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泰阿屠 » 第三十四节 大成开关

第三十四节 大成开关

    皇帝又道:我们再议一下婆罗,百济,特尔鲁三国要求与我大陆通商的事宜。

    皇帝很明显还没说完,睿亲王就站出来拱手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行,我皇爷爷曾经有明旨,片板不得下海。

    皇帝一拍龙书案怒道:放肆!敢打断朕的话。

    吓得睿亲王又退了回去。

    皇帝接着说道:这三国的国书上说要与我大陆互通有无,愿以他们的土特产和银子换取我大陆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诸位臣工议一议吧。

    户部尚书万清哲站出来道:陛下,先皇实行闭关锁国是因为当年海盗盛行,我沿海地区又多山,地少人多,才把人迁往内地,实行封关禁海。这么多年来海患已平,完全具备通商的条件,臣以为可以准许三国通商。

    睿亲王站出来道:父皇,片板不得下海乃皇爷爷定的祖制,祖制不可废。二者我南方沿海已实行迁界禁海多年,人口凋敝,田野荒芜,港口废除,盗匪横行,根本不具备开关通商的条件。三者南洋诸国狼子野心,大多是一些未开化的小国,借通商之名行海盗之实,切不可与之交。四者我大陆水师早已荒废近五十年,无船无防,无法保证通商安全。五者我国现有船舶都是一些内河小船,没有远洋大帆船,根本无法负担起跨海运输。儿臣叩请父皇切不可开关呀!

    对呀,睿亲王说的有道理。

    没船没水师怎么通商?

    风险太大的不偿失。

    这次真是一边倒了,除了户部尚书提了一句,几乎所有部院大臣都反对。

    皇帝不说话,看着他,他依然低着头。宋仲明在后面捅了他一下,意思是皇帝要你说话。他扭了扭,还是不吱声。

    皇帝气的大声道:最小的那个!

    他拱手站出来道:皇爷爷!

    你有话要说吗?

    啊?又我说?

    就你说。

    这回真不敢说,说了就是大逆不道,还是算了吧。他唯唯诺诺的说道,退了回去。

    你!必须说!朝堂之上,言者无罪,说!皇帝急了,心想这小子太矫情了!

    好吧,我想请问一下万大人,我大陆一亩地一年产多少麦子和稻米?一担稻米和麦子值多少银子?

    万清哲答道:一亩地一年一季稻一季麦,产两季,稻米8担,麦9担,稻米一两二钱银子,麦一两银子一担,一亩地年收入约为18.2两银子,扣除要缴的税赋,地方州府的地方税,总共一亩地一年得银15两。但是老百姓也要吃饭,一亩地肯定不够吃,五口人家就要消耗最少三亩地的口粮。

    行了!那产一匹丝绸需要多久?

    从养蚕到缫丝到织成最多两个月。

    一匹丝绸要卖多少钱?最便宜的那种。

    最次等的丝绸也要15两银子。

    那这一匹丝绸在海外卖多少钱?

    最少翻三倍,45两银子。

    那海外的一担米卖多少钱?

    婆罗,百济都是热带国家,他们的稻米可以产四季,所以米价很便宜,大约三钱银子一担。

    他拱手道:皇爷爷我说完了!直接退了回去。

    什么你就说完了?出来说明白!皇帝怒道。

    他回道:这还用说吗?万大人已经把账算的这么明白了,我还需要说什么吗?那个赚钱哪个不赚钱已经很明显了好吧,还需要我说吗?

    睿亲王气坏了,站出来道:父皇,儿臣听明白皇长孙的意思了,他的意思就是说种地不如种桑,不如采茶,不如制瓷。那我想请问,如果粮食靠海外供应,没有国家卖给我们粮食怎么办?那我们的百姓不是会饿死?

    三叔,我大陆怀柔远播,干什么坏事能让所有的国家都不卖我们粮食?那我大陆人缘也混的太次了吧?您这种假设根本就不存在。

    现在南方三郡人口内迁,三郡人口加起来不到20万,还盗匪横行怎么开港口通商?

    财聚人气!有钱的地方就有人,内陆的商贾自然就会去南方做生意,他们去了,苦力,家丁平民都会去,商路一通,有钱赚了,谁还愿意去做山匪?穷才做匪,没饭吃才造反呢,饭字怎么写?没有食就剩反了。历朝历代您听说过有谁是家里富的流油去造反的?

    海上海盗横行,我大陆亦没有护卫的勐艟巨舰,也没有贸易的大船,怎么出远海?

    没有才要建立自己商贸船队和自己的海军,保护航路,扩展海外贸易的领地,在海外为大陆开疆拓土。

    钱从哪来?建大帆船耗资巨大。

    当然是从贸易的税收当中来呀。每年从海外贸易的税收当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海军经费,造大舰,训练水兵。

    睿亲王说了半天实在说不过他,急眼了。古人的思维怎么能说过现代人。

    睿亲王道:皇爷爷当年迁界禁海是祖训,就是为了不荒废农事,不让那么多人经商,老实巴交的农民才好驾驭,不至于谋反。这是驭民之术呀父皇。

    他扑哧一声笑了道:三叔,我还是那句话,您见过谁家富的流油造反的?让百姓穷,让百姓苦,让百姓吃不饱饭这样的驭民之术不要也罢。想让百姓不造反,知道自己要保卫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幸福生活,是自己的田园家人。人人都安居乐业,仓廪富足,谁会造反?有人敢造反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你!你!你敢说你太爷爷的祖训错了?大胆!忤逆!犯上!不孝!睿亲王气急败坏。

    他赶紧拱手道:皇爷爷,我说我不说,您偏让我说,您看!

    皇帝瞟了他一眼道:好了,都说了言者无罪了。列为臣工还有什么说的吗?

    下这些人都是两榜进士出生,聪明的很,他们已经发现,只要是讨论问题,皇帝最后总会询问皇长孙的意见,皇长孙的意见必定是皇帝想要的答案。

    既然没什么说的那就先这样吧,由皇长孙带人先拟出一个条陈来,具体跟三国使臣怎么谈,在南方三郡怎么开关贸易,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好了散朝吧,胤儿留一下。

    他回头对宋仲明道:让他们别走,等我一会,叫上那个王浩铭。

    宋仲明小声道:诺,我们在景阳门外等您。

    群臣退下,皇帝勾了勾手指,他跑上去,坐到龙椅上,皇帝拍了一下他脑门道:你怎么回事,朕让你来就是说服群臣的,让你说话,你还在那矫情,是不该打?

    皇爷爷,得罪人的事您都让我干,每次群臣反对您就把我拖出来放在火上烤。

    国库空虚,没有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以为这个皇帝好当?你说的那个发行国债的法子可行吗?

    他拿起皇帝的茶碗喝了一口茶道:绝对可行,您放心。

    好,那先把国债的事情办了,然后再去跟三国使臣谈开关通商的事,你要去一下南方三郡,总领通商和你那个海军事宜。

    我要官,要权,要人!

    哈哈哈,你说你要什么?

    我要三郡通商大权,三郡郡守必须听我调遣,任免。还有我要大陆国市舶司总管,也就是大陆所有市舶司的通商事宜都要归我管。三我要当大陆国海军总督,还要建船政学堂。还要建立海运司,造船厂,这些大权您必须给我,我才能把这事干好。

    哈哈哈哈哈!一下子要这么多权,好,给你都给你,权可以给你,就是没钱给,钱你自己想办法。

    行。我还要人,我的人都要带走,跟我出去混的那些人。

    那不行,他们不能离开京城,他们是京官,朕另有安排,你只能带宋文龙,郭承兴,孙元庆,张广宁四个人走。其他一个你也不能带。还有,那个王浩铭是个人才,朕特意给你提上来的,以后让他跟你了。朕可以给你委任南方三郡三品以下官员的权力,你自己发掘人才。用好了就是你的人,懂吗?

    也行吧!那孙儿先走了!

    你去吧,准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