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狐妖希光传 » 第五十一章:宰相大人

第五十一章:宰相大人

    忽阿鲁对于那三个被花姑消灭的魔族耿耿于怀,他刚要了解到一些关于魔阿固的消息,就这么断掉了。他一路追问花姑那三个魔族就这么消失了吗?为什么不能等他先问清楚有关朋友的事后再处置他们也不迟?

    花姑一直不回答,最后才不耐烦的说:“忽阿鲁你好大的口气,你在命令我还是在责怪我?”

    忽阿鲁就事论事的说:“你明明听到我说了他们知道我朋友的下落,却在这个时候赶尽杀绝,难道说你这种做法还是对的吗?更何况我也拿你当朋友,这也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花姑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转身对忽阿鲁说:“你们妖界大概还不懂人间的规矩。朋友的身份不能在做事的时候混为一谈。否则刚才你见到的那些仆人难道因为跟宰相大人关系好,把宰相大人当朋友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仆人就是仆人,主仆之间关系再好,那也有该有的尺度。”

    忽阿鲁越听越糊涂,生气的问:“你拿我当仆人?”

    花姑摇摇头,叹口气,又说:“这么说吧,宰相大人和大王的关系好,难道他们之间就应该事无巨细,坦诚相待吗?”

    忽阿鲁不知道怎么回答。花姑接着说:

    “处于大王的位置,很多话他不能为宰相诉说,否则就会引发大乱,要么会害死宰相,要么会引来朝野震荡。处于宰相的位置,也不是什么都能跟大王讲,否则就会让周围的同僚人人自危。正是有了这些基础的规则和约束,才能让整个国家的工作有序推进。所以吧,忽阿鲁,你的问题太混乱了。你不懂没关系,以后可以慢慢学。但是刚才那种质问的态度,以后最好不要再使用了。”

    花姑一席话,反倒说得忽阿鲁哑口无言了。怎么她的道理听起来头头是道,但是自己却越想越窝火呢?忽阿鲁打定主意,来日方长,他一定要弄清楚魔阿固的下落。

    宰相大人和颜悦色的匆忙赶来,他刚安顿好府里的事情。刚才他亲眼见过府里那些被选定的人在忽阿鲁和花姑驱邪的时候,纷纷口吐白沫,又纷纷疲累的倒地,之后清醒过来,竟然纷纷认为之前是在做梦。尤其是府里的妻妾们,此番在老爷面前如此行为,纷纷恸哭失声,公子小姐们也是哭闹成一团。因为平素的家风教养,怎么也没可能让他们变成这样。如此宰相大人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将府里上下安顿好。

    宰相大人热情的邀请花姑和忽阿鲁落座,竟是难得的话多起来。他说:

    “老夫为官三十载,从不信什么鬼神之说。一直坚持相信,书读圣贤,人走正道。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鬼神相欺的事情发生。那些所谓的被鬼神所迷,难道不是他们本身行得不端,站得不正的原因吗?所谓邪魅,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心邪了。凡事迹败露,统统推之于鬼神。老夫一直深以为耻。可自打宫里的事件发生以及自家亲自发生这些事之后,老夫在想,原来世间事并不是坚守正道就可平安无事的,这些个所谓的邪魅,是如何畅通无阻的渗进来的呢?今日幸得花姑亲自前来,还请多指教一二。”

    花姑款款施了个礼,微笑着说:“万大人过奖了,我一介商贾人士,本来也参不懂这些鬼神之事。只是这开门纳市的营生做得久了,见的人自然多,听到的事也自然多。如此,仗着一点微薄的人脉关系,也就是替人办点顺水人情的事罢了。”

    万宰相抿一口茶,说:“喔?如此说来,老夫久居庙堂,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呀。不妨说与老夫听听?”

    花姑于是说:“这如今的时局,各国之间纷争不断,部落之间也冲突不断。有人说是冤死的人太多了,不甘心,遂成了邪魅,以致于总会发生些奇怪的事情。但万大人放心,如今相比从前,平安太多了。万大人日夜操劳,为王上分忧,举国上下,仰仗您老的恩德,过了这么几年的太平日子。要说这些漏网的什么邪祟,既然已经处置了,那也是逢凶化吉,好的征兆呀。过往的一些陈年老故事,就让其过去吧。万大人突然问起,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传播出去,反而令百姓惶恐无措。此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宰相微微点头,又说:“此话有理。老夫之所以从不沾惹什么僧道、佛道也是出于这种顾虑,总会有一些小人借事发挥,推波助澜,在民间兴风作浪。所以老夫一直远避于此。上次大王昏睡之时,曾有三位道人前来府上,声称要当面拜见老夫,老夫当时忧心于朝堂社稷,又忧心于是否有小人算计。因此拒绝了。后来听说大王就是为道人所救,老夫也访了一圈,竟是为靖王所笼络的人。老夫入朝为官如许多年,从不曾营私舞权,此事就搁置不提了。想毕在当时,就有端倪了呀。”

    花姑说:“还有这事呀。”

    万宰相说:“正是如此。经过今日这件事后。老夫想着,这过去的为官之原则,是过于迂腐了。这僧道之流也该加以接触才是。”

    花姑说:“正是如此。万大人平日公事缠身,偶尔接触下佛法、道家学说,也可颐养心神。如此府里再也不会发生什么怪事了。”

    万宰相说:“那有劳花姑日后有合缘的多加引荐了。对了,咱们说了这么久,这位年轻有为的驱邪大师还不知怎么称呼?”

    他温和的眼睛又望向忽阿鲁。忽阿鲁正襟危坐,拱手道:“宰相大人谬赞了,小的叫忽阿鲁,跟随在花姑身边做事。”

    万宰相说:“好!好!忽大人生得一表人才,若为江山社稷所用,是大有可为呀。英雄辈多出少年啊!可惜啦!却与鬼神忙!”

    花姑代替忽阿鲁说:“万大人过奖了,说来奇怪,他这人不喜读书,就好这行。看来是前缘注定的。日后若是万大人有什么需要,随时差遣便是。”

    万宰相点点头。笑着说:“不知忽大人对道佛经论方面,可有研究?”

    忽阿鲁被问得很局促,忙说:“啊,没有,我,还不会。”忽阿鲁心里想着这人类的大人物果然非同凡响,怎么一介凡人,却有如此强大的压迫感。

    花姑也接着说:“万大人就不要为难他了,因为讨厌读书,如今连名字都还不会写呢。能研究什么佛道经书?”

    万宰相听了,点点头,突然深深的说:“说得甚是,为人于事理上端正即可,何必要执着于什么佛法经书。如今这佛、道两家也是纷争不断,道场讲座不断,口若悬河,法理倒是无穷,究竟谁比谁强,没有定论。却不知为何,越多的寺庙、道观,却是越多的邪祟作怪。难道是阴生阳?阳生阴的缘故?”

    花姑说:“是什么缘故咱们也不知道。但是呀,世间事,本就变幻无穷,奇事、异事,多不胜数,你要一定去追究这里边的因果,很难追得出来的。”

    万宰相点点头,说:“说得好!不愧为花姑呀!啊,对啦,花姑,您和靖王爷还有往来吗?”

    他不经意的这么一问,反而让花姑感觉他整晚的闲聊,其实为的就是这一问。花姑楞了一下,但是又微笑着说:“怎么讲呢,若说是没联系,那是在说谎,可若说是有联系,我可也是很久没见过靖王的面啦!”

    万宰相呵呵笑了笑,说:“哎呀,听闻这靖王也是一心慕道之人,是个飘然于世外的王爷。此来甚好,人生短暂,何必为权谋所累呢?若一朝得道飞升,此还将成为一段佳话,想万世之后,亦能留名于千古呀。”

    花姑说:“万大人说得是。靖王不同流合污,清静自身,自然是值得万大人赞赏的。”

    万宰相笑着说:“说得有理!说得有理!”

    宰相大人与花姑的这番谈话,说得是云遮雾罩,忽阿鲁是一句话都没能听懂。不知道他们这么说的意义在哪里?待二人又天南地北的寒暄一阵之后,才起身告辞。

    到出了宰相府,花姑和忽阿鲁身后,还跟着一辆大大的马车,上面全是宰相大人的馈赠。花姑推辞不过才收下的。忽阿鲁借此说出了他心中困惑。花姑听了,笑着说:

    “这就是官场人士的家常话而已。你做你的事,何必要听得懂?”

    忽阿鲁想一想也对,就不再过问了。然而谨慎又聪明的忽阿鲁也知道见缝插针的收集信息,他顺带又问了花姑怎么接触到宰相大人的。

    花姑才简单说了下经过,原来这宰相万大人,一向是为官低调,很少与同僚接触,对于同僚中也有贪财弄权的,做过一些不符身份的事情的人,就特别畏惧于他。总想能有点办法可以接触他才好,或者能捏住点他的短处也好,大家在官场互为忌惮,才能彼此放心。想他这样,难以拿捏的当权者,几乎成了这些同僚的心病。

    因此当这位宰相大人间息之间透露出些许为家事所急的言语之后,这些个想要接近他的同僚们就开始极力应酬他,要替他分忧。由于那些同僚好些都常出入于花姑的万仙楼,同时也对花姑的能力万分欣赏,因此这才找着花姑,让她出面来替宰相大人分下忧。如此只要花姑替他们接上头,日后自然有其他办法与宰相大人交接上。

    忽阿鲁听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花姑于这位万宰相也只是第二次见面而已。可他们彼此说话的样子,就像是多年朋友一般。真是~有趣!在忽阿鲁心里,只能用有趣两个字来形容了。他是不能理解为何不熟却表现得十分熟络的样子。

    花姑也不打算多给忽阿鲁讲些什么。因为她也看得出来忽阿鲁的聪明。身为一只聪明的狐妖,是她们所需要的,同样也是她们所忌惮的。

    不过花姑却悄悄告诉忽阿鲁,能搭上宰相大人这条线,也不只是那些官员的想法,她们也需要,包括忽阿鲁。

    忽阿鲁问:“为什么?”

    花姑说:“因为通过他,才能顺利的接触到宫里。”

    忽阿鲁更不懂了,又问:“为什么要进到宫里?”

    花姑笑而不语,竟不回答忽阿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