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时间轨迹:从枪与玫瑰开始 » 第四章 恰同学少年

第四章 恰同学少年

    照片中两人端坐在房间里,冠华君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明明什么都没发生,但是他犀利的眼神却给人一种,仿佛正在被法官注视的感觉;旁边的季羡林像一个认真听话的学生,双目炯炯有神。

    “先生,再和我讲讲您在清华大学,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吧。”罗舒云说。

    “行,我想想跟你说哪一件。”季羡林说。

    “嗯。”罗舒云说。

    季羡林思索了一会儿,笑了笑说道:“舒云,我就跟你讲述一下清华学生,那年到金陵请|愿的事情吧。”

    “好啊,先生。”罗舒云感兴趣地说。

    “1931年,驻满洲里的鬼子突然袭击了沈阳,之后他们又企图占领整个东北地区。”季羡林说。

    “这就是世界反****战争的起点?”罗舒云说。

    “嗯,由于光头当时奉行不抵抗政策,清华大学全体学生就开会抗|议。之后,学生会讨论的结果是去金陵绝食请|愿,请光头出兵打鬼子。”季羡林说。

    “哇,这个很热血嘛。”罗舒云说。

    季羡林感到自豪地笑了笑,继续说:“本来清华学生都要去的,但是我到了车站后,才发现只有大约一百多人。”

    “其他的学生去哪里了?”罗舒云说。

    “不清楚。”季羡林摊了摊手说,“也许有些人真的有事去不了,也许一部分人回到家里睡觉去了。”

    “他们都是胆小鬼!”罗舒云指责说。

    “我们一百多个人上了火车,但是站长不同意搭乘,我们去金陵请|愿。他说,如果我们去了,他没法和领导交代了。”季羡林说。

    “啊?那这样就去不了吗?”罗舒云说。

    “哈哈,没关系的。后来我们还是去金陵了。”季羡林笑着说,“这位站长呢,其实也是爱国的人。从他后来话语里面,我们意会到站长的暗示。”

    “什么暗示?”罗舒云说。

    “就是我们之后从火车下来,躺在了外面的火车轨道上。”季羡林说。

    “天呐,躺在铁轨上吗?”罗舒云惊讶说。

    “嗯,我们就躺在轨道上,看着的附近红绿旗帜。”季羡林说。

    “红绿旗帜?”罗舒云说。

    “红旗代表火车将会停止;绿旗呢,就能代表火车将会继续行驶,我们会被一个一个碾碎。”季羡林说。

    “这也太危险了吧!”罗舒云感叹说。

    “结果,我们看到都是红旗,火车并没有碾过来。实际上站长只是做了做样子,最终他同意,我们乘火车去金陵请|愿。”季羡林说。

    “真了不起!”罗舒云说。

    “不过,火车行驶以后,我们就开始争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绝食什么时候开始?另一个是见到光头后谁来发言?在清华大学的时候,我们的那个会议,只讨论了绝食请|愿这一条。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着。之后,我们决议等到过了长江再绝食,要不然就先饿死了。”季羡林笑着说。

    罗舒云也跟着笑了。

    “舒云,你知道的,从北平到金陵路程很远的。”季羡林忽然说。

    “嗯,我知道。”罗舒云说。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由哪个派别发言。我没想到,他们一路上竟然都在争论这个。”季羡林说。

    “争论?”罗舒云说。

    “嗯,我们当中有两个派别,一派是支持叛军的,一派是支持人民名义的。”季羡林说。

    “哦。”罗舒云说。

    “其实这两个阵营我都不感兴趣,但是我挺同情人民名义一派的,他们人数较少。因此,叛军一派依靠人数优势获得了,我们请|愿团的发言权。”季羡林说。

    “先生,你们到了金陵怎么样啦?”罗舒云说。

    “从金陵火车站出来,我们就步行去领袖府。”季羡林说。

    “领袖府?”罗舒云不经意间说出了这个地点的名字。因为,她喜庆地联想到,若干年以后人|民军队攻占领袖府的场景——就是历史课本里的照片。

    “嗯?怎么了?”季羡林问说。

    “噢,没什么。”罗舒云说,“先生,您继续说吧。”

    “当时领袖府周围挤满了抗|议的人群,主要是来自上海和金陵学生。我还记得,清华学生进去的时候,受到了人群的欢呼和鼓掌。”季羡林骄傲地说道。

    那时,季羡林扛着清华大学的旗帜,昂首挺胸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迎着照耀过来的阳光。旁观的人群,都对他和同学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走进去,季羡林看到领袖府前面放着几个装满饼干的箱子,那是那种他从未见过的很大的箱子。

    请|愿团的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事情没办成前绝对不能吃。

    “进入领袖府以后,光头仍然不出来见我们。他非常狡滑,派出一个曾经留学M国的清华学长招待我们。”季羡林说。

    “嗯,像狐狸一样狡猾。”罗舒云附和说。

    “那个留学过M国的清华学长劝说我们吃饼干。我们声称坚决不吃。”季羡林讲述说,“随后,清华学长又劝说我们去中|央军校请|愿,他说我们在领袖府等委|员长,委|员长永远都不会出来。”

    “先生,那你们去了吗?”罗舒云说。

    “我们的学生会会长,尚传道决定去中|央军校等,他说去中|央军校应该能见到光头。然后,我们就跟着他去了。”季羡林说,“不过,我们离开领袖府的时候,一开始那些欢迎我们的人,又把我们无情骂了一顿,还说我们是懦夫。”

    罗舒云不明白地问说:“为什么?可是去中|央军校……”

    “舒云,是这样的,”季羡林打断了她,“去中|央军校后,光头确实出来见我们了,他说:‘你们从北平来,难道没有看到我派的列车、军队到北平,到东北去打鬼子吗?’我们当然看到了很多的列车,但是怎么会知道有没有搭载士兵啊。”

    “嗯,很难知道那种事情。”罗舒云说。

    光头接着质问道:“我已经派军队打鬼子啦,难道你们没看着吗?”

    “先生,那你们相信他了吗?”罗舒云说。

    “没有,当时我们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完全相信光头。但是坐在第一排的学生会会长,尚传道却站起身发言:‘委员长,您的建议,我们接受,我们完全接受。’”

    大家都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件事尚传道没和我们请|愿团商量,就擅自做出了主张。

    “尚传道是哪一个派别的?”罗舒云说。

    “呵呵。”季羡林冷笑说,“他当然是叛军派的。”

    “哦。”罗舒云说。

    季羡林说:“到了晚上,一个叛军军官派人给我们推过来,几辆装满饼干和水果的小推车。他对我们说:‘委|员长你们已经见到了,现在我命令你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