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夏余歌 » 第三十七章 院长的提醒

第三十七章 院长的提醒

    杨荀趁着月色拿出金元宝钞查看,发现手中的这些宝钞全是新的,明显是刚刚新印的。杨荀看到柳如是三人手里的金元宝钞也是新的,心里对此次借兵有了底气。

    随后,杨荀带着柳如是拿着这些金元宝钞向诸葛府走去,他要先和杨英商量一下,来到诸葛府,杨荀在从杨府出发时就已经派人通知了杨英今天晚上会过来找她商量事情。

    所以,杨英并没有休息,而是在陪完诸葛欣后,就来到大厅等候杨荀。

    杨荀见到杨英后,拿出宝钞,道:“姐,你看看这些金元宝钞。”

    杨英拿起杨荀手中的金元宝钞仔细看了看后,道:“这些宝钞都是新印的,全是从神偷门拿出来的?”

    杨荀点头道:“没错,这些宝钞都是从神偷门拿出的,神偷门是不是这些宝钞的印钞点,这个还有待查验,但是,他是一个散货点是可以确认了。”

    杨英道:“那明天早上你先去一趟院长那里,把这些事向他汇报一下,到时候由你带领监察院监察这件事的进展,京都府衙那边就不敢胡乱作为了,既然我们要做这件事,就必须要占据主导权,把事情办好后,我们就封锁现场,然后再通知大夏商行的人,让他们过来检查这一批假钞的来源。”

    杨荀道:“行,那我先去院长那里,领一帮兄弟出来,姐姐你去联系一下京都府衙,让他们晚上安排衙役配合我们包围神偷门。”

    杨英道:“找到神偷门的所在地了?”

    杨荀看向柳如是道:“嗯,如是说她有办法。”杨英诧异的看向柳如是。

    柳如是微笑道:“英姐姐,我前段时间刚收养了一条秋犬。”

    杨英道:“你是说善于寻人探物的秋犬?”柳如是点点头。

    杨英又道:“听说,这种狗最难能可贵的不是寻人探物,而是非常忠诚,传说这是一种极度忠诚的狗,会与自己的主人形成一种特殊的羁绊。”

    ......

    杨荀、柳如是从诸葛府出来,两人晚上前往神偷门,出来后,又赶至诸葛府,一路奔波,抬头望月才知此时已至深夜,一阵寒风吹过,杨荀抱着柳如是的肩道:“快上车吧,外面冷。”

    柳如是点点头,上了马车。杨荀关上马车帘子后,拉着柳如是的手道:“天气这么晚了,要不就去我家休息一晚吧,这个时候再赶去道院,就没多少休息时间了。”

    柳如是听后,抬头看向杨荀,轻轻道:“嗯,听你的。”他也担心去了杨府后,杨荀会对她使坏,但是,又担心如果就这么拒绝,杨荀心里会难过。

    真是应了那一句,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

    杨荀带着柳如是回到杨府后,嘱咐王伯给柳如是安排好住处后,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想对柳如是做点什么,确实是希望柳如是能够多休息一下,自己的女人,杨荀还是很怜香惜玉的。

    第二日上午,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柳如是回了道院,而杨荀则去了监察院院长李哲的府邸,他的计划必须得到李哲的支持才行。

    等李哲上完早朝回来,发现杨荀在家等他,笑道:“你今日怎么来我府上?又要找我请假?”

    杨荀笑道:“今日来院长府上,是有一事禀报。”

    李哲喝了一口茶,道:“什么事,说吧。”

    杨荀道:“我最近在追查金元宝钞的源头,发现神偷门在京都的驻地可能是源头之一,想让院长给我点人手,最好是跟京都衙门也打声招呼,好让他们也出点人手。”

    李哲看着杨荀,不说话。杨荀被李哲盯得浑身不自在,道:“院长怎么这么看我?”

    李哲笑道:“你小子又想坑谁了?”

    杨荀感觉李哲应该猜到了什么,反正是自己的上司,到时候围困神偷门还需要监察院帮忙。

    那些监察院的同僚到时候肯定也会把自己的行动告诉李哲,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先和李哲交个底,顺便看看这个上司有没有好的建议。

    于是,杨荀将自己的计划全都告诉了李哲。李哲听后,沉思了一会,缓缓道:“你对大夏商行怎么看?”

    杨荀诧异道:“大夏商行有问题?”

    李哲微笑道:“我想听真话。”

    杨荀沉默了一会,沉声道:“我感觉大夏商行已经堕落了,甚至可以说有人在通过他攫取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且这个人甚至不仅仅是一个人,很可能是一个群体。”

    李哲冷声道:“所以,你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拿大夏商行开刀?”

    杨荀道:“这件事只要进行的顺利,这个人会自己跳出来,到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我觉得就挺好的,我们到时候还可以顺势清理一下大夏商行里的队伍,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李哲道:“然后,把你的人安排进去?”

    杨荀道:“人选你们定,我只负责杀人。”

    李哲欣慰道:“这样对你来说最好,当你得到的越多,你就越不会满足,也就越容易迷失,现在的你还太年轻,很多事,你把握不住,也太危险。”

    说完,李哲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交给杨荀,杨荀看着刻着李哲二字的令牌,问道:“这是?”

    李哲道:“这块令牌你拿着,以后就用这块令牌调用二处,这件事我会和张天说的。”

    看着有些疑惑的杨荀,李哲继续道:“你以后拿着这块令牌,就是再告诉别人,你做的事是我让你做的,那些人心里就有数了。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在做,就会让那群人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这群人最喜欢的就是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你也不想时刻被惦记吧。”

    杨荀听后,大为感动,最近一段时间做任何事都顺风顺水,他确实有些迷失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忽略了做这些事情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还好李哲及时提醒,否则,一个疏忽,可能就会让自己后悔莫及。

    如果那群人不管不顾,无视规则,一门心思想要杀掉杨荀或者他身边的人呢,这种事只要对方愿意付出代价,完全可以实现。

    这种事杨荀前世也见多了,哪怕是一国领袖都可能因为利益而被暗杀,更别说是此时的杨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