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清妙之合 » 017 女里女气

017 女里女气

    赵英清怕那叫周妙的上学迟到便没有多聊,想着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名字和学校,将来想要找到还是很容易的。

    可惜后来的日子,一片错愕狼藉,并无多少转圜:

    本来,赵英清之前念的学校,趁弟弟赵树清病重期间,把他给劝退了。赵英清也不愿意再在这种不仁不义的学校继续念书了,于是学校也就趁机把他也劝退了。如此一来,倒让他有大把的时间,在医院里照顾弟弟。

    赵老师怕他们没有学上,好不容易他们转到了另一所学校,说等小树养好之后,就可以好好上学了,小俊也在那个学校读书。

    但没想到,这新学校狗眼看人低,说是怕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要搞什么入学考试,才能让他们念书。不过考就考吧,在医院的时候,也没少学习,应付个入学考试,应该还是不难。

    其实,赵英清和赵树清考得都还不错。考完之后,他们在楼道里击掌庆祝,夸赞彼此发挥不错。但不料想,这一幕,被监考的马老师看见了。这马老师是个疑心病,非得说他们在楼道里击掌,是在庆祝作弊成功。

    这真的是让人错愕无语。

    赵树清在没混日子之前,曾小有天才之名,所以学校没为难他,只给赵英清自己弄了个加试。

    加试的时候,还是那个一脸倒霉相的马老师监考。这马老师盯得叫一个细,连他算题没用草稿纸,都要被问“是不是背了答案”。

    一通加试气得要死,但是赵老师千般叮嘱他别再闹事儿了,赵英清只好忍气吞声。

    人世有八苦,一曰怨憎会。

    赵英清心里烦马老师烦的要死,却被安排进了这马老师带的班。偏这马老师又自认为是个人才,独具教学手段。彼时,这马老师听闻赵英清从前是个混子,便准备大显身手,把他治理成品学兼优的好少年。但这马老师的脑子似乎不够,方法也实在粗劣。

    马老师说,赵英清这孩子有多动症,要及早矫正。所以每天上课,只叫他在座位里端坐,动一下都不行。

    马老师还说,赵英清这孩子基础太差,需要及早补习。所以每天在作业之余,还要给他多布置一些,帮他夯实基础。

    除此之外,但凡有些不合规矩,便要被这位马老师严厉批评。

    终于,期末考试来了,赵英清考了个双百。

    马老师便以此居功,认为是自己教学方法得当、终于将一介差生洗心革面、教导成了一个好学生。

    赵英清听着都要气死了。他可不认为自己的成绩是马老师的功劳。马老师整天都搞一些无用功,除了用一些罚坐、罚站、罚抄写之类的事儿浪费他时间之外,一点儿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没教给他。

    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的那次以“感谢师恩”为主题的学风宣传会讲征稿期间,赵英清假意写了篇催人泪下的演讲稿子,并一举夺魁,赢得了代表广大学生的演讲资格。

    在那次隆重的宣传会上,赵英清把马老师请到学校二楼的平台上。面对着楼下的全校领导及师生,赵英清不慌不忙,从身上背着的书包当中,取出了从早市儿卖菜大爷那里借来的扩音喇叭,声情并茂地控诉了他对马老师的种种不满,并指出马老师教学方法的种种拙劣。

    马老师当场气到发疯,直欲将赵英清拍死,却不料得赵英清一脚就把他踹趴在地。

    闹成这个样子,不被劝退也难。

    学校为了防患于未然,直接把赵英清他们兄弟三个一起都劝退了,反正剩下两个也不是什么老实学生。

    赵老师也是无可奈何:此事传开之后,再没有什么公立学校愿意收他这三个儿子了。

    彼时,与赵老师相熟的张校长,已经不在赵老师混日子的那个私立小学干了。新来的刘校长,为人颇难相处,听闻赵老师有难处,只答应让他两个亲儿子来上学,坚决拒绝他的养子小树。

    赵老师许诺了种种条件,包括帮学校做勤杂、带竞赛班等等,刘校长才勉强答应让赵树清挂学籍。

    但如此一来,赵树清整个五年级,都只能在家里休病假了。

    赵英清自己求仁得仁,自是无话可说。但是弟弟小树就太可怜了。于是赵英清每天放学回来,都盯着弟弟学习,生怕他学得差了,结业考试不能过、还得留级。好在当年他们只是五四制,混完了小学,就可以去张校长开的初中了。

    赵英清原以为,经过了这么多憋屈事儿,弟弟赵树清一定会像自己一样奋发努力,让这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好好悄悄他们真正的实力。却不想,赵树清整天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只想着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

    赵英清天天看着赵树清学习。赵树清也确实听话,但一副态度总让人感觉,他学习就是为了哄赵英清开心一样。

    终于要混进初中了。

    入学前有个排班考试,会按照学生的成绩蛇形排名,以保证每个班学生的水平不至于差得太多。但这份考试的名次是不公布的,连大多数的班主任都不知道。

    当时张校长还没动身去外地呢。在一番软磨硬泡、保证保密之后,赵英清终于从张校长那里看到了成绩单。于是他看见,赵俊清排进了前十名,而赵树清竟然位居榜首。

    赵英清有些高兴,又有些妒忌,睹之良久无语。虽说这考试之前,张校长曾给他们几个上了几次课、又发了一些题,意在放水,但能得个第一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张校长看他这个样子,宽慰他说,“你看你也排进前五十了。”

    哎,果然张校长觉得自己是那种需要被鼓励的学生,而且还是那种需要不惜放水、透题来帮着搞点儿名次、以作鼓励的学生。

    默默无言了好半天之后,赵英清决定还是好好辅佐兄弟们,别让他们荒废了自己的大好才华。但谁料知他们两个没有一个真心搞学习,满脑子想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开学之前的这段假期,赵英清整天在家闭门搞学习,都要憋死了:看着聪明人荒废才华在自己眼前混日子、又能比自己考得好,那真的是神烦。

    好歹终于是快开学了。

    开学前一天,赵英清惊讶地发现,他的同座叫周妙。

    自从弟弟从西城医院出院之后,他们就很少再去那边儿了。赵英清原想着有机会的时候,去那个什么西城第六小学拜会一下那个叫周妙的;却怎奈这一年多来狼奔豕突完全没有这等闲暇。

    坐到座位上之后,赵英清也着实观察了周妙一番,感觉容貌和之前他见过的那个周妙颇为相似,就是长得更秀气、更高了。但这周妙也太懒,自我介绍的时候,连从哪个学校毕业的都不说,便一时间让赵英清难以确定。加之这周妙对他爱答不理,后来赵英清问了好几回,周妙才勉强把从前的学校告诉他了。

    赵英清旁敲侧击之后,料定这就是他当年想认识的那个周妙,心下还是挺高兴的,不禁暗叹果然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但高兴过后,也有些失望,因为他发现,这周妙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有时女里女气的,连同学叫他“周妙姐”,他都不反驳。

    想到这里,赵英清不禁靠着讲台长叹一声,他感觉他的兄弟们都变了:

    赵俊清原本是个神童,现在是个只喜欢闲书的神棍;

    赵树清原本是个天才,现在是个只喜欢早恋的病患;

    周妙原本是个自律自强、筋骨强健的好男儿,现在是个没事儿会肚子疼、做事拖拖拉拉的娘炮。

    这大概也是“兰因絮果”吧,赵英清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