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31章 鬼王夺舍

第31章 鬼王夺舍

    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回阳之前,王啸想到了一件事:

    我擦!特么老子的身体还在大帐呢……

    这可咋整?

    想到这里,心急如焚。

    实在担心自己的身体,毕竟过去了一夜零一天。

    若无人经管,大家放弃了,搞不好就给埋了。

    埋了再给憋死了,棺材可不好往外钻,棺材钉三寸长,把棺材盖钉得牢牢的。

    特么死的憋屈啊!

    祈祷别再给烧了……

    祈祷别给耗子磕了,听说耗子专咬人***……

    令人意外的是,摄青鬼王能亲自为王啸送行;蹊跷的是,他没带任何的部下。这让人深感不安。

    一路上,摄青鬼王把王啸夹在腋下,竟然能踏空飞行。只有耳边的阴风呼啸,能见的,皆深灰或浅灰的阴雾,这雾中,有一股发霉的气味。

    不知过了多久,摄青鬼王缓缓降落,对惊魂不定的王啸道,“此地不宜飞行,你我且步行,再前行几里吧。”

    这是一片平原,贫瘠之地,偶尔有狗吠声传来。

    “此间也有恶狗岭吗?”

    王啸眼睛长长了,不知道摄青鬼王是不是故意的。

    他原来的世界传说中的阴间,确实有个“恶狗岭”。有无主新魂经过,能叫群狗撕咬个体无完肤,缺胳膊少腿很常见。

    有爱狗的人士,过恶狗岭一点事没有。恶狗能分辨出它眼中的好赖人,还冲人摇尾巴呢。

    想到这里,王啸蒙圈了,当年他可是吃过狗肉的……呜呜呜……

    “恶狗岭?!”

    摄青鬼王表示没听过,见王啸吓成憋茄子样,不禁暗自狞笑。

    狗吠声不断,不见恶狗出现。半个时辰后,隐隐看见前面有一个小村庄。似有灯火闪烁。

    走近了,原来不是村庄。几乎有一个乡镇大小了。

    外表更象是一座军营。

    该军营占地几十亩方圆,可驻扎十万兵马。四周有几个人高的栅栏,出入口有防马桩。

    圆木搭建的瞭望塔,在正门入口左右各一个。皆各挂一个灯笼幌子。灯笼成串,上面有字那种。

    左侧成串灯幌摇曳,从上而下几个大字:楚宣王驻地。右侧灯幌为:虎贲三军。

    正确的念法应该从右往左,即虎贲三军,楚宣王驻地。

    “你我二人路过便可,切勿言语,”摄青鬼王告诫说。

    王啸心想:原来是冥界阴兵的驻地。

    问题是,灯幌亮着,四周修整过,并有多处足迹。可为何偌大一个军营不见一个阴兵呢?哪怕是暸望塔上,也该有人值守啊?

    既然无人,摄青鬼王何必这般小心呢?

    二人沿军营右侧栅栏行走,走了一会儿,确定无人。

    “有人吗?有鬼吗?”

    王啸扯开喉咙大喊,双手呈喇叭筒状。

    摄青鬼王一听傻眼了,伸出带倒钩的手爪,捂着某人的嘴。

    话刚出口后悔了,象是接头暗号一样。徒见栅栏上方,突然冒出好多的阴兵。

    就好象一石击出的浪花,凭空出现的。

    接下来,人声鼎沸,象开水翻滚一样。某人在摄青鬼王身边,惊悸的向上一瞥,但见五米多高的栅栏城寨上,好多带头盔阴兵的脑袋向下探视,皆骷髅的面孔,头戴头盔,脖系红巾……

    然后,一个头领模样的阴兵,喝令弓箭手齐射。

    还有若干阴兵下绳索,开始下滑。几百米外的军营大门,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传来,至少几百个骑兵向这边追击。

    摄青鬼王哪能束手就擒?又将王啸夹在腋下,只原地踏了几步,腾空飞起。栅栏射下的一泼箭矢,射了个空。

    几息之后,摄青鬼王已腾空飞升几十丈。王啸倒是看清楚了地面上的景物,不免瞠目结舌。

    好大一个军营哦,到处都是阴兵,比蚂蚁还多;四处旌旗招展,足以遮天蔽日了。

    可见处,军营中有数不清的帐篷,整齐的排列;光校武场空地,多达十几处。

    其中有几处校武场正在操练,摆弄各种队形。

    初步估算,十几万军队是有了。场面壮观而雄伟,令人赞叹。

    刚升空不久,一轮箭雨向空抛射。射最远的一支箭矢,差点儿射到王啸,他伸手一抄接住了。

    “你干什么?”

    摄青鬼王怒道,并低头睨了他一眼。

    “留个纪念!”王啸道。

    摄青鬼王听了,欲哭无泪。

    不多时,远离了大营,摄青鬼王再度降落。王啸哎哟了几声,活动活动筋骨,站起身来。

    “待本王施法撑开鬼门,你便可以还阳了。”

    摄青鬼王一脸阴骘道。

    “好啊。”

    王啸回应,很期待。

    但见摄青鬼王盘膝坐下,口中默念咒语,对着天空比比划划。第一好象没成功,便停下来,准备开始第二次。

    “陛下,请问刚才什么地方啊?”

    趁鬼王停顿时,王啸忍不住一问。

    摄青鬼王瞟了一眼,颇有不悦道,“楚宣王的大营,连东都鬼王也要礼让三分呢。”

    “哦,是与白鹿王战败的楚宣王么?”

    他若有所思道。

    “正是,在阳间此地正对应盘云谷。”

    说一说完,摄青鬼王便扭回头继续做法。

    他没再问,遂联系到阳间的传闻,遂恍然大悟。

    却原来,八百年前齐、楚联军困守盘云谷,被白鹿王打败了。最终有三十万将士惨遭活埋。

    无怪楚宣王几十万余众,不入六道轮回,投胎转世。皆因为尚存一口怨气缘故。

    这几十万军队,无论哪一界,均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足可雄霸一方了。

    正猜想呢,但见灰蒙蒙前方有一道门户,渐渐显行。青幽幽的一个洞,里面似云似雾,呈旋涡状翻转。

    “王啸小子,你且自祷平安吧。”

    摄青鬼王道。

    “告辞!”

    遂郑重的向摄青鬼王一躬身,返身便跨进鬼门。

    象似一头扎进棉花套里,软绵绵的。另一只脚即将也跨出,意外发生了。

    只感觉身后一股大力,从后脊梁骨撞击。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钻入才对。

    耳边有桀桀怪笑声入耳,“嘿嘿嘿……本王且助你一臂之力。”

    他刚想说“多谢”,感觉胸口沉闷,低头却见胸前迅速凸起,直涨到摄青鬼王头冠,随皮肤撑起。

    某人大惊:“我擦!夺舍!”

    “不错,正是夺舍。”

    说话间,王啸仿佛滞住了,左脚尚留在冥界。

    “哈哈哈……本王历经了几百载,终于等到了可以夺舍之人,哈哈哈……”

    摄青鬼王开怀大笑,遇上特殊体质的人不易,如大海里捞针。

    如何不乐?

    其修成鬼帝到鬼仙,再勤勉也要也再几百年。最终遁化形成人,炼就肉身,还要个几百年。

    时间太久了!

    恰恰遇到可夺舍之人,一步成功。省了数百年光阴,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便解释通了。摄青鬼王为什么一个人送们。

    不过,他高兴的太早了。

    但见某人周身一道佛光乍现,直透心胸,探出的头颅剧烈痉挛。

    摄青鬼王嘶吼着,样貌狰狞而扭曲,相当痛苦。

    这是晦明留下来的佛光起作用了。

    王啸这时也能动了,迅速伸手向腰间荷包,掏出来一沓符纸,又极快的拍在胸口上……

    符纸乃民间驱鬼专用,不值钱的,春晓送给他的。虽不及灵符好用,但聊胜于无,相当抽了鬼王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符纸化为灰烬。而这时金蟾子醒来,吓了摄青鬼王一大跳。哪曾想王啸体内还有寄魂呢?且修为比自己差点有限。

    但见大蛤蟆后腿一阵猛蹬,蹬得鬼王连连后退。能看见向王啸背后凸起。

    之后王啸又听得摄青鬼王怒嚎一声。接着,眼前突然有道光,一闪遁入身体……

    “哇啊……”

    不知道何时,王啸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被窝里。空气中焚香的气息很重。

    这是一间朴素的卧室,绝不是大帐。似乎有钟磬声传来。他喊了几声,有气无力,胸腔疼痛难忍。

    这时春晓来了,然后是春江道长,又有人去唤徐长老。

    经众人介绍,王啸才晓得自己昏睡了五天五夜。现在人在紫竹观后厢房。

    说起五天之间的事,众人唏嘘不已。直夸王啸命大。

    这期间,更多的道士来了,其中有外门闻古道等人。厢房内热闹非凡。

    闻古道也被招募了,可惜了金钱子,在战斗中陨落了。

    但听得肚腹当中咕噜咕噜响,饿到了前胸贴后背。春晓便拿来的点心和茶水,喂他吃下。

    据众人说,驱鬼计划结束了。目前陈光将军等人,仍在六道河村大营,主持善后工作。说是过几日后撤到头道河村。

    群鬼也不再过界了,貌似契约已定。

    众人告诉他,他此番能成功返阳,还应该感谢一个人,即燕国的付仁礼。

    据说当时,王啸的身体已经给马车运走了。

    人身已经僵硬,身上盖上了道袍,怕尸变,又给脑门贴了符纸。按计划是送去肖家村,交给王啸的好友肖让处理。

    送行的人有好多,华盛师太等人,还有陈光和全体都统、校尉。送到三道河村便陆续返回了。

    最后由春晓和靳勇随行。

    这时的平板马车,到了头道河村小桥上。

    春晓说,以为王啸师兄发生了尸变,竟然从平板车上直挺挺站起来,又上蹿下跳的。

    车把式妈呀一声,跳溪流里摔断了腿。

    春晓后来也看出了不妙,肉身明显有夺舍征兆,手忙脚乱之际,恰逢燕国付仁礼一行人辞行,于半空中发觉地面有异。便及时出手相助,救了某人一命。

    也是王啸命不该绝,有贵人神助。否则,世间再无小子王啸了,换了个摄青鬼王。

    听春晓分析说,付仁礼道行深厚,不在洪长老之下。若非他人,还真的无能为力呢。

    听到这里,王啸惊出了一身冷汗。暗暗记住了付仁礼这个人,救命之恩,当改日相报。说感谢之词,太肤浅了。

    观中的留守道士,没有亲身经历,自然体会不到当中的凶险,权当听故事解闷了,并一个劲儿的询问,意犹未尽。

    安歇了几日后,王啸又面临一个抉择,这让他进退两难。

    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

    宗门限期两天报道,若愈期不归将予除名。而清正道长的尸首,还在观中寄存,返乡入土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