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等身天后 »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交融的两个圈子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交融的两个圈子

    她没想到,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老江湖了,心境竟然还不如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

    明知道王时行那边是通过透支粉丝购买力的方法来强行“碾压”了一波,可是听到那两个仿佛隔着天堑的数字时,她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慌。

    但是在杨轻语的解读下,她现在感觉心态平和了很多,对于两者之间暂时的巨大差距,也没那么心慌意乱了。

    杨轻语说的不错,王时行那边是一锤子买卖,榨干了粉丝的购买力,他们就没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了。

    而青桔少女的专辑则是靠路人的口碑,只要专辑的口碑够好,质量够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粉丝出现,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购买力。

    哪怕最后这张专辑的销量可能还是不如王时行,但也不至于像现在看起来这么天差地远。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王时行该踩得也踩了,该发的通告也发了,他的那些粉丝难听的话也都说了,不知道还能把他怎么样?

    这个混蛋,就靠这些肮脏的手段坐稳了顶流的位置,也不知道龙国的娱乐圈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让这种恶心的人一直在圈内呼风唤雨,肆意横行?

    娜姐还想说点儿什么,算是给大家伙提提士气,但这时候,杨轻语却主动站了起来,对周围的其他姑娘和经纪人们喊到:

    “好了,我们也休息不少时间了,接下来大家该干活了!”

    干活,干什么活?

    当然是到处去路演,宣传自己的新专辑了。

    自从娱乐圈进入流量时代以来,以前很多的老派明星的做法都被摒弃了。

    比如说某歌手发新专辑,一定会到处去跑路演,就跟电影演员演戏似的,通过这种方法宣传自己的新专辑,并且让更多广大的民众知道自己的新歌。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宣传新歌的方法,主要是由于那时候的网络还不太流行,想要宣发自己的新专辑,就必须跑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发了新歌。

    但自从网络世界变得畅通无阻,而且各种媒体和舆论的宣发能力得到大规模承认后,这种为了新专辑跑路演的表演就越来越少了。

    不仅如此,到了那些流量明星这里,这种传统的宣发方法几乎根本就不会用了。

    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流量明星不过是资本推出来的有针对性的产品,他们的市场从来不是普通路人,而是特定的某个群体。

    所以他们的宣发,只要让特定的某个群体知道就行了,至于其他普通人,根本就不在他们的服务范围之内。

    这就出现了像王时行这样的所谓“顶流”,别看他名气很大,但实际上,他的受众依然是特定的、狭隘的,是被资本所圈养的。

    这就是他那几十个粉丝群里的“铁粉”们。

    他要发行新专辑,根本不需要任何额外宣传,直接在群里吆喝一声就行了,然后那些粉头自然会组织粉丝认购,你一张我一张,几十万张专辑分分钟就被人买完。

    这种宣发方法当然会省钱,而且连制作成本都压得极低,随便找几个三流音乐人写几首歌,连磁碟都不用印,直接做成数字版,然后让买歌的粉丝自己去下载。

    整套流程做下来,一张专辑的成本可能不超过2块钱,但是却可以在网上卖好几十块。

    就这还号称是给粉丝们的“低价福利”,引得一群粉丝在群里欢天喜地,顶礼膜拜。

    瞧瞧,割韭菜就是这么容易,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这就难怪为什么资本会热衷于批量制造像王时行这样的爱豆了。

    但是青桔少女那边呢?

    制作实体专辑的成本本来就高,而且她们还要用心拍摄MV,一首MV的价钱,毫不夸张的说,可能比王时行一整张专辑的成本都高。

    就这,她们还只能指望路人盘的口碑,无法像王时行那样做到“精确定位”消费人群,更无法在专辑做好之前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收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专辑发行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而且现在越来越少的歌手愿意发新歌的原因了。

    真的不赚钱呐!

    但杨轻语明知道这样做会亏钱,甚至会血本无归,但她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

    这就不得不说,传统的宣发方式虽然麻烦,也很累人,但是确实能在歌迷当中留下好口碑。

    毕竟这种方式是要靠路人的口碑来支撑的,没有好口碑,你再累跑再多路演也没用。

    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青桔少女迅速累积起一批路人粉,让她们的名气变得稳固,更加能够得到主流娱乐圈的承认。

    可千万别小看了主流娱乐圈的承认这几个字。

    什么是主流娱乐圈?

    简单来说,就是由那些老派的明星、走传统路线混出头的人组成的团体。

    他们和流量天生是敌对,毕竟自己经过那么多您的努力,花费了那么多力气,才有了此时此地的名气,而那些流量呢?

    他们只需要背后的资本拼命地鼓吹,随随便便就能聚集一大批无法明辨是非的粉丝,然后在网上到处搞事,将整个娱乐圈搞得乌烟瘴气。

    你说这种人能得到他们的喜欢吗?

    所以在娱乐圈内,这些主流的派别基本上都不会承认那些流量明星,不但在媒体上对他们不假言辞,就连各种奖项、颁奖晚会,也基本上会把他们排斥在外。

    当初就有一个颇有些名气的奖项,硬顶着巨大的压力把一个重要的奖杯颁给了一名流量小鲜肉,结果这个奖项不仅被民间的舆论疯狂嘲讽,就连很多明星,也在私底下对这个奖项的组织方颇有言辞。

    结果第二年,这个奖项请的很多明星都不愿到场,理由是他们的档期错不开,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这个奖项去年把大奖颁给了一个流量,导致很多明星认为他们的格调太低了,不愿与之为伍。

    结果这个奖项的组织方为了撑场面,就不得不邀请了更多的流量明星,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来的流量明星越多,就越得不到主流媒体的认可,而缺少了那些主流明星的参加,这个奖项的格调就变得越来越低,不得不邀请更多地流量来撑场面。

    到了最后,这个奖项的组织方悲哀的发现,他们的会场已经不知不觉被流量明星给占满了,原本那些老派明星,几乎都不肯接受他们的邀请了,这个奖项的格调也一下子从一线跌落到二线,成了流量小鲜肉们的狂欢盛宴。

    这就是主流娱乐圈和流量圈子相互不交融的一个例证。

    当然,有时候一些老派明星看在钱的份上,也会屈服于资本的力量,为那些流量明星作配,或是在自己的作品里给流量们留一两个位置。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足够打动他们的资本。

    私底下,这些主流明星还是对流量不屑一顾的,甚至在他们接拍作品的时候,都会主动打听一下有没有流量明星的加入,如果有的话,他们就要仔细的斟酌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