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亦轻亦枝 » 关于桥上的面

关于桥上的面

    当道路与河流来一场邂逅,哗啦的水声变得不再湍急,崎岖绵延的山路变得不再陡峭;离开江南十余载,世上再难觅知音。门前已种榕桐树,不见当年榕桐人。

    辛丑年冬月初三,闻江南烟雨镇得天独厚,背靠三山,面迎一湖,千鸟之所往,万人之所向。自春未到之时,蝴蝶翩飞,气候宜人,以至广博文士之爱,我耐不住想一睹风采的劲,拉上友人何氏一同前往旅居几日。何氏喜作词写曲,与我结识时便已闻名遐迩。

    初闻烟雨另潮生,烟云烟雨榕桐人。

    如果要说江南,那一定离不开烟云镇;如果要说烟云镇,那一定离不开榕桐桥。初到烟云镇时确实倍感可人,不一样的气候或许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活的节奏是慢的,人们喜欢散步,生活没有太大的压力,当地旅游业很发达,给我的感觉就是当地人都很“富”,感受完此地的人文风情,何氏与我住于河边旅站,每日闲时便对词切磋,非面红耳赤不能两语不能停。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日子,把所有的烦恼都抛给了过去,所以我们能脚踏实地的过好今天。

    榕桐桥上听水声,榕桐水上谋一生。

    榕桐桥我们一共去了三次,这三次也成了我们这次江南之行,乃至一生都不能忘的回忆。

    初到榕桐桥时便被它的宽度所震撼了,一般来说很多桥如果修的短,桥的宽度都不会很宽,但是这榕桐桥虽不足百米长,但宽度却有两百多米,何氏直呼“奇”,而真正的奇还在后面,当我们走上这座桥时,我感受到的是历史,风俗还有生活。

    榕桐桥说来也奇怪,虽名为桥,却更像一个集市,有卖花卖草的伙计在路的两旁高声吆喝,有卖木头家具的商贩推着车在人群中穿梭,孩子们嬉笑着跑来跑去,五花八门的商品,根本记不清,时至午时,略感饥饿,遂与何氏寻一处美食,我说要想吃美食必须问当地人,果然一问得知一家面馆“草船借面”,我与何氏顿感惊奇,不约而同“这地方真奇了!”

    “草船借面”就在榕桐桥上,谁能想到这家面馆在桥上开?世事难料,这样的事还真存在,不过与其说他是个面馆不如说他是个避难所,也是这次的相遇,也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冷暖自知,烟云镇给我的印象是所有人都很富。其实并不然,生活不可能将就每一个人,比如残疾人,我们刚到店时,迎面走来到是一个年过六旬的婆婆,佝偻的背像一座大山,她把黑暗都留给了自己,把光明的一面永远留给世人。她对我说“要吃面吗小伙子?”我们说“是的”“面在桌上你们自己煮吧,调料在桌上都有”我们很诧异我们是顾客为什么我们要自己煮面?何氏没忍住“为什么我们要自己煮?那有这样开店的”婆婆没有说话,这时来了一群孩子,他们衣衫褴褛,有的手臂乌青,领头的偏大的孩子低着头向婆婆走来,他的手不停的颤抖着,头深深的埋着,就像自尊压的他喘不过气说出“榕桐奶奶,我们今天还是没有挣到钱,我们已经很久没吃饭了~”

    榕桐婆婆不怒反笑,这个笑容我和何氏一生都难以忘怀,她说“傻孩子们,我知道,面在桌子上,老样子,自己煮,快去吧”孩子们都抱着婆婆纷纷感谢过后都去煮面了,看着他们熟练的手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这期间我观察到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残疾,领头的大孩子腿部有残疾,其他孩子有些不能说话,有些甚至不能看。我和何氏突然明白了,就像这家店的名字“草船借面”

    后来我们走孩子们的口中知道,这位婆婆已经七十多了,很多年前就在榕桐桥上住,据说她的爱人修这座桥时发生意外去世了,她便从此在这里住了下来,她手后来得了病不得不截肢,所以她从来都不会煮面,而她的面,是她每天划着自己的小船,在岸边上千家的人家户借来的!大家都叫她“榕桐婆婆”她就像和这座桥合二为一,没有她榕桐桥也不会被世人所知,没有桥也就没有了这段故事。她也从来不会收钱,她说“你自己动手做的面,我为什么要收钱”

    第二次前往烟云镇的时候是次年的年前,我和何氏约好了给榕桐婆婆拜年,带了好些礼物,却不料我们去时榕桐婆婆身体不堪,不听世人劝住依然坚持开店,虽与我二人有片刻停留交谈便又出门借面,我们只得回去。

    第三次去时,我们便没有见到了。

    榕桐,浙江本地叫榕桐树,树皮绿色,革质,叶片很大,没见过开花,树皮剥下浸水中个把月,待腐烂后捞出晒干用木木棒棰打,可搓绳子。这把绳子牵了我们许多人一生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