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商海命途 » 第58章 用人须扬长避短

第58章 用人须扬长避短

    肖振汉说道:“周芯,我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田主任可以解决雅汉公司的厂房问题,那他就是我们大家的大恩人。这人哪,一定要少记仇,多记恩,路才能越走越宽,事才能越做越顺。对于强大的对手,你的记仇毫无意义,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而你的感恩,或许可以让人家不好意思继续针对你,更有甚者达到得道多助的新境界。”

    肖振汉提醒周芯,也是在告诫自己。商场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生死对手,有的只是利益。故而不需要太过强烈的恩怨之心,只需要根据利益做出决断。

    田主任之前在东山项目部的所作所为,要说肖振汉心无芥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田主任可以解决雅汉公司的厂房问题,给大家带来利益和实惠。肖振汉就只能忘记所有的不愉快,只记得人家的好。

    周芯叹道:“肖总,看来我还是不适合抛头露面,以后接待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

    肖振汉说道:“周芯,这人想要在职场打拼,就不能愤世嫉俗,否则就会作茧自缚,永无出头之日。”

    例会就此结束,众人各自返回宿舍休息。

    肖振汉也不知道之前的那番话能否让周芯成长,纯粹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东西。

    周芯的态度,让宋雅看到了雅汉公司潜藏的危机。

    伴随着雅汉公司的发展,周芯一定会水涨船高,成为中坚力量,可她愤世嫉俗的态度,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

    周芯的能力,值得雅汉公司培养重用。可是她的性格缺陷,又会让她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一时之间,宋雅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周芯,毕竟生产车间是雅汉公司员工最为集中的地方,周芯作为生产组长,她的态度会影响生产车间的员工。

    若是所有的生产员工都产生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公司的效益就会失去根本保障。

    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宋雅都在纠结中度过,精神有点恍惚。

    宋雅满腹心事的坐到了皮卡车的副驾驶座。

    肖振汉忙说道:“小雅,要不你到后排稍微休息一下,到了我再叫你!”

    宋雅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接着便忧心忡忡的说道:“肖大哥,我觉得周芯的性格不适合做生产组长,我怕员工都被她影响,然后变成一群愤世嫉俗的人,到时候公司就不好管理了。”

    肖振汉闻言,立即一本正经的问道:“小雅,你觉得周芯可以胜任生产组长的职务吗?”

    宋雅回答说:“她的能力当然没有问题。”

    肖振汉笑道:“既然她的能力没有问题,那就不能动!”

    宋雅争辩说:“可是她的性格缺陷,会成为公司的隐患。”

    肖振汉一本正经的叮嘱说:“小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雅汉公司虽小,容下一个有性格缺陷的周芯还是可以的,咱们可不能因噎废食哪?”

    宋雅立即问道:“可咱们已经看到了周芯的性格缺陷,也可以预见她将来肯定会成为公司最为致命的隐患,难道就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手段吗?”

    肖振汉笑道:“这好办,把所有的员工分成四组,每个礼拜带一组人到东区待业广场溜达一圈。”

    宋雅问道:“肖大哥,你觉得这样做有用吗?”

    肖振汉认真的说道:“这叫做忆苦思甜。若是经过对比之后还不思悔改的人,那就只能推出来杀鸡儆猴了。雅汉公司,注定要为梦想之都输送合格的工人。至于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就看老天爷的安排了。”

    宋雅叹道:“肖大哥,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保住周芯,却可以对普通员工挖坑并设置陷阱?”

    肖振汉解释说:“周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她的职业能力,值得被宽容。”

    宋雅问道:“若是被杀鸡儆猴的员工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呢?”

    肖振汉冷血的说道:“对不起,雅汉公司暂时没有办法承担挖掘员工潜力的时间代价,我们只需要所有人发挥现有的能力。即便是有人真的表现出来巨大的潜力,那也没有意义。毕竟就当前的公司现状而言,咱们无力承担培养潜力员工的风险。更何况雅汉公司的管理岗位已经满了,即便是有人适合,也没有办法使用,就只能遗憾的放弃了。”

    宋雅表示难以置信,认为肖振汉的做法会让公司的人才大量流失。

    肖振汉表示这样的人才流动很正常。毕竟以雅汉公司的规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才的升职需求。毕竟管理的位置只有几个,已经被他们四人牢牢把握。总不能为了新人上位,就放弃现有的管理。

    所谓的人才想要留下来,那就只能耐着性子熬时间,等机会。

    若是有人想要踩着周芯上位,那就只能无情的淘汰。

    肖振汉可以跟周芯讲交情,却不会容忍普通员工耍手段。

    肖振汉特别强调,那些被雅汉公司培养成才的员工,要么耐着性子不当自己是人才,心甘情愿的熬时间,待到公司增加生产线的时候,就有机会升职成为管理;至于迫不及待想要上位的人,那就只能离开雅汉公司,到其他地方寻找机会。

    雅汉公司既不可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就放弃现在的管理,也不可能为了留住人才,便无视实际需求盲目的扩大生产。

    宋雅问道:“肖大哥,你的意思是说只有熬得住的人,才是雅汉公司需要的人才。至于那些提前离开的人,就只能好聚好散了吗?”

    肖振汉苦笑道:“咱们的员工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男女,他们都处于学习的黄金年龄,只要勤奋好学,就可以在三个月内成为人才。可是以雅汉公司当前的发展速度,绝对不可能为所有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人才的去留,咱们根本就没有主导权。”

    宋雅问道:“即便是咱们没有办法给人才升职,那也可以通过加薪的手段把人才留下来呀?”

    肖振汉苦笑道:“小雅,给老员工加薪,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普惠工程。你要知道,公司制定的薪酬制度,肯定是当前环境下最合理的标准。若是因为挽留人才,就无视环境调整计件单价,那么对应的计时工资也需要水涨船高。若是只给特定的几个人涨工资,公司的薪酬制度也就变成一纸空文了。升职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涨工资,然而咱们却不可满足所有人才的升职需求。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要么走,要么熬,再无其他选择。”

    宋雅终于明白了,雅汉公司不能放弃袁茵,不愿放弃周芯。那些在生产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在没有合适岗位安置的时候,有人要走,他们也只能忍痛割爱。

    宋雅本想提议用虚拟副职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这个计划被肖振汉直接否决了。

    因为虚拟副职会削弱周芯的权威,甚至搅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再加上即便是虚拟副职,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若是把所有的人才都挂上虚拟副职,这个增设的职位也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公司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人才流失。

    人才都不会安于现状,强行截留就会与正职发生冲突,严重的还会迫使员工进行站队。

    一旦公司陷入这样的状态,内耗就无法避免了。

    肖振汉觉得与其让人才留下成为搅屎棍,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把人送走,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宋雅这才明白,原来不管是小公司,还是大集团,从来都不会把人才流失的事情放在心上,而是致力于挖掘与公司发展相匹配的优秀人才。

    肖振汉说道:“小雅,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奇怪,咱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注定是要送给其他人;而咱们需要的人才,也只能从别人的公司挖。这就叫做人才流动,互通有无!”

    肖振汉的人才流动理念,让宋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