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天,一切从贾宝玉开始 » 第二章 吃绝户

第二章 吃绝户

    最终,雨化田还是收了贾宝玉给的玉石吊坠。

    但他也写了一个地址。

    言明若是遇到一些“小事”,可以到这个地址去找他。

    这自然是一份便利。

    毕竟魏忠贤给的牌子只有一个,用了了就没了。

    贾宝玉将这分人情收下不提。

    远处那座楼船却已经快要靠港。

    船头站着一个豆蔻少女。

    虽然形销骨瘦,远远比不得当朝太后那种丰润成熟。

    但五官却精美绝伦。

    配着期期艾艾的神情,真好比落病嫦娥,臻首西施。

    绝对的人间绝色。

    正是贾宝玉在码头等待的亲眷——林黛玉。

    五六岁的时候,因为母亲病逝,当时的小林黛玉还被送到荣国府寄居了好几年。

    也就是那时和贾宝玉成了玩伴。

    不过后来她又回到父亲身边。

    而她的父亲林如海当时已经被任命为巡盐御史。

    别看这只是一个从三品的官,但却是一个一等一的肥差。

    盐税里边究竟有多大的利润,自然不用多提。

    更不用说除了掌管两淮盐税之外,林黛玉的父亲还有着纠察百官的权利。

    虽然只有一个从三品的官衔,但却位卑权重。

    就算是大权在握的一省巡抚也差不多就是如此。

    林如海能够得到这个职位,除了他本身的才华能力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原本先帝夹带里的人物。

    是真真正正的天子近臣。

    但好景不长。

    多年之前,先帝去世。

    小皇帝继位,太后隔帘听政。

    朝堂之上,潮起云涌,风向大变。

    林如海最大的靠山没了。

    原本本本分分不敢有丝毫造次的两淮官员,便开始作起妖来。

    眼前政务的越加不顺和繁重,还有对未来人生仕途的担忧,让还处于中年的林如海状态越来越差。

    外忧内患,心力交瘁。

    很快他就在任上病逝。

    只留下林黛玉这一个孤女。

    而从亲戚上讲。

    荣国府里,大老爷是贾赫,二老爷是贾政。

    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

    贾琏是贾赫的儿子。

    这位在任上病逝的林如海,则是贾涟的姑父。

    姑父意外病逝。

    家中除了林黛玉一个年龄尚小的顾虑以外再无亲人。

    荣国府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把贾琏派了出去帮忙主持丧事。

    处理完丧事之后,贾琏就带着林黛玉坐船返回金陵。

    贾府这边提前接到了通知。

    本来是准备派赖大管家前来接船。

    但原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说什么也要亲自前往。

    贾母对原主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再加上原主一撒娇。

    也就顺了他的意,让他领着奴仆来到码头。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安稳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事情的金陵城外,居然会突然来了一群突厥兵。

    更不会想到,原主还没来得及死在突厥兵的刀下,就先被惊慌的人群踩昏了过去。

    之后才有新的贾宝玉穿越而来。

    “妹妹,外面风大,马上就要靠港了,还是先回舱内休息吧!

    这里就由我来照看,等进了港,船稳下来,我再去叫你。”

    “多谢二哥好意,但我心中烦闷的紧,还是留我在这里多吹吹风吧!”

    说话那人见林黛玉不会听劝,只能无奈叹了一口气。

    瞧着她那瘦弱的身影,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愧疚的复杂神情,但又很快隐藏起来。

    最后转身离开,去让仆人和手下做好下船的准备。

    很快,楼船就停在港口。

    码头上的挑夫工人,轻车熟路的在船体和港口之上铺设通道。

    贾宝玉迎上去。

    但最先见到的却不是林黛玉。

    而是一个身穿貂裘,头戴锦帽,内里配着象牙白色长衫的公子哥。

    人还未到,就先闻其声。

    “宝玉,你怎么来了?

    不是说赖大过来接船的吗?”

    真是妇唱夫随。

    都说王熙凤是丹唇未起笑先闻。

    现在看来,他这位贾琏,琏二哥比起他的媳妇儿也不成多让。

    贾宝玉仔细打量这位同为荣国府中的贵公子。

    不得不说。

    贾家的基因在容貌这一块确实不错。

    眼前的贾琏虽然在原著当中是一个怕老婆的怂货。

    但实际上却身姿挺拔,面如冠玉。

    唯一可惜的,就是长了一双桃花眼。

    让他没能像贾宝玉这样生出英气,反而顾盼生春,如同一个风流魁首一般。

    贾宝玉只是带着一丝新奇的想法,才仔细的看了一眼贾琏

    但贾琏本就心中有鬼。

    并且原本定下接船的赖大,不知怎的换成了贾宝玉。

    让他不可能不多想。

    现在被贾宝玉这么盯着看。

    脸上的表情就更加不自然。

    贾宝玉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然后回想原著的内容。

    大概猜到了究竟发生什么事。

    在原著里,为了修建大观园,荣国府里耗尽了银两,却还不够填上亏空。

    对这事,王熙凤几乎要愁白了头。

    但最后居然神奇的把这个亏空堵上了。

    现在大观园还未修建。

    但并不代表这个亏空并不存在。

    贾宝玉看着眼前这个庞大的楼船若有所思。

    盐官可是肥差。

    更不要说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盐官们的头头。

    老话都说三年清知府也有十万雪花银。

    这两淮盐道衙门最大的长官,能拿到手里的银子岂不是要胜过知府十倍百倍?

    就算林如海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按官敬,冰炭敬,官服敬,住宅敬……

    这些大大小小已经成为成例的合法贿赂,这些年加在一起,刨去吃穿用度。

    十几几十万两银子总还是会有的。

    可眼前楼船上搬下来的却竟只是一些杂物。

    再联想到贾琏脸上复杂的表情。

    贾宝玉心中冷笑。

    说是担心姑父幼女,不辞辛苦前去帮忙主持丧事。

    现在看来。

    这不就是吃绝户吗?

    只不过荣国府还算要点脸。

    没直接干出那草菅人命的勾当来!

    真正筹办这事的应该是王熙凤,还有贾琏这对夫妻。

    大老爷贾赫肯定知道,那本就是一个视钱如命的混蛋。

    而且如果贾赫不知道的话。

    给王熙凤和贾琏这俩人再大的胆子,也肯定不敢贪没这么多钱。

    还有那个赖大。

    身为荣国府的大管家,连原主和贾琏平时见到都要尊称一声伯父的老人儿。

    如果贾宝玉没有记错的话。

    原著中,他就在修建大观园的时候,从这笔钱当中贪墨了一大笔银子。

    非但如此。

    他平时还会克扣府里一些不那么受宠的主人家的月钱。

    甚至明理暗里进行折辱。

    俨然是以荣国府一个隐形的真正当家人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