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35章 强秦伐郑

第35章 强秦伐郑

    有关战争的场景,及黎民百姓的遭遇,王啸不想多说。

    一些形容的词汇,如:城无完整、残垣断壁、且满目疮痍;又见路边白骨累累,饿殍遍野。还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云云。

    上述形容,只一个惨字了得。

    作为过客,他一直思索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杀戮?生灵涂炭呢?

    随着阅历的丰富,他渐渐看懂了世间的因果。

    正是位高者的贪婪与野心,造成了上述一切。

    当他有了自认为足够的实力,便推行以杀止杀的宗旨。

    以我之剑,弑尽魑魅魍魉;以我之剑,斩断贪墨与虚妄;以我之剑,荡涤污垢尘埃;以我之剑,还一个清清朗朗的世界。

    尚武城正在打仗。尚武城是郑国的军事重镇,自古以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这一次,郑九国联军守城,强秦攻城。

    此战遂成为战争的转折点。史称“尚武之战”。

    而郑国集结九个小国、部族,史称“九国合纵”。

    尚武之战,最终以秦国战败而结束。

    当时的强秦,率兵七十万,号称一百万,已兵临城下。

    秦国的任家军担当先锋,号称百战之师的任家军、上将军任克贤挂印。

    郑九国联军,押上了全部的家当,增兵共计五十万。由郑国老将薛定山任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

    而这时,强秦兵分三路,中路直指尚武城。

    另两路兵马以迂回之势,欲对尚武城百里内,形成合围之势,并阻击援兵。

    说巧好巧啊,扛棺少年距尚武城还有七里地时,正给钻进了包围圈中。

    不多时,待强秦三路人马收拢,少年才傻了眼。一回头,特么于倩人呢?

    但见漫山遍野,黑甲兵多如蚂蚁,枪戟如林旗帜如海。稍平缓的地带,战车幢幢整齐排列。

    百万大军行进当中,地面为之颤动。

    这是王啸第一次感觉杀气的存在。

    这股气势,足够让胆小的人,瘫痪在地了。

    有那么几只野兔子,竟给吓死在当场。

    你说吓人不吓人?

    除云梯外,还有一种大型攻城的装备。

    不知道叫什么。象移动的大型塔楼,底下有轱辘若干。需要几十匹牛马拉动。

    目视高达十几丈,分多层。上下楼梯贯通,其间可容纳数百人。

    有窗口和弓弩手各就各位。最上端的正面,可敞开拦板吊闸,直接能搭栈桥于城垛之上。

    他真佩服古人的智慧……吖!还是担心担心自己吧。已经是面如土色啦。

    且听战鼓擂擂,号角声声。声势浩大无可比拟。天地为之变色。

    再反观雄伟壮丽的尚武城,目视比南阳城大上一些。其守备固若金汤。将领兵士正在布防,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东门外的平原上,默认为主战场。

    第一阵,由郑九国的草原部落耶律齐为主将,副将十名协同。点了三万兵马出门迎敌。

    “轰”的一声炮响后,东城门大开,吊桥搭在护城河上。

    主将耶律齐率部鱼贯而出。

    大约有几百亩的空白地带,一城一军中间,一个人扛个棺材,孤独的人,看上去十分乍眼。

    于是便有好事者,猜测此人的来历……

    由于处在最中心地带,即两军将领的厮杀之地。

    所以,不得不稍稍退后让出地方,方便人干架。但又不知道退哪里才好。

    这境地,挺尴尬的。

    又听“轰、轰”两声炮响。一边有号角声起。原来两军出场的暗号不一样。

    强秦的大将是一个黑甲莽汉,其手持两杆亮银锤。亮银锤是八角面。

    而耶律齐麾下一个副将出战,副将的兵刃是丈八长矛。

    双方二将驱马到了场中央,均不由自主睨向扛棺少年,少年也傻傻看着他们。

    然后双方将领自报姓名开干。

    秦将叫叶剪,号称秦国第一勇士。相传可于万军之中,取敌军主帅首级,如探囊取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秦军第一阵便以叶剪出战,用意比较明显。首先来个下马威,其次速战速决。

    一连三阵,叶剪连胜两阵。第三阵时,郑将也派出了高手,乒乒乓乓打的火热。

    这边看累了,或蹲或坐,站立的时候多。

    棺材正好能遮住阳光,有了阴凉。遂盘膝而坐,一手掏出干硬的面饼,吃了起来。

    好在水袋里有水,否则难以下咽呢。要是有辟谷丹就好了,主要是省事儿。

    又几阵后郑将皆败。少年人见双方将领交战,自然也有所收获。这个叶剪连胜十场,凭的是双锤无敌。

    目视八面亮银锤,各重一百斤不止。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力量上占绝对的优势。实际上叶剪的武艺也是非凡。

    技法和马上功夫,皆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反观郑国也有能人。第十阵停战半个时辰。之后,郑国方面一个铁塔般的大将出阵,其手持重武器方天画戟。

    其铁杆便有儿臂粗细,长约两丈,总重量怕有三百斤不止。铁塔将挥舞方天画戟,象甩稻草一般轻松。

    少年投去目光,见郑将竟然是个武修,炼气三段修为。

    看来秦将叶剪要落败了。实际上呢,结局恰恰来一个大反转。以铁塔将吃了败仗而结束。

    说话间,两将战成一团。

    在暴起的灰尘当中,两条人影你来我往。兵刃撞击声震耳欲聋。

    以修仙者的视力,和捣彩球的眼速,少年人终于发现了,双锤将叶剪的致胜关键。

    原来,双锤将叶剪确实力不如人,但他能在对方狂攻之下,一一化解拔开,实则用了巧劲。

    即亮银锤抗击方天画戟时,叶剪瞬时手一松,将力道卸掉几成,再一握拿捏住,不至于脱手而飞。

    妙啊!妙不可言!王啸暗暗赞叹道。寻思回头演练演练。

    战斗的场景略过。

    待叶剪获胜后,秦军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叶剪策马经过少年人时,忍不住道,“小兄弟,棺木沉重你不累么?”

    “累也要挺着,在下曾答应尊师,棺不离肩!”王啸道。

    叶剪不禁大赞,“兄弟乃勇士也!孝心可嘉!”遂拔马回走。

    这时,强秦开始乘胜攻城。趁士气最旺盛之时,郑国方面最丧气之际。

    一时间喊声如潮,惊天动地,战鼓如雷自不必说。

    灰尘也是遮天蔽日。郑军出阵的败军先一步撤退回城。

    但见身边人影幢幢而过,什么挠钩手、盾牌手、矛手、刀斧手等等均有。

    好在是彼此相安无事。若换成普通人,早被铁蹄踩踏在脚下了。

    紧张到麻木之后,扛棺少年才有了心情观望其他。

    这时,第一波攻城正在进行。尚武城方向射出了漫天箭雨,而强秦似乎早有防备。

    各有自己的路数。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和下棋一样,见招拆招。

    井然有序的移动阁楼当先,经过时抬头仰望,有五层之高,投下偌大一片阴影。

    这种阁楼有上百座,每座之间间隔五十米。

    步兵军士仍以盾牌手打头,其它兵种隐在其后。

    城外箭矢够不到的地方,即相临塔楼正中间,有大型的掷石机。

    就在王啸身旁,一架掷石机就位。几十个黑甲兵忙碌,有人将跷跷板一头放低,再推进滚石。

    滚石上凿有若干孔洞,塞有杂草浇进灯油,然后点燃。

    有象磨盘推手一样的机括,将牛筋绳绞紧,再放开。于是一团火球发射出去了。

    三长一短的号角声,乃是掷石机发射信号。

    每一次号角声响起,都有二百个大火球,拖曳一股黑烟在天空划过,砸向城中。

    一个火球能砸塌一个城垛子,让几十人丧命。

    惨叫声传来接连不断,令人齿冷。

    后来王啸曾评价过,掷石机的一射,相当于筑基高人的一击。

    所以修仙者对阵凡人军队,未必能稳占上风。

    一个伍长模样的人,好奇的问同样好奇的王啸,“你是什么人?缘何到这里来?”

    伍长中年人面相敦厚,不似狡诈之人。

    “在下等乃楚国人……”

    少年尽量长话短说,道明了为什么在这里。

    “唔!你很厉害,站这里有五个时辰了,在秦国无人能比,”伍长说着,好象想到了某个名人,继续道,“若非第一勇士不能比?”

    “第一勇士是谁?”

    他不由得一问。

    伍长的回答,让人微觉意外。竟然是那个双锤将叶剪。

    这时号角声又起,乃是另一种信号了。

    移动阁楼已经靠近城墙,外面板墙上布满了箭矢。已有阁中弩手与城垛上的郑军对射。

    阁楼后分两边涌出盾牌手,护住云梯手,几个兵士一组,立起云梯。

    而上方郑军奋起抵御,箭矢不断,把火油罐掷下又举石下砸。

    桡钩手负责支开云梯。长枪、长矛一个劲儿的朝阁楼猛戮……

    双方各有伤亡,被火油烧灼的兵士,尤其惨烈……

    话又说回来。

    攻城先头的兵马,约有上万。

    预备的步军,排列相当齐整,每一个小方队有兵士上百。大方队则上千。形成多兵种齐备的,规矩的田字方格。

    掷石机身后呢,有十队骑兵原地待命。每一队有上百骑,皆铠甲鲜明,队形丝毫不乱。

    综合上述感观。王啸不由得暗暗赞叹,这支军队纪律严明,兵士勇猛,且配合无间,将领又指挥得当。

    所以说,强秦崛起乃必然。

    反观郑军呢,出城时松松垮垮回城时如丧家之犬。不值一提了。

    不过,他心下还是希望郑军能胜的。基本上偏于向同情弱者。

    攻城塔楼全部就位之后,紧贴城墙。掷石机不便跟随,失去了作用。

    掷石机后面是骑兵,每个空位不是间隔五十米吗?

    掷石机停用时,会挪到一侧,给骑兵闪开道路。骑兵等待出击的命令。

    每一个步骤,均有条不紊。

    伍长善意的一摆手,王啸马上领会,便躲在一伍兵士当中。

    骑兵将领是唯一能自由活动的人,似乎对王啸颇多关注。但严明的军纪,不允许他有太多的动作和想法。

    将领驱马十几米到近前,与王对视一眼。

    “听叶剪将军说,你很让他佩服,”将领道面色无变,但给人压力蛮大。

    “是么?在下也佩服他!”王啸微微笑道。

    他这语调现在听起来,与成年男子无异。不象早年嗲声嗲气,笑死个人。

    “北地人?口音上象……”

    “是的吖?”

    “北地哪里?”

    “大夏人……”

    “哦,好远的地方哦?”

    “是吖!好远!”

    随着交谈的深入,该将领与前面的骑兵听了,均赞叹不已。

    骑兵将领刘烨,因前任主将攻打草原部落时中箭身亡。便以参将的身份暂管骁骑营。

    刘烨提出来,如果王啸点头,可由他举荐于军中述职。以目前的实力表现,职位绝对在他之上。

    听上去条件不错,但被王啸婉拒了。

    话说当日,秦军久攻不下,不得不鸣金收兵。难得的是,叶剪和刘烨亲自前来,邀请少年去见秦军主帅。

    少年个人也有些过意不去。仍给婉拒了。二人表示理解,遂将王啸放行。

    告辞之后,少年临走时告诉二人真正的身份,乃仙门弟子。二人遂目瞪口呆。

    他寻思这两个朋友是交定了。

    离开战场不久,金蟾子突然问王啸,咱比如说啊,假如今日是郑军围秦,将会怎样?

    王啸顿时无语。他明白,郑军的军纪涣散,治军粗陋,会让一些事情无法收拾……

    这世间有一些真相,是不能深究的。否则你会很失望。他同情的弱者,或许比强者更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