着长剑走出木屋后,便向山林间掠去,准备打猎回来做一日两餐的饭食。

    老道士只吃新鲜的,他说隔夜饭菜浊气太重不利修行,又说猎杀是一种历练有助修炼。

    阮恩祈没有忘记山中那条大白蛇,自从老道士那知道它常出没之地后,他每次出去捕猎都远离那方向,与其背道而行。

    千丈山范围面积很大,山中动物很多之外,也遍布生长有许多药材,如植物和菌类。说起菌类,最不缺乏的就是蘑菇。

    阮恩祈捕猎动物之外,便是采摘蘑菇,长期只吃肉是不行的,而蘑菇炖汤能补充身体需要的一部分营养。

    作为一个猎人,须了解猎物的习性,而作为一个山中之人,那不仅要了解动物,也要熟悉周围环境。

    每座能植株生长茂密的大山,其内都藏有水源。没有水源的山,它就像沙漠一般,没有活力,走在其内,虽周围生长有树木,但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烦闷,没有清新舒爽的感觉。

    阮恩祈一开始在山林内左穿右插,看起来像是在乱瞎溜,但其实不然,根据山中树木种类和其生长的高低,能大致判断出山体的走势,他很快来一处山缝林外停了下来,前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清晨,万物苏醒,饮水成了动物每一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而水源,则成为它们集合之地,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想在水源处捕杀猎物是最困难的,它们此时是最警惕的状态,稍微有一丝不熟悉的异动,它们都会掉头疾跑。而唯有等它们饮饱水后,在返回的那一小段路,埋伏捕杀它们是最合适的时机。

    阮恩祈蹲身藏在动物经过的路面稍低的一处矮窝中,准备来个守株待兔。

    当然,动物对气味是非常敏感的,对比自身强大的动物所留下的痕迹气味,它们都会选另一条路而走,或者重新开辟一条路,虽然目的点都相同,但这是它们躲避危险的天性。

    所以,路有千百条!

    阮恩祈的鼻子还没有那么灵,他能察觉到有动物经过的痕迹,但闻不到路过的气味,难以判别出是什么动物,毕竟这是山林,地面落叶较多,地面坚硬,而不是泥泽。

    “来了!”

    他心中暗呼一声,前面传来轻微的“咚~哒~”声,由远及近。未至身前,距离不过一丈之处,他脚底用力压着地面,身体瞬间猛然掠出,身影未定时,手中长剑挥出,一招横扫千军!

    剑光突起忽落,他着落地面后,随即一道重物砸落地面。

    “砰~!”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周围突然一静,又瞬间响起各种杂乱声,动物们被惊得四处逃离。

    阮恩祈对此习惯多了,不理不睬,它们明天还会再来,用他的话来说,这群动物,记吃不记打!

    “原来是只小胖墩!”

    他来到树下,捡起被砸死的灰毛兔子。若非突然看到是只蹲起身子的兔子,出剑时剑刃换成剑身,此时它早已身首异处了。他掂量了一下,估计它有七八斤重。

    阮恩祈拎起兔子向水源处走去,行至一条有半米宽的溪水边,在水边左右观望一会,采摘了一些嫩黄色小花梗收入布袋中,这黄色小花梗有个名称,叫做安神菜。

    他收取好食材后,便向木屋返回。

    阮恩祈回到木屋时,老道士正好也从山峰上下来,他像常人每天早上刚见面时一样打声招呼。

    “道长好。”

    “嗯。”

    老道士应了一声,便走向木屋内,把他拂尘和佩剑挂好后,又来到屋前的石头上坐下,看向石崖下方的山林,神态悠然自若。

    阮恩祈在溪水边上清洗食材,准备早饭。

    不久后,袅袅饮烟升起,给幽静的山林带来一丝人间味道。

    石台上,四条烤好的兔腿,架火上悬吊着一口锅,肉汤“咕咕”翻滚着冒起黄色的小花,味道清香。

    阮恩祈拿起一条兔腿,抹了些孜然,又酌了辣椒,吃肉喝汤,很有滋味。而老道士只在兔腿上抹了点盐,不喝汤,只喝酒。

    他与老道士不同,心境未讲究清心寡欲,但老道士也不忌讳吃肉喝酒。

    饭后,阮恩祈洗干净了锅,重新盛入了清水,留待给老道士喝茶用。他来到老道士面前,然后说道:

    “道长,我今天要下山了。”

    老道士表情很平和,目光平静的说道:

    “嗯,你昨天说过了。”

    阮恩祈听后,沉思了会,才说道:

    “道长,按您所说,吐气如牛喷气,纳气如长鲸吸水,便是达到炼气三重,那接下来呢?”

    老道士目光一亮,随后在阮恩祈身上打量一番,点头说道:

    “嗯,你如今确实达到了炼气三重,也算炼气期略有小成了。既然如此,我就和你说说,炼气期主要分小成、大成,巅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三重。炼气小成,便可开始催动一些简单符箓和法器,可即使这些也少了,其它更不必说了。炼气一层至九层循规蹈矩修炼就可成,巅峰九重圆满时,便化气凝液入筑基。但气海之大,超乎想象,想要靠平常修炼方式达到极致圆满,几乎不可能。人的命数有限,拖下去得不偿失。所以达到巅峰九重后,只能尽力而为,但不到圆满,又无法筑基,这时候就要另辟捷径,需要一股瞬间爆发的庞大灵气,才有希望筑基,而这庞大灵气来源便是丹药,筑基丹。可如今这年代,天地灵气都无比稀薄,筑基丹又哪是容易轻得。”

    阮恩祈默默听着,想到老道士用的佩剑确实好像是凡兵,并不是什么法器,否则应该不会对白蛇那么束手无策,他心中嘀咕道: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那钵盂,也不知道能不能催动它。是了,它内藏空间必定自带法阵,应该还带有聚灵阵,否则里面灵气流逝,那鱼不就死了?我只要催动它就可为我借用。想到要还回去,好可惜啊!”

    老道士不知阮恩祈心中所想,见他一声不吭,一副沉思的样子,便说道:

    “莫要好高鹫远,修道本是逆天之举,符箓法器终是身外之物,唯有自身修为是一切根基,脚踏实地去修炼,修为到了,才能争夺机缘。”

    阮恩祈听老道士这么一说,发现对方是误解了,但也没必要解释,老道士说的话确实有理,他心里愿意听也接受,于是说道:

    “道长说得对,晚辈记在心里。”

    老道士点点头,随后闭目打坐,不再多言。

    阮恩祈见此,他朝老道士躬身一拜。然后,他转身走向木屋内,拿起长刀斜挎腰后,背上他的登山包,提着长剑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