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将潘凤:我有人生模拟器 » 第26章 吕洞宾的心境

第26章 吕洞宾的心境

    “你个登徒子在干什么!”

    将菜品基本烹饪完成,只需要再略微收一会汁就可以开饭后,游织走出厨房,但却看到让她难以置信的一幕:

    自己的亲妹妹,不知何时竟换上那套她视作珍宝的纱裙,小脸通红的在仍由那个她领来的登徒子轻薄!

    “姐,不是你想得那样的。潘凤她……只是在教我学武。”

    可游绣解散时慌乱的模样却更加坐实了游织的猜测,让其对于潘凤更加厌烦。

    “你不用替他说好话!天下乌鸦一般黑,我早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人。”接着又将门打开,指着门外恶狠狠的说道:“我们家不欢迎你,你给我滚出去。现在!”

    被人莫名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潘凤心中纵使有着怨气,但也不知往何处发泄,更何况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自己的行为可能就真担得起这句登徒子的评价。

    弯腰将地上的开山斧捡起,潘凤拔腿便准备离去。

    可这个行为却在游织眼中,却被解读为了威胁的讯号。

    “好啊,你个色胆包天的登徒子,轻薄不成这是准备来硬的了?”说着,游织就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浑身所有气力大声呼喊到:

    “坏事败露就准备杀人灭口?这位军爷真是好大的官威啊!来啊,你今日若不杀了我,就休想带走我妹妹!”

    潘凤在心中缓缓打出一个?

    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带着自己的武器走,怎么在游织眼中就成了准备杀人抢亲的信号了。

    明明是自己救了人,还给她家带来了这个时代少见的荤食,怎么倒落得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局面。

    此一刻,潘凤对于吕洞宾的遭遇是如此的感同身受。

    但再怎么说,吃饭的家伙潘凤是不可能放弃的,尽力忽视面前这只不断挑衅的吠犬,潘凤径直走出房门。

    房中的游绣想要挽留,却被游织死死拦住。

    而闻声而来的街坊同乡,也已经将潘凤团团围住,情绪一个比一个激动的声讨潘凤,仿佛潘凤当真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淫魔一般。

    甚至给人一种感觉,如果不是潘凤手中提着那柄半人高夸张大斧的话,这些人都恨不得上来手撕了潘凤。

    有如过街老鼠一般,潘凤一路被镇民们骂着,直到走出镇子半里路,这些人才心有不甘的折路返回镇子当中。

    无语至极的潘凤则找到了隐藏在林中待命的士卒,众士兵们看着明显低气压的潘凤,再加上刚刚听到的那些不堪入耳的叫骂,都知道古槐镇之行似乎不太顺利,也都没有主动询问。

    一肚子火大的潘凤自然也没有心气提这个话题,而是问道:“那头野猪还在吗?”

    早吞了一肚子扣税的二牛答道:“在的,除了少了个大腿外,完好无损。”

    “好!”潘凤有些意外,这个时代荤腥可是十分难得,士兵每日训练体能消耗颇大,军营的菜饭又常年没有荤腥,面对品质远胜寻常家畜的野猪,众人竟然能忍到现在。

    “兄弟们也奔波半天了,就先开饭吧。你们去寻些干枝落叶,再找个干燥的地方挖个大些的灶坑,咱们一起吃烤肉!”

    对于潘凤下达的这个命令,众人自然是干劲十足,不过半盏茶的时间,灶坑,干柴全都准备妥当。

    潘凤也将数百斤的野猪拖了过来,借着一柄环首刀来为众人片肉。

    对于在场大多数人而言,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平常烤肉这种形式,或心急火燎直接将带血生肉吞下,或过了或火候导致最外一层如同黑炭一般,可尽管如此,也难掩众人脸上的幸福。

    见此情景,潘凤将手中烤好的肉串递到身旁的二牛手中,开始耐心的为众人讲解前世烤肉的一些经验。

    这原本就没太大的技术难度,众人也大都有做饭经历,都很快理解了其中诀窍,虽难言珍馐,但比包中坚硬的麦饼可好的太多了。

    少说五六百斤的一头野猪,竟就这样被众人分食了干干净净,甚至就连腿骨也被会吃的潘凤斩断,带着弟兄们将其中骨髓唑了个干干净净。

    取了沙土将火压灭,又将碎骨等残骸埋入灶坑之中,众人便围坐着热乎乎的土坑上面,开始肉足水饱后的消遣。

    谈论过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颜色笑话和鬼怪故事后,二牛把玩着手中那匕首般的獠牙问道:

    “你们说这野猪死后,那么大的血腥味,怎么就没吸引来个豺狼虎豹啥的呢?”

    有人当即就点出了二牛的想法,“二牛你这小子是嫌这野猪牙不够霸气是吧?想整对虎牙耍耍。”

    “瞎说,二牛明明是相中虎鞭了。”

    在众人一片哄笑当中,有人吹牛道:

    “那肯定是因为俺的王霸之气,吓得那些畜生不敢出来了呗。”

    这话一出,立刻就被一旁的人揶揄道:

    “得了吧,就你那三拳两脚,怕还不够给人塞牙缝呢,也就老虎不会串串,不然绝对把你烤着吃了。这话换做是屯长说还有些道理。”

    这话自然又引领了新一轮对于潘凤的吹捧热潮,将他最后仅剩不多的怒气冲散,开始冷静的思考下一步的安排。

    按照安喜县那群老者的说法,在攻城的叛军中似乎看见了古槐、斜柳和平家庄三个镇子人的身影。

    古槐镇,潘凤刚刚去过,虽然民风彪悍了些,但似乎……还算正常,不太像是叛军据点的样子。

    平家庄,是三个镇子当中离安喜县城最远的一个,位于安国县与安喜县的交界处,距离最先发现民变踪迹的安国县如此之近,是安喜县叛军据点的可能性不小。

    斜柳镇,则与前两个镇子不同,是三个线索中唯一一个不处在安国县方向的镇子,位置上更接近太行山的一个支脉,根据安喜县来的向导丁一本的说法,这几年附近还兴起了不少山匪,他们借着这场民变招兵买马,进攻安喜县城的可能性同样不低。

    思来想去,接下来去斜柳镇探访似乎是更合理的选择,就在潘凤刚准备下令时。潘凤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贴耳对身边人讲到。

    求各位读者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