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噬梦诸天 » 第八十章 了不得的秘密

第八十章 了不得的秘密

    看着爬满院落围墙的圣女果,高阳又在四面墙角种了几株,一株大概需要占据十平方左右的面积才能够将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中午吃完饭后,看着将自己摘下来二十多斤的圣女果连盆端走的父母,高阳不由想着,看来自己多种几颗的行为是完全正确的

    要知道,自己父母所前往的地方可是有着整整一个建筑队的,再给自家盖房子,这二十多斤小番茄连吃带拿的可能根本不够分···

    事实也正如高阳所料,就看每次母亲中午回来看着那一盆采摘好的小番茄,却还催促似的说着快点熟的话,就知道自己种的这些圣女果有多受欢迎了。

    当得知自己老妈把院里结的果子早就以十元每斤的价格销售出去,并提前预售了一千多斤以后,高阳觉得母亲实在是很有经商的天分,只是格局有那么一点点小。

    在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母亲也是想开了,于是将院里的果子无偿的分给了村里的邻居,并一波波的带着乡亲们参观了自家院子里的圣女果植株,以事实说动了乡里乡亲,将地里的农作物全部改成这种小番茄。

    虽然觉得惊奇,不过看着高阳家里爬满院墙的枝叶,也是将信将疑地点点头,毕竟这东西一株一天就能产十几二十斤,按照便宜点的价格卖一天也能卖一百多块钱呢,一亩地种下来产个两三万斤是保守的估计。

    虽是农村人,但是这种地里刨食的营生,大家更是算的门清。

    看着眼前的一小包种子,都纷纷行动起来,保守点的在收获了麦子已然播种了玉米的地里直接挖坑埋进土里,种了几十颗,一亩半亩的。

    路子野点的,直接全部把自家的农田里种满了。

    看着地里一天破土,两天尺许的幼苗,乡亲们又开始匆忙的搭起了架子,毕竟这些藤蔓植物如果没有爬高架的话,不但采摘费事,还影响收成。

    村里四百多户,在天天期盼中,时不时的跑到高阳家墙外,看着高阳家房屋外边种的几颗一天天大变样的植株,跟自家地里的秧苗对比着,似是放心不少的满意离去。

    透过无人机的巡视统计,在自己村这片区域,家家户户都种了点,少的也有个一亩半亩的,多的种了四五亩,零零散散加起来足足有600多亩。

    按照每亩666平米种植60株来算,一株一天收货20斤果实,全村这600多亩地就是600*60*20=72万斤

    一天72万斤产量。

    很喜人的产量,高阳已经可以预见半月之后的大致情形了。

    高阳并没有小瞧农村人的意思,不说自己就是农村的,再者说作为一村之长通过行政关系打听一下销路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随着圣女果成熟期的接近,基本所有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大人小孩齐上阵,拖着框,拎着布兜的人穿行于田间地头,将成熟的果子摘下来装箱装车。

    每天都有几十辆车各自拉着三五吨不等的圣女果,穿行于周边各处集镇超市,更有大型的拖挂拉着去往了外省大型的批发市场

    每天高达百万的流水入账,让村里不管是谁,有一个算一个,都开心的不得了。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高阳父母也成了村里红人,对于这个高阳也是喜闻乐见。

    只不过当村里的朴实乡邻见到产品这么好卖,将高阳分发给他们的种子全部种下去,每家每户都种了三四亩,总种植面积达到了三千亩的时候,陆续成熟堆积成山的果实,确是愁坏了村里的人。

    日产360万斤,很疯狂

    更疯狂的是,村长很有野心的大力号召,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召集到自己农村所在,给了高工资雇佣着大家一起劳动,浇水施肥,采摘果实。

    而且为了供给这么高产量的产出,村里采购了近千台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浇水,海量的肥料随着水流灌进地里,产出是一直稳定着,不过看着眼前这一天天越堆越高的滞销圣女果,全村老少又急了。

    虽然倒也不至于亏本,但是就跟生产库存一般,产品卖不出去,这不就都压手里了嘛。

    虽然销量也很喜人的翻了一倍,一天也能运输出去十几卡车,也还很赚钱,但是更多的产品却是压手里了,但是这果子熟了不采摘下来,就掉地里了。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产品越积越多的死循环

    ······

    通过无人机,看着村里储货区那堆摞起来近十米高的圣女果,高阳也是不由感叹,这装果实的塑料筐还真是不赖。

    一天200万斤的滞销产出,一箱装好的有五十斤,也就是4万箱。

    两元钱一斤批发价算是国内良心了,零售都得五六块一斤,这样一算,即便按照批发价来算,一天就是400万滞销,怪不得把年纪轻轻的村长小赵愁的头发都揪没了。

    能把赚钱的买卖做得这么愁人也是没谁了。

    日产360万斤听着很多,如果能够全面铺开投入市场,连个水花都不带有的,一个省几千万人,平均下来一人分不到几个···,塞牙缝到是够了

    出现这种现象只能说是渠道不通。

    恰好,高阳有渠道,嗯,还是一个大渠道,一个布局了近两个月的庞大集群,或许要派上用场了。

    ······

    H省

    某个青年操控着无人机正偷窥着一些不可告人场景的时候,忽然手机弹出来一条信息

    ‘咦,无人机App又来任务了,瞧瞧这次又什么奇葩任务。’

    这个操控无人机的App自从安装了之后,偶尔会有一些小任务出现,只要完成任务,会奖励一种叫做信用点的数字点数,可以认为是一种数字货币,如同一种养成游戏。

    其实最直观的是,一个点可以换十块钱。

    青年做过很多奇葩任务,比如扶老太太过马路,去楼下买个包子。去超市买瓶饮料,或者测测自己跳多远等

    既然是无人机APP发的任务,自然是通过无人机镜头判定是否完成,也不知道怎么判定的,反正就是各种小任务,有的或许会有奖励,有的就直接没有,也是比较有意思。

    青年打开App一看

    任务描述如下

    A市有滞销圣女果小番茄,请前往APP下单助农,完成任务奖励10信用点。

    看着那10信用点的奖励,青年二话不说立马跑去下单,一百元哎,虽然自己不会真的兑成钱,但是信用点这东西毕竟搞得神秘兮兮的,总觉有大用。

    看到那200元五十斤的售价,青年不由撇撇嘴,贵倒是不贵,四元一斤,也能接受,毕竟也就是是市场价,甚至还低些,但是五十斤呀,尼玛这要吃到啥时候。

    看来真是滞销了,要不然不会这么坑。

    算上信用点能换一百元人民币来说,其实也就花一百元而已,下单付款,ok

    看着到账的信用点,青年不由美滋滋。

    ······

    村委办事处

    看着十几分钟功夫,收款账户上80万笔订单下过来,将整整20多天积压的存货清扫一空的时候,村书记赵伟直接震惊了

    再看看账户上那8000万现金,有点不敢置信的看了又看。

    两百元一箱的货款,给村里一百元是正常的批发货款,另外一百元高阳直接收入囊中,另外兑换了相应的信用点发放到了所有下单账户的App上。

    这样一来,如果用户提现了,自己也不会有所损失,只不过优惠了客户,而且还帮助了村里,还多了一个游戏的趣味性,算是多赢

    这就是渠道的力量。

    近一段时间,每天高达十多万的无人机订单有增无减,整整累计卖出去了900多万架,如果不是考虑到集中运输,恐怕再有十倍的存储库存也能给一扫而空。

    而这批助农订单销售出去的都是处于同一个省市区域,这也便于包车整车运输配送。

    一卡车1200箱,足足三十吨货,缓缓驶出村口,整整发了600多拖挂车,装了一天一夜才装完。

    感应着那悬浮在空中星星点点的精神力向自己飘来,尤其是村长赵伟那明晃晃的一团涌入自己脑海,让自己精神念力猛增一节的时候,高阳觉得,自己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