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农 » 第七十五章 竟然有两条路?

第七十五章 竟然有两条路?

    李俊这边,自然是让张飞去联络猎户,采收、移植茶树苗。

    然后。

    就是筹备如何指导刘封一事。

    关平被派去协助赵云、魏延另起炉灶,他这边要新教一个练兵的能人出来。

    其实人选很多,可刘备最中意刘封。

    对于这位,李俊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此人才能、天赋都是有的,唯独有一样——

    性格刚烈,难以约束。

    虽说跟他共处有段时间,但管起来,就是不如关平让他安心。

    只是。

    刘备吩咐下来,他只好帮忙,无可推脱。

    李俊正书写着关平那边总结出来的经验,外边亲兵匆匆而入,汇报了状况——

    刘封来了。

    但是。

    对方脸色似乎不大好。

    李俊只好唤刘封入内,便看到刘封表情恍惚,脸色仓惶,丝毫没有往昔的果敢。

    出什么事了?

    “公仲可是有什么事?”

    “先生……”

    刘封迟疑片刻,然后噗通一声跪下,“封确有一事,请先生为封指点迷津!”

    李俊微微皱眉。

    这是与谁产生冲突了?

    关羽吗?

    刘备麾下,大概也只有他了,要不然何至于这般。

    “是为了军营接替之事?君侯不允你来?”

    “非也,封所求乃家事,本不该求先生,但封如今已不知找谁倾诉,唯有您是封眼中最具智慧之人。”

    刘封跪地,而后述说苦处,“父亲如今已有禅弟,封当如何自处?”

    “君侯与你说的?”

    李俊反问。

    刘封低头不答。

    那就是了!

    李俊没追问,而是沉吟片刻,道:“如你所言,此乃你之家事,我本不该插手,但你近期性情变化颇大,不似往日……”

    “先生!”

    刘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当即磕头,“求先生指点!”

    “不必,起来起来。”

    李俊搀扶着他,但刘封力气极大,他虽时常农耕力气不小,却也不是骁将对手,哪能扶得起来?

    当即。

    他只好说道:“主公确有一子,但眼下风雨飘摇,主公事业还远远不及,远未到你需要顾虑此事之时,君侯此时你说出此言,实乃不愿你才能蒙尘。”

    刘封愣了愣。

    关羽对他态度凶恶,反倒是器重?

    他怔住,旋即道:“这是何缘由?”

    “刘禅虽生,而今却仅有一岁,眼下还不能定论……倒是你,君侯若不在意便不会说,他既开口便是信任你与主公父子之情。”

    信任……

    刘封怔住,旋即心情复杂。

    确实。

    若关羽不信他与刘备的父子情,根本不会说那番话。

    李俊敲了敲桌子,拉他回神。

    “摆你面前,有两条路子。”

    “竟有两条?”

    刘封瞪大眼睛。

    他一路思索、绞尽脑汁,却也没能想出个万全之策。

    而现在。

    竟有两条!!

    “今日之言,若来日主公询问,我会如实汇报主公,你可能理解?”

    李俊表情严肃。

    刘封点头。

    他当然明白,自己找李俊问这问题,着实让对方难做,对方能回答怕是已看在近期照顾、相伴之情。

    若非如此。

    换作以往,如先生这般智慧者,如何会指点于他。

    李俊之所以表态,也是考虑到眼下其实时机还不错,至少没到刘备立刘封为副军中郎将,而刘封也不曾被一步步推到风口浪尖。

    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若作早谋,其实未必会到那般境地。

    他思量片刻。

    “伱至诚至孝,所以主公才收你为子。最上者,在合适的时机,自请认祖归宗回归寇氏。你不失孝名,与主公又有昔日义子之情,无论他还是君侯、三将军都不会亏待于你。”

    “认祖归宗?”

    刘封喃喃自语。

    若真时机到了,确实不失为一条路子。

    他迟疑许久。

    “另一条呢?”

    “你需修身养性、磨砺自身,毕竟你这性格无论做官还是为将,肯定是不行的……君侯眼下与你说这些,正是希望你改变性情。”

    李俊道。

    关羽不屑作态,某方面性格与刘封相似,皆是刚猛无比、难以约束,所以两人时有冲突,但此番言语却是至诚。

    刘封危局,除身份原因外,还在他的性格。

    刚猛过人、冲动无智。

    这样的性格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所以连诸葛亮最终也建议赐死。

    刘封听后默然。

    许久后,他深深一拜:“封必衔草结环,百倍相报!”

    “你好自思量、做事尽心便可。”

    刘备对刘封确实很好,许多机会都给了刘封,培养也是尽心尽力,最初真当接班人培养。

    奈何——

    他在刘备这边的状况,只会随着刘禅成长越来越尴尬。

    ……

    田地间,李俊带刘封巡察军田内的作物状况,特别是那些移植过来的菰苗。

    “先生,菰米容易得病颗粒无收,我们种此物,还不如多种大豆、稻米来的划算吧?”

    刘封不解。

    李俊瞥了一眼,笑道:“你竟然知道菰米特质?”

    “先生休要小瞧,封以前在家中也是躬耕过的。”

    刘封一脸骄傲。

    但是。

    李俊知道,他说的躬耕应该是督促佃户耕种——

    寇氏祖上辉煌,如今虽说没落,却也是荆州一支大族,田地、佃户肯定不少。

    他心中倒是一喜。

    本就缺少对菰米了解众多之人,刘封既知道,他这边倒方便了许多。

    “你既然知道菰米的特性,应该知道它的病害究竟为何,而我需要的就是病害个体。”

    “啊?”

    刘封懵逼。

    利用菰米的病害?

    这是什么说法!

    他愣了愣,然后道:“先生智慧,封自是远远不及,但病害菰苗不能开花结果,养它又有何用呢?”

    “它们的茎比寻常菰苗更粗,炮制成菜极为美味。”

    “哈?”

    刘封眼睛瞪大。

    那玩意儿还能做菜?

    他蹲下,盯着菰苗,但现在的茭白还处于抽叶生长的状态,还没到孕茭期,无法看出茎部不同。

    “得益于蔡氏在东边种植菰米,咱们这一带有不少野生菰苗,我需要你在接下来一阵子帮我时时巡察四周,注意周围菰苗变化,如果有病变株体,你要把它连根挖回来。”

    “唯!”

    刘封施礼领命。

    李俊不放心,又反复交代了刘封。

    “必须照看好,明白吗?”

    “先生休小瞧我刘封,既得命令,必定做到!”

    刘封有些气恼地说。

    “如此就好。”

    李俊颔首。

    茭白很重要!

    物以稀为贵。

    它初期最大作用并非用于民生,而是用于跟大族、刘璋等交换更廉价、常见的物品。

    刘封昂着头,一脸自信,道:“子章先生,无论封未来如何,军屯营之事,我不会做得比坦之差!”

    “我信。”

    李俊走在前边,波澜不惊。

    昨日帮刘封后,好处就是,他对自己比较信服,几乎把自己当老师看待,各般礼节无不周全——

    虽然自己不需要这样的弟子。

    “这几日,田溪村就交给你看顾,特别要注意北边细作,莫出了差错。”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