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狐妖希光传 » 第四十六章:靖王爷

第四十六章:靖王爷

    靖王府近日准备祭祀青龙,因此全府上下着青色服饰,仆从丫鬟们正在忙着将府里上下装饰物撤换成青色,因此一派繁忙。门口三辆高抬大马车,正拖带着一条威风赫赫的青龙,那龙身被粗布和稻草包裹着,但那昂首的头和骄傲的尾巴却是露在外面的,因此只瞧上那么一眼,光凭着那头和尾,就能看出它的威风来。想毕是造价不菲。

    三位道长站在门口瞧着这一派气象,知道又是哪位术士替王爷问了什么卦,测了什么字,想毕这靖王爷又准备许下什么宏愿,才会如此隆重的布置。只是王爷毕竟是凡人,也为功名权柄长生不老所迷,轻易的听信这些三脚功夫的术人的话,不过是为自身徒添烦恼而已。

    “这些个凡夫俗子呀,竟不知问道先问己,修福先修身,修身先修心的道理。这心念杂杂,愿从何来呢?”林真人感叹。

    “人间的事,不过为吃饭、穿衣、求财、求福,求功名,众生奔忙,你来我往,你我既不在尘世中,又何必介怀呢?”袁真人说

    汪天师要率真得多,他不屑的说:“求什么?不过是被那些个沽名钓誉,污我三清师祖的声名之徒,糊弄着多使几个钱罢了。”

    袁真人清了清喉咙,昂首上前,请门房的进去通报一下。那门房见是三位道人,知道自家老爷素来一心向道,也不敢怠慢,竟是脚头十分利索的进去,一阵风的功夫就出来回复了,恭敬的请了三位道人入了会客的厅房,刚一落座,茶点香炉什么的就全都上齐了。府里一位管事的又是点头又是弯腰,态度十分的恭谨。

    正喝茶间,只见那靖王爷穿着云纹的青袍,衣摆飘飘,脚下生风的匆匆赶来。见面就上前施一个大礼。说:

    “三位神仙突然到访,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啊。”

    三位道人也赶忙起身还礼,嘴里不住的说道:“客气!客气!”

    那靖王爷,年纪比大王略小几岁,乃先王娴妃所生。刚过而立之年,长得一表人才,

    剑眉星目,鼻如悬胆,薄嘴唇,四方脸。非凡的出身令他自带一种雍容华贵。即便是如此素净的装扮,都不掩他半分风采。本该是在脂粉堆里打圈的年纪,却如鹤发之年一般爱好黄老之术,成日与道人们一起研讨天地玄学。他之所以会跟三位道人有所接触,也正是缘于这一点。

    最早见面还得从当初张太宰面见大王的时候说起,当时大王似受了什么惊吓过度晕厥了过去,至此昏迷不醒,为万全之计,大臣们纷纷让靖王也一并呆在宫里,为确保江山社稷,预防一旦发生不测,拥护靖王的一批大臣也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的议论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当忙碌的宫人们领着袁真人以及林真人进到宫里的时候,靖王也恰好在,因此,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

    到张太宰的那件大事发生之后,靖王爷又再一次见到了他们,那时候,汪天师也在了。那是因为大王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而靖王爷似乎也非常赏识三位高人的才能,加上出于感激,因此靖王爷曾邀请他们府上聚过一次,由于三位世外高人的竭力回避,那场聚会并没有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情,显得极其表面。靖王似乎也不是那种纠缠不休的人,也极为尊重三位世外高人的选择,故此后,两边即便偶有相见,却再无交集。

    这靖王爷见这三位高人突然造访,也清楚他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因此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三位神仙平日里请都未必请得来的,今日突然造访,必是有重要的事吧?”

    袁真人又施一个礼,回答道:“正是如此。说来惭愧,昨夜我等在梧桐巷,曾遇见过贵府的马车,那马车里走出来一个人,正是平日里跟在你身边的钱宗明。”

    靖王爷听说后,显得有些诧异,问道:“喔?还有这事?他去梧桐巷做什么?”

    袁真人又说:“正是不知原因,加之我等见贵府上这辆马车有些蹊跷,似有妖物操纵的迹象,因此为免靖王受到什么伤害,故此特来府上求证一番。”

    靖王面色一黑,显得有些愠怒,向伺候在门外的管事的喊道:

    “共叔,找人去把钱宗明带来。”下人听到后,得令一声,那共叔都没用得着开口,就听着有人哒哒哒的跑下去了。

    靖王转头又对袁真人施了一个礼,十分郑重的说道:

    “这钱宗明,平常时候就喜欢投机取巧,本王也三令五申呵斥过他。近两日,听说他感染了风寒,在屋里养病,所以并没有支派他过什么差事。想不到竟然敢装病蒙骗本王,此番高人们不说,本王还被他蒙在鼓里。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不一会儿,小厮跑得气喘吁吁的过来,跪在门外小声的回报道:“禀王爷,钱宗明不在。小的到处去问了一圈,他们说自前日午时,他自称生病请假之后,就再没见到过他。”

    靖王腾的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又说:

    “再派几个人,将他平日常去的地方挨个搜查一遍,支派两个人去到他老家一趟,总之,挖地三尺也得给我找出来。此事非常重大,不得有误。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吩咐完后,靖王竟显得有些惶恐的对面前的三位道人说:

    “恕本王冒昧,能请三位神仙将昨夜之事详细说来可否?”

    袁真人于是将靖王爷那马车的样子以及马车如何跑来梧桐巷,那车上出来的钱宗明,都一一说了一遍,只是没有将捉妖的事情说出来,袁真人只是说因找到了某样东西,被这钱宗明以靖王爷的身份拿走了。到三位道人想要追寻的时候,发现那马车颇为异常。故此特来相告。

    靖王爷不再落座,竟是神色凝重的沉思起来,好一会儿,他才说:

    “不瞒三位神仙,那钱宗明跟我十几年,秉性什么都是摸得一清二楚的,这段时间里,的确有很多反常。加之您们也看到了,我花费了很大精力请来了仙云观以及青天观的云游道长,趁本王生辰纪打算做一场为百姓祈福的青龙道场。这钱宗明此番若真是被妖物操控,尤其在道场当天趁着人多的时候,那后果还真是难以预料。”

    说完他似又想到了什么,赶忙的说:“等等,您三位说的那辆马车,倒是可以先去辨认一二。若是在,也好有个线索。”

    于是,竟带着三位道人与管事的共叔一起去到下院专门放马车的地方。王府的马车果然名不虚传,四马的、三马的、双马的、单马的车应有尽有,每一辆都装饰得华贵非常,一律都是镶金着玉,每辆马车两旁都坠有绣着“靖”字的锦囊。且每辆的色彩花纹都不一样,仔细瞧过,竟没有一辆是当日见过的那辆。虽说当时那马车的大致装束也是如此,但仔细一看就知道不是,因那晚月色皎洁,马车的样子都被三位道人看在眼里的。既然三位道人都知道这些马车并非当日的那辆,那相关的人也一并失踪,此事竟成了悬案。

    三位道人打算谢过靖王后再做商议。谁知那靖王竟拉着不放,一再邀请再回去喝一盏茶,并热情的吩咐下饭席不提。

    三位道人不好拒绝,也只能客随主便,再次落座。靖王是个健谈的人,三五寒暄,也聊到了长生不老、吸纳天地之气等等黄老之术。这方面汪天师负责了小小的解答,说的也无非都是平常术人老生常谈的一些话,也没什么特别的见解。

    谁知在大家随便闲聊的时候,靖王突然提到当初宫里的那件大事,他对袁真人说:

    “本王其实一直有个疑问,趁今天有这个机会,想问问袁道长,当日我皇兄所遇的,究竟是魔还是什么?”

    袁真人一惊,说:“何有此问?”

    靖王说:“只是跟仙家交道多了之后,细细品量之后,竟觉得此事非同一般,所以想问一问当时负责处理此事的您,袁大人。”

    袁真人平静的说道:“某等本是山野之人,突来洛阳,荣幸能为大王出一点绵薄之力。说来惭愧,某等毫无功绩,却因此事扬名。某等一再向诸位王爷和大臣秉明过,此事只是巧合。某等的能力,事实连您府上请的术人都比不了。某等也正在潜心学法,以期他日能有幸为王爷所用。”

    靖王哈哈大笑,说:“袁大人太过谦虚啦!怎么那么多术人道士、和尚、巫人进出宫里,竟一个都没遇上这种巧合。再者,既是巧合,证明也是机缘,袁大人也该趁这份机缘,往结于世家华府,为自己谋一个前程才对,怎么还一直都退避三舍呢?”

    袁真人一脸惊恐,林真人也一改沉默的常态,开口说道:

    “靖王这种玩笑万万开不得。我等小民,只是普通云游道人,本是野草之命难承甘露之厚,既然决心向道,就不可贪图富贵、前程,若是如此,我等常心已变,那就不可叫做修行之人。只能叫做贪名逐利之徒,是要受上天惩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等的这份虔诚,上天才以当初那场巧合,渡化我等坚守正道,将来以求能修得正果。”

    靖王的笑僵在了脸上,连连说:“哎,瞧我,说得兴起,竟开起这种玩笑了。恕罪、恕罪!我当然知道三位神仙绝非名利之徒,从三位洁身自好这一点说,那就值得我靖王尊称三位一声‘老师’!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多担待。”

    说完又是赔礼又是施礼,又再一次岔开了话题。靖王十分好客,竟畅饮到子时方散。三位道人喝得酩酊大醉,被王爷用马车送回居所去了。

    待王爷的人走后,已是寅时时分。三位道人长长嘘一口气,世人牵绊,竟是如此难以清理。以后必得隐藏起来了,不可太过显露于世间,以招致如此的麻烦。只有袁真人捋一捋胡子说道:

    “看来呀,这靖王爷身边有不一般的谋士呀。他今天对我等这番试探,想毕不仅仅只是个慕道之人。这钱宗明之事,还得再想法子。就从这靖王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