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我有一座秘境 » 第二十章:坦白

第二十章:坦白

    武帝的精神已大不如前,近些时日,各种不好的消息传来,让武帝多了几分迟暮之气。看着案牍之上厚厚的竹简,武帝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各地旱灾迟迟不见好转,在帝国北境,卫青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与匈奴人先后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会战,尽管最后都取得胜利,但是己方伤亡也是不小。

    更让武帝担忧的是卫青书中上奏:匈奴人不再执着于与汉军进行大规模决战,而是通过小规模的袭扰战术让汉军疲于奔命,让卫青很是头痛。

    卫青不得不拉长战线到处寻找匈奴人的部落,逼迫匈奴主力与其决战。

    可随着战线拉长,后勤补给又成了大难题,沿路的消耗甚大,几乎是七八个随军的民夫供养一个战士。

    好在匈奴人以部落而聚,逐水草而居。这给汉军指引了搜寻的方向,倒是可以通过以战养战解决一部分粮草问题,但这也不是长久之法。

    卫青已接连几次八百里加急索要劳役粮草,让本就濒临崩溃的大汉帝国财政雪上加霜,武帝甚感头大。

    霍去病率领的八百死士,已深入草原两月之久,至今无任何消息传来,也是让武帝十分担忧。

    ……

    中宫的内侍端来一碗羊汤,一些肉炙,小声说道:“陛下已一天未用膳了,还是吃一些吧。”

    武帝正在烦闷之中,哪有心思思考口腹之物郁郁说道:“拿走吧,寡人的子民还在忍饥挨饿,寡人又如何吃得下这羊汤。”

    刘彻忽然起身,拔出配剑,以剑指天,怒吼道:“寡人至即位以来,勤勤恳恳,每祭祀之时,三牲五谷不曾少,明黄礼器未有缺,上天于我何薄焉?”。

    发泄之后,刘彻瘫坐在椅子上,望着案牍之上的奏折发呆。

    旁边内侍见刘彻不肯就食,心中五内俱焚,焦急万分,突然想到一个法子,于是便上前说道“陛下何不召集文武百官于西郊城外举行祭天仪式,万一感动了上苍,降下甘霖,旱魃自然迎刃而解。”

    武帝闻言,低声苦笑道:“寡人何尝未试过,前月已举行多次祭天大典,不过是无用之功罢了”。

    内侍眼珠一转,又道:“我闻长安以东有仙人降世,附近逃难的百姓都说其与丞相同车而行,陛下何不召见丞相,问清楚来龙去脉,祈求仙人的帮助,说不定这旱魃便能除去。

    武帝闻言皱了皱眉头,前些时日被方士欺骗的情形历历在目,饶是他们说的头头是道,神秘兮兮,可没一个能求来大雨,在武帝看来,这仙人之说却也不过是一些方士骗子搞出的鬼把戏,糊弄愚民罢了。于是便狐疑问道:“这能行吗?”

    这内侍为了刘彻能好好吃饭也是费尽心机,赶紧说道:“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事关丞相,应当不会有假,以陛下之诚心,再加之丞相的运作,未必不能成功。”

    “好,就这么干,令王珏进宫商议相关事宜。

    内侍见刘彻心情好转,顿时喜笑颜开,说道:“还请陛下尽快用膳,冷了便失了鲜味”。武帝这次未做言语,默默喝完了羊汤。

    ……

    傍晚时分,王珏风尘仆仆的回到家中,拒绝了府中仆人们准备的晚宴。

    王珏回到长安城城楼的时候,内廷的中官便早已等候多时了。若不是一身风尘,担心君前失仪,王珏就一路直奔宫里了。

    不多时。王珏便在中官的带领下来到宫门前,王珏下轿,略微整理仪容,踏入大殿之内。

    略显昏黄的灯光下,武帝身穿素色常服,伏于案旁,见王珏到来,武帝疲惫的脸上显露出一丝笑意。王珏上前行礼,却被武帝伸手打断。

    武帝拉着王珏坐下,笑道:“你我君臣相识多年,私下就不必如此惺惺作态了”。

    王珏心中虽颇为感动,仍执意躬身行礼,口中说道:“礼不可废,陛下切莫如此”。

    “唉,你呀你呀”武帝笑着招呼王珏坐下,又唤来旁边的内侍,给王珏上了一碗驱寒的热汤。王珏连声道谢,武帝深夜召他入宫的原因他已猜的到七七八八,心中早有腹稿。

    武帝也是个急性子,寒暄几句后便直入主题,询问起今日城外之事。

    王珏便从早年湘西之地的经历说起,一直说到今日叶子返回秘境被当作仙人之事。就连李杨赏赐给他的功法也一并和盘托出。

    王珏所说的各种奇异之事,武帝听得津津有味,满脸不可思议。若非眼前之人是帝国的丞相,他的挚友,换一个人早被他以欺君之罪拖出去斩了。

    武帝纵然很早就知道王珏深藏秘术,可今日听王珏细细说来,对这秘法的效果也是眼热无比。

    一人能挡千军万马,天下之大横行无忌,这是何等风采!谁又能拒绝伟力归于己身的诱惑?

    只可惜武帝之前多次让王珏传授,总是被王珏以各种马虎眼糊弄过去。武帝也不好强求,只能悻悻而归。

    王珏也何曾不想将秘法传授给武帝,将其作为帝国皇室底蕴。这部功法,除了用来培养死士,他连儿女都未曾透露半分!

    可是没有李杨的允许,王珏是万万不敢将其传授给武帝。越是了解功法的神奇,王珏心中对于李杨的敬畏便越是深重。

    王珏心中一直有些忧愁,武帝虽已年过四十,却也算年富力强,还有些天真烂漫之气,倒不会对王珏有什么想法。

    但是人总是会变的,当他年老时,君臣之间免不了互相猜忌,到时便是一场腥风血雨。

    可没有李杨的允许,王珏是万万不敢将秘法传授他人。他深知李杨神通非常,上次所见其形态,分明就是即将化龙之相。

    王珏自认俗世之法不可伤其分毫,到时李杨盛怒之下,便是帝国倾覆之祸。

    至于王珏手下的死士,那是经过层层洗脑的“废人”,对王珏绝对的忠心不二,又有药物控制,只能算是工具,根本不能算是正常人。

    ……

    武帝与王珏相识于钟南山下一个小小的旅舍,当时的他年少轻狂,丝毫不懂人心险恶,领着一帮二世祖四处张扬,嚣张跋扈,却差点栽在一家小小的黑店。

    若非王珏正好游历到此,出手施救,堂堂帝国继承人竟会死于歹人之手,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武帝年少时,也算是天真烂漫,少有门户之见,对出身低微的王珏也没有任何鄙夷不屑,主动邀请王珏与之同行。

    数月的相处下来,王珏也对豪气干云的武帝深有好感,一来二去两人结为挚友。

    后来王珏随着武帝步入帝国政治中心,又粉碎了好几次针对武帝的暗杀。

    王珏官位也是越做越大,短短十来年便官至丞相,成了大汉帝国三公之首,除了他心狠手辣,手段高明以外,武帝的帮衬纵容也是必不可少。

    武帝说起帝国北方大旱,南方大涝导致四方动荡,又有大军在外征战,财政压力极大。

    如今战事不顺,敖仓、荥阳仓存粮不足三成,若是今春再无好的节气,只怕是帝国免不了一场元气大伤。

    说到此武帝长叹一声,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皇在位时国力蒸蒸日上,一片海清河晏,到了自己掌权,各种天灾人祸不断。

    武帝自问在祭祀上从无怠慢,也没有犯什么大逆不道的罪过,就为何到了如今的局面!

    “陛下,相信我吗?”。王珏眼神灼灼的看着武帝。

    “你我之间,谈什么信与不信”。武帝给了王珏一个肯定的眼神,让他畅所欲言。

    “如今北方大旱,南方大涝,天灾连连不断,臣早年有些机缘,在长沙郡有缘结识了山君,其神通非常,可呼风唤雨。

    这山君与其他山精野怪不一样,对人怀有善意,甚至收养了一个女婴。臣已让叶子,也就是愚民口中传颂的仙人去求山君大人开恩,拯救大汉苍生”。

    “珏哥儿的一身本事也是传自这山君?”武帝对于王珏所言十分感兴趣,不由问道。

    “正是如此,早年幸亏臣有一手岐黄之术,得了眷顾,传给臣一卷秘术,其中包罗万象,涉及甚广”。

    “并非臣不愿将此秘法传授陛下,这秘术乃山君所授,若是私自传授他人,臣恐是祸非福,殃及陛下。”。

    “此法可得长生否?”武帝目光灼灼的看着王珏。

    王珏坦然自若,答到:“此法只能强大气血,练到深处,血如铅汞,千军辟易,但是却不可得长生。

    甚至若是用速成之法急功近利,压榨身体潜力,此法还会损伤寿数。臣以速成之法训练的第一批死士,到现在不过短短十余年,便已有了气血衰败,形容枯槁之像,如同暮年老者。”

    武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道:“那爱卿如今将这秘法练到何种地步了?”。

    王珏苦笑一声,答到:“臣天资尚可,眼下不过堪堪入了第二层暗劲,这还是臣精通岐黄之术懂得人体构造,又用了无数珍稀药材的的结果。

    若是常人修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达到臣这一境界,非二十年年不可。

    若是无人指导,胡乱修炼此法,更是容易损伤筋骨”。

    武帝好奇不已,又问到:“之前你说的你培养的死士速成之法又是如何?若是寡人现在修炼还能入得此门否?”。

    王珏躬下身子,轻声说道:“死士速成之法,乃是通过药物强行打通周身经脉,其过程痛苦非常,且至多能达到明劲之境,因为药物已破坏周身经脉,终身不可能更进一步。

    臣搜罗帝国各郡死刑犯三千余人,又从北方草原购得万余奴隶,为了配置药物,又是花费十万贯之巨资,最后能成功者,不过千百余人,如今全在陛下外甥麾下效命。若没有意外发生,此行必能大破匈奴。

    至于此法陛下是否能够修行,臣已通过叶子询问山君,若能,则臣再行查看陛下修行之资质,辅佐陛下修行”。

    说到这里,王珏猛然跪下,泣不成声,说道:“珏有负皇恩,请陛下治臣欺君之罪”!

    武帝听完王珏的话,忍不住皱起眉头怒道:“珏哥儿何出此言,你我相识相知,寡人何曾怪罪于你,何曾有不信于你。”

    王珏闻言顿时心头一松,赶紧伏下身子,作出喜极而泣的模样。

    王珏心中真心不忍与武帝分道扬镳,这是一次坦白,也是一次试探。

    若是武帝表现得毫无波澜,那王珏就要好好想想退路了。没有哪一位皇帝能容忍臣子秘密掌握一支能倾覆天下的力量。

    哪怕王珏与武帝关系再好,也无法容忍,这毕竟是关系到家国宗庙之大事。

    武帝毕竟还是太年轻,朝堂之上有王珏帮他排除异己,朝堂之外有帝国双壁帮他征战天下。

    武帝远没有李杨那个时空老辣,还有着少年人的纯真稚气,什么事都写在脸上。

    武帝性格豪迈豁达,对王珏更是恩宠有加,万分信任。而这正是王珏甘心放弃野心辅佐他的原因啊。

    君臣二人又是客套一番,谈至深夜方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