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泰阿屠 » 第四十三节 发配充军

第四十三节 发配充军

    半个时辰后,他被押进了顺天府的大牢,顺天府尹黄潞良拱手道:殿下,这是皇命要关您的,我也没办法,多有得罪了。

    没事,我在这呆着挺好,你忙你的吧,不用管我。

    一直到晚上,他躺在破草堆上,透过小窗看着天,听见有几个人走进来,原来是太子妃,宣颐郡主,和三公主。牢门打开,三个女人走进来。

    太子妃道:让你别去,偏去,弄进大牢来了,怎么收场?

    他姐道:他没伤着你吧?

    没有,那孙子没敢还手,就让我像死猪一样打。

    三公主没说话,把被子铺好,又从小箱子里拿出金创药,把他手拿过来,擦上药,包扎好,又给他把食盒里的饭菜拿出来,一口一口的喂给他吃。

    太子妃道:你明天给你皇爷爷写个折子,认个错,这事也就过去了。

    他一边吃一边说道:我不写,我又没错。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犟呢?跟你爹一个臭脾气。

    三公主说道:母亲,姐姐,你们先回去吧,我留下来伺候他就行了。

    太子妃和宣颐郡主退出了牢房,三公主还在喂他吃饭,一会眼泪掉了下来,他赶忙问道: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了?

    三公主抹了一下眼泪恨恨的说道:你以后做事情之前能不能先想想我们母子俩,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带着孩子改嫁,让你儿子跟别人姓,你信吗?

    他一把抱住了三公主道: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冲动了,再也不敢了。

    三公主用小拳头不停的捶他。他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

    两个人抱了一会他说道:太晚了,你回去吧。

    我不回去,今天晚上就住这了。

    别胡闹,这是大牢,你怎么能住呀?再说孩子怎么办?

    你住哪我住哪,就住。我把孩子给春梅和乳母看着,还有你那个凯撒,小家伙特别有意思,我跟他说这是你的孩子,他就老老实实的守着孩子,像能听懂人话一样。

    第二日早朝,陈柏林出班奏道:陛下,昨日皇长孙殿下与宁远大将军在镇国公府前当街打架,此乃镇国公家事,不应把皇长孙殿下关进顺天府大牢。

    皇帝气哼哼的打断了他的话道:家事?当街斗殴还算家事,带羽林卫和近武卫兵围镇国公府还算家事吗?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抗旨,还有王法吗?

    荣亲王小声说了一句:他又不是第一回抗旨。

    皇帝站起来质问道:老二你说什么呢?朝堂之上大声说。

    儿臣说他又不是第一回抗旨,胤儿年轻气盛,见不得姐姐挨揍,这也是人之常情。父皇就饶了他这一回吧!

    混账话!皇帝怒道:他从小就嚣张跋扈,再不惩治他,今天能在镇国公府前撒野,明天是不是就要在正阳殿前撒野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事交由顺天府处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无须多言!

    散了朝,宋仲明,王浩铭,孔德熙,陈柏林,范英杰到门口见着宋文龙和孙元庆,几个人凑一起道:不好办呀,陛下把自己架起来了,下不来了。

    那怎么办?陛下不松口,人出不来呀。

    要不我们上个联名折子在求求陛下?

    应该没什么用,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

    要我说你们这帮书生就是麻烦,不如直接劫了顺天府大牢一了百了。

    你可拉倒吧,屁大点事就劫大牢,你疯了吧。

    我有个办法!

    快说!快说!

    陛下不是说让顺天府按大陆刑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吗?关键在于顺天府的黄潞良他怎么判对吧?

    有道理!

    对呀!我们一起去找黄潞良,跟他谈谈。

    对!好好谈!

    哈哈哈哈哈,几个人坏笑道。

    半个时辰后,顺天府正堂,顺天府尹黄潞良坐在正堂中间,一堆人围着他转圈,黄知府拱手道:各位大人,你们别难为我一五品小官呀。那是陛下下的旨,我也没办法呀!

    那陛下的旨意是怎么说的呀?

    陛下口谕,依大陆刑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哦~~那黄大人您知道牢里关的那人是干嘛的吧?那人以后会干嘛您也知道吧?

    知道!知道!

    您也知道我们是干嘛的吧?

    知道,当然知道!

    事情是这样的,如果您想保住您的项上人头,以后升官发财,那您~~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如果您想脑袋搬家,丢官罢职的话呢,那您就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懂了吗?

    好像~懂了!

    那按大陆刑律应该怎么判呢?

    这个..这个…按刑律闹市斗殴流两千里,边疆充军一年。

    什么?一年?你要死是怎么着?

    各位大人,这是大陆刑律里写的,不关我事。

    黄大人,你记错了吧?大陆刑律里写的是致人伤残才充军一年,宁远大将军又没残废,就擦破点皮。

    对对对!确实如此!

    那应该怎么判呢?

    流两千里,充军发配三个月。怎么样?

    您想往哪流呀?

    额~~~诸位大人觉得往哪流合适?

    往北往南都行吧?北呢就去北疆四镇,南呢就去南方三郡,您自己定。

    懂了,彻底懂了。诸位大人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好。

    好,那就拜托黄大人了!说完几个人就往外走,走一个拍黄潞良一下,嘱咐道:

    上道。

    好好判。

    别作妖!

    好好跟陛下说。

    别说漏了。

    都走了,黄潞良叹了一口气道:这顺天知府真不是人干的活呀!

    次日,皇宫御书房,崔公公走到皇帝身边道:陛下,顺天府尹把皇长孙的案子审结了,前来复旨。

    让他进来吧。

    宣顺天府尹觐见。

    皇帝依在榻上问道:怎么判的呀?

    回陛下,判皇长孙殿下流两千里,北疆边军充军发配三个月。

    什么?皇帝气的从榻上跳起来道:你就是这么判的?

    是的陛下,微臣是依大陆刑律判的!

    当街斗殴才充军三个月?

    是的陛下,皇长孙殿下只是把宁远大将军打伤,没有致残,三个月已经是最高的刑罚了。

    你…….那为什么要流放到北疆,你不知道北疆是他的地盘,北疆边军都是他的人吗?

    微臣不知,微臣只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大陆都是陛下的国土,所有的臣民皆为陛下子民。

    你…..好你个黄潞良,朕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老实人,没想到,你也这样,反了,真是反了!

    陛下这么说,微臣真是惶恐之至,如果陛下不满意流放北疆,那流放南方三郡也可以,反正都是两千里。

    你……你想气死朕是吧?滚!~~

    诺!微臣告退。吓得黄大人赶紧跑了。

    崔公公赶紧递了杯茶道:陛下别气坏了龙体,这么判对满朝文武,镇国公,都算有个交代,合适。

    皇帝喝了一口茶道:你怎么知道朕生气了?皇帝邪魅的一笑道:这个黄潞良还算聪明,可用。

    崔公公笑道:那是因为昨天有些人找过他。跟他深谈了一次。

    哈哈哈哈哈!这帮小猢狲倒是忠心,好!好的很!

    顺天府大堂,他和三公主站在大堂上,顺天府尹跪在地上道:顺天府判殿下流两千里,去北疆充军发配三个月。

    他笑了笑蹲下道:黄大人,您逗我呢?我走到北疆就要一个半月,来回正好三个月。

    那是殿下您的事了,与微臣无关。

    那我何时去呀?

    那也是殿下您的事,与微臣无关。

    哈哈!他拍了一下黄大人的肩膀道:谢了黄大人。

    微臣恭送皇长孙殿下!

    他走出顺天府,几个人都在外面等着他,拱手道:殿下出来就好。我们就放心了!

    他斜眼看着他们道:你们几个王八蛋是不是又出什么阴招了?不然那顺天府怎么会判的那么轻?

    没有,我们什么都没说,就是嘱咐黄大人,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就是,陛下也是这么说的。

    我信你们个鬼!算了,先回府吧,换身衣服洗个澡,我饿了。

    一个半月之后,春梅顺产生下一个女婴,他高兴坏了,抱着闺女乐完了,春梅问他:公主生儿子都没见你这么高兴,生闺女把你乐成这样。

    你懂什么,我们家都不疼儿子,疼闺女,疼孙子。

    这一个半月他也没老实呆在家里。还是去兵部造办处,实验他的火炮,他改进了炼铁高炉,终于能做出精钢和精铜,已经生产出第一批大口径炮,他在铸造的时候在炮膛内加了来复线,把火药定装成火药包,采用后膛装填,炮弹与火药包分离,炮弹做成尖头弹,采用燧发击火,炮弹是3斤,又改进了火药,加大了硫磺的比例,射程能达到25里,这样就和他记忆中的英制的4磅炮差不多了。他让兵部造办处日夜赶造,已经生产了11门。

    一日他躺在公主的床上,和公主腻歪,公主道:你不是还要发配北疆吗?正好我和你一起去,带着孩子,让我爹爹也看看孩子。

    好呀!但是孩子那么小,能行嘛?

    琛儿都快一岁了,没事的。

    好,明天我就进宫,跟皇爷爷辞行。

    第二日一早,他进了御书房,对皇帝委屈的说道:皇爷爷,我要去北疆充军发配了,特来向您辞行。

    皇帝斜了他一眼,气气的说道:快两个月了都不来见我?心虚呀?

    皇爷爷不待见我,我何必来找麻烦?

    哼!什么时候走?

    这两天吧,收拾一下就走。对了,我这还有16万两的银票,是南方三郡和婆罗国交易的关税和商税。

    皇帝拿过银票,对他道:港口都建好了?

    建好了两个,还没完成,主要是没钱了,军港建了一半,造船厂也建了一半,只能慢慢建。

    好吧,朝廷也缺钱,你慢慢凑吧。

    诺!

    带孩子给他姥爷好好看看,多呆几天。

    诺!

    转身他出了宫,回家和公主收拾东西,次日带了宋文龙,孙元庆,500近武卫,500羽林卫,去了北疆,走了一个半月,到达朔方镇。

    边军两位殿帅关裴兴,吴应龙早早的等在城门,他下了车,两位殿帅跪地道:恭迎皇长孙殿下万福金安。

    他歪着头道:二位殿帅,咱们不闹行嘛?不是说好不用跪的吗?

    二位殿帅起身道:应该的,礼还是要讲的。

    哈哈,我是来充军发配,是一犯人而已,不用这样。

    什么发配充军?末将不知,末将只知道殿下和公主来北疆省亲。途经北疆四镇而已。

    我是被顺天府判的发配充军的呀。

    哈哈!他顺天府可管不到我们北疆四镇吧?而且我们也没接到陛下的圣旨,我们北疆边军只奉皇帝圣旨,奉虎贲中郎将之命。

    哈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