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商海命途 » 第71章 雅汉塑料创辉煌

第71章 雅汉塑料创辉煌

    随着瓶装水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瓶子应用到了很多领域,特别是有批发部甚至收集了一堆瓶子,要求饮料商使用新工艺直接灌装。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之下,部分见机得快的饮料商开始尝试着接触雅汉公司,准备定制专用的PET塑料瓶。

    与此同时,雅汉公司这边也开始纠结了。由于新包装的瓶装水非常的畅销,使得塑料瓶的产能仅仅满足灌装水生产线的需求,根本就没有余力满足饮料公司的订单。

    肖振汉直接召开公司高层会议,讨论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宋雅觉得必须要坚持双轨并行的策略,才能确保雅汉公司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负责食品公司的袁茵却说道:“肖总,宋总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咱们当前的人力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双轨并行的需求,必须要有所侧重才可以保住现有的市场份额。”

    肖振汉分析了一下形势,觉得瓶装水生产线的利润空间虽说恒定,可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结果就是可以持续发展,不可轻易放弃。

    至于塑料瓶生产,乃是雅汉公司的根本,更是必须要守住的核心产业。

    肖振汉想了一下,决定对雅汉食品公司的架构进行重组,成为雅汉塑料控股的子公司。

    袁茵出任子公司经理,负责搭建食品公司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

    宋雅趁机提议说:“肖总,为了彻底的区分雅汉塑料和雅汉食品,我建议定制厂服。统一标志为雅汉的厂标印花,其中雅汉塑料为红色厂服;雅汉食品为蓝色厂服。”

    肖振汉说道:“我同意新厂服计划,由小雅负责安排,一个月内完成换装。雅汉食品分离之后,执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雅汉塑料这边只保留人事统筹权和财会监督权。”

    袁茵问道:“肖总,若是雅汉食品执行独立财务制度,是不是意味着咱们也需要按照市场模式向雅汉塑料定制塑料瓶,并按照市场价支付相应的费用吗?”

    肖振汉说道:“不错。之前雅汉塑料的利润,其实是依靠雅汉食品转化而来。现在雅汉食品与雅汉塑料完成了分割,那么就必须要确保雅汉塑料的利益。否则就是割雅汉塑料的肉喂养雅汉食品,这样的畸形发展容易出问题!”

    袁茵说道:“这样的订单模式,会不会影响雅汉食品的正常生产运营呀?”

    肖振汉笑道:“不用担心,雅汉塑料会优先保障雅汉食品的订单需求,前提是雅汉食品按时足额支付货款。”

    袁茵忍不住的抱怨道:“肖总,有必要分得这么清吗?”

    肖振汉一本正经的说道:“亲兄弟,明算账。人亲财不亲,做买卖就得较真。”

    袁茵无奈,只得接受新财务制度。

    在大家还在执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财务制度的时候,雅汉公司的独立结算让公司内部的竞争变成了常态。

    新财务制度推出之后,雅汉塑料的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他们不再被雅汉食品的人称做后勤老大哥,也没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雅汉食品的人也开始释怀了,钱终于不再不明不白的送给雅汉塑料,大家也就没了自己干活,却要养活一群闲人的憋屈。

    雅汉食品的干劲十足,瓶装水也由于包装给力,很快就变成了知名品牌,这也是得益于老客户的大力支持和卖力宣传。

    雅汉食品的效益越来越好,雅汉塑料同样没有闲着,饮料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一号生产大楼的五个车间都达到了满负荷运转的状态。

    其中第一车间专门替雅汉食品制作PET塑料瓶,其他四个车间则全力以赴的满足饮料公司的订单需求。

    雅汉瓶装水的畅销,对整个瓶装水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专门负责瓶装水生产的东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有义登门拜访袁茵,声泪俱下的请求给予一条活路。

    袁茵不敢答应,只得找肖振汉汇报情况。

    肖振汉苦笑道:“雅汉食品小打小闹,产能有限,刘总可是瓶装水领域的老大哥,不至于这般敏感吧?”

    刘有义却道:“肖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东山食品有限公司若是连这点警惕性都没有,也没有资格存活到现在了。”

    肖振汉不想签订城下之盟,于是就劝道:“以刘总的实力,完全有能力与雅汉塑料合作,采用最新灌装工艺,届时就是雅汉食品请求刘总赏口饭吃了。”

    刘有义叹道:“肖总说笑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传统灌装工艺让大家赚得盆满钵满,此刻让大家把到手的钱拿出来定制PET塑料瓶以及改进灌装工艺,那就相当于割公司元老的肉。普通的管理层,谁敢提交这样的方案,肯定会被扫地出门。我要是提出这样的方案,他们就会让我独自承担所有的费用。”

    宋雅问道:“以刘总的实力,应该不至于出不起这个钱吧?”

    刘有义苦笑道:“宋总监所言极是,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一旦让公司元老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那么就会在下一次遇到危机的时候让我独力担当。长此以往,后果很严重。故而我虽可以一力担当这样的事情,也不敢开这样的头。”

    肖振汉问道:“那么刘总此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有义说道:“东山公司的元老一致决定:请求雅汉食品公司的瓶装水涨价五毛钱。”

    肖振汉这可就不明白了,自古以来的市场竞争,打价格战就是互相压价。

    可是东山公司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居然要求雅汉食品涨价,也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刘有义自嘲道:“肖总不必疑惑,东山公司的元老心知肚明,打价格战只会两败俱伤,更何况价格跌下去容易,再想爬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故而敦促雅汉食品涨价,就是他们的制衡手段。”

    肖振汉问道:“我若是不答应,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刘有义叹道:“那就只能逼着东山公司开启价格战了。”

    刘有义的态度很明确,东山公司的元老只是不太愿意损失自己稳定的利益,若是真的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让他们嗅到了危险。他们也会孤注一掷,砸锅卖铁的打压雅汉公司。

    肖振汉很清楚,东山公司的股东,都有着自己的产业,若是雅汉公司跟刘有义正面硬刚,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让那些人盯上雅汉公司,那就不是一套简单的组合拳了,而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强势碾压。

    宋雅能够调度的资源有限,真拼起来雅汉公司无论输赢都会破产。

    肖振汉权衡利弊,决定给雅汉食品生产的瓶装水增加500毫升,每瓶涨价一块钱。

    刘有义刚想反对,却又想起协议中没有限制雅汉公司扩容的条款,便只能偃旗息鼓了。

    雅汉公司信守承诺,宣布放弃小规格瓶装水,以后只有1.6升规格的瓶装水,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钱。

    很多消费者觉得买大瓶的水喝不完浪费,也有人觉得瓶子大了,用途更广了。故而多花一块钱也是值得的,使得雅汉瓶装水原有的消费者群体出现了两极分化状态,一部分人坚持原有的消费习惯;另一部分对塑料瓶的持续使用没有需求感的消费者,则转向了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虽说手感体验差了一些,可是价格便宜,让消费者或多或少可以舒心。

    雅汉公司的主动提价,其实是坑了刘有义一把。毕竟东山公司的元老在制了肖振汉,暂时也就失去了引进新工艺的动力。

    刘有义极力想要促成东山公司和雅汉食品打价格战。可是师出无名,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雅汉食品虽说损失了部分消费者群体,可单瓶涨价一块,就相当于挖掘了固有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潜力。综合折算下来,雅汉食品的利润不降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