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我有一座秘境 » 第四章:岁月静好

第四章:岁月静好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

    自那日异变之始,李杨惊奇的发现,自己好像拥有了异能。

    当李杨一闭眼,脑海中总是浮现周围方圆百米存在的事物,就像前世记忆中的毫米波雷达,虽然眼睛没有看见,却无比清晰。

    更有意思的是,李杨似乎获得了前世最想拥有的“念力”,能让一些小物件漂浮在空中。

    李杨为此多次实验自身的异能,每一次都弄的精疲力竭为止。让他惊喜不已的是,这异能竟然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增长!

    李杨也在无数次的练习中开发出“念力”许许多多的用法,不再拘泥于移动物体。李杨甚至能通过“念力”在空中形成一个小小的“气泡”,生成一道念力屏障!

    自从上次吊坠异变之后,这几年李杨在不断的练习之下,感知力,精神念力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全力之下甚至能凭精神力托起好几十斤重的石头!

    整个生命形态都仿佛发生了进化,李杨所到之处,各种毒虫纷纷退避。李杨居住之地,更是方圆五里不见各种虫类!

    ………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杨每天除了狩猎,练习异能,便是游览大好河山。

    没事的时候,就到离巢穴三十里外的山里吓唬吓唬那群泼猴。

    每次李杨路过,那群泼猴就在树上扔石头,对于李杨来说,这点伤害只是挠痒痒,李杨也没多管。见李杨不理睬,泼猴群以为李杨奈何不了他们,每次李杨路过,泼猴们呼朋唤友,变本加厉,朝着李杨扔石头的泼猴那是越来越多。

    一日,李杨狩猎归来,又一次路过的时候,泼猴们在猴王的带领下又来扔石头。

    李杨这次是真不惯着了,抬头一声咆哮,尖锐牙酸的声音响彻森林,声如龙吟,猴群受到惊吓,如同触电,身体僵直,就如同下锅的饺子,一个个从树上栽倒。

    李杨吧唧一口,挑了只闹得最凶的吞入口中,

    “好难吃,肉是酸的”。李杨苦着脸,甩了甩头,吐出残渣,大摇大摆扬长而去。

    从此以后李杨隔三差五便去逗弄一番泼猴,时不时吼一嗓子,看着树上下猴子雨,泼猴们也是记吃不记打,用石头对李杨进行亲切问候。

    这个地方已经成了李杨的游乐场。

    夜晚,李杨趴在山顶上的一块巨石上,数着星星。这个世界没有工业污染,星空璀璨,银河流转。“那颗特别亮的应该是启明星吧,还有那几颗,前世鼎鼎有名的北斗七星。”李杨看着漫天星辰,数着一颗颗星星。

    不知从何开始,李杨感到特别的孤独。人毕竟是群居动物,离群久了,总会感觉少了些什么。

    一开始李杨给自己安排各种事情,改造洞穴,饲弄花草,游山玩水,就想着分散这种孤独感。

    可是,这孤独寂寞的心又是如何能压制住的呢。李杨特别思念前世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

    前些时日,李杨也找到了好几个人类聚居地,离李杨最近的聚集地形似李杨前世湘西地区的苗寨。

    苗寨就在离巢穴两百里外的一片小平地,刚开始发现的时候,李杨激动不已,正兴冲冲的跑过去,路遇两个路人,两个可怜的路人见到李杨,竟然直接被吓晕过去。

    这件事也让李杨彻底打消造访苗寨的想法,心中失落万分。对呀,自己已经成了这副模样,还有什么资格寻求人类的生活呢。

    李杨远远的看着远处苗寨里的人间烟火,袅袅升起的炊烟,村子里欢快奔跑的稚子幼童,心中说不出的失落。

    李杨深深的吸了一口人世间的烟火气,仿佛要把这种气印刻在心里,前世觉得普普通通的气味,如今闻起来确让人迷醉。

    李杨最后望了一眼远方的苗寨,静静的离去,再也没有回头。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三年。

    这一年和去年一样,春天来得格外的迟,如今已是四月时节,天气确依然寒冷,丝毫不见春暖花开的迹象。

    到了五月,气温才悄悄变暖,按照李杨前世的经验,这是一场严酷异常的干旱!

    时至六月,仍然是滴雨未下,大地开裂,禾苗枯萎。

    至七月,已有人冒着危险上山挖野菜,树根以果腹。因为村寨周围能吃的都被吃尽了,只能到人烟罕至的地方求食。其中不知多少人成了山中虎豹的晚餐!

    李杨之前发现的苗寨也前后举办了三场大规模祭祀鬼神的傩戏。

    一开始先是献祭三牲,以娱鬼神,希望能消除旱灾,可是后来旱灾仍然没有缓解,寨子里的青壮便开始出去抓捕其他部落的人,以人祭,娱鬼神。

    其血腥残暴,越演越烈。

    越是血腥,场面越是热烈!

    祭坛之下的众人们齐齐的跪着,口中发出大声的呼喊,眼中流转的狂热让远处暗中观察的李杨都有些心生不适。

    严酷的干旱对李杨也有不小的影响,附近山上的猎物越来越少了,为了果腹,李杨不得不走更远的地方。

    八月初,期待已久的大雨终于下了下来,可终究还是太迟了,离苗寨近一点的地方,一些可食用的树上甚至看不到一点树皮!

    哪怕有官府和地方大户的开仓振灾,也不过杯水车薪。连续两年的干旱,早已耗尽老百姓的最后一点存粮。

    地方氏族豪强们还是歌舞升平,底层逃难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四面八方的人汇聚成一条巨大的洪流,所到之处,赤地千里。

    许多夫妻实在是饿得受不了,只能易子而食!

    李杨前世在历史课本上,在电视历史节目中,也听过看过古代灾荒发生时赤地千里的惨剧,可那只不过是史书上的一句旁白:某年某月某地,旱魃在世,赤地千里。

    但当这种惨剧活生生的呈现在眼前,那种惨绝人寰的景象,那种空洞麻木,濒临崩溃的气氛,让人绝望。

    底层百姓们,永远是最能忍耐的,各种灾荒,苛政,地方豪强,山贼土匪,狠狠的压迫着他们,可哪怕只有一丝丝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也会抱着瘦弱衰微的躯体向着希望前进!他们的脊梁被现实压得弯曲,却永远挺得笔直!

    ……

    李杨小心翼翼的跟着难民潮,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做,可能他只想离人近一点罢了。

    这会让他心中有一种特别的让人心安的归属感,让他不再那么寂寞。

    这将近十年独自的生活,让李杨渴望人类的社会,哪怕远远听到的一些谈话,也会让他感到一丝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