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37章 回归风云

第37章 回归风云

    陈国出产一种布匹,称“茱萸纹绵”,十分有名气。为各国的贵族名流所追捧。曾有一寸锦一两银的说法。

    其织锦质地细腻,茱萸纹在菱纹罗上成行排列,有菱形纹、旋涡在当中。空白的地方,绣有卷草纹和云纹。针法是锁绣法、多列和单列锁绣。

    五匹茱萸纹绵,紫、橙、赤、绿、褐五种颜色。令于倩爱不释手。女人家皆喜欢这东西。

    她一个女道士,虽穿不得,仍喜爱非常。王啸只得转赠她一匹,后者又讨去了一匹,共两匹。

    还有平民的赠物,一些瓜果吃食,其中居然有小儿穿过的衣裳。

    在郑国边界,一个妇人因感于某人孝义,将家中孩儿八成新的衣裳赠送,又错当王啸、于倩二人是伉俪。

    难怪了,王啸少年老成,于倩又少妇的形象,难免给人误会。

    王啸对此也不解释,不敢拂人盛情。而当时于倩持默认态度。

    归来的路上,一切花费自然算在王啸头上。投宿必去大客栈,饭食必上大酒楼。没办法,有个败家女人在身边,王啸不得不硬着头皮掏钱。

    在一个裁缝铺子,于倩制了一身茱萸纹绵长袍。

    “师弟!师姐好看吗?”

    于倩在裁缝铺子的铜镜前,惬意的转身,迈动她轻盈的步子,暂时忘记了所有。

    “师姐美极了!”

    王啸啧啧赞叹道。他仍是宗门的灰袍,只是掩住了门派标记。

    于倩忘乎所以道,“小嘴儿忒甜呢,师姐哪里美啊?”

    “呃!哪里都美,美到不忍直视,仙子下凡尘不过如此!”

    这让于倩十分喜悦。

    虽说夸张了,但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人靠衣装马靠鞍,于倩打扮起来,确实让人心动。一颦一笑皆带风情。

    这边老裁缝和女掌柜一个劲儿的夸奖,让于倩更高兴了。

    “师弟且赏店家!”

    王啸便笑着掂出碎银子,一一散与众人。心里疼得紧。

    如不出意外,他很快又变成穷光蛋了。有这样一个女人在身边,没好了,又不敢得罪。

    曾想过攒一笔资财,日后回大厦国孝敬老娘呢,暂时没指望了。

    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于倩从来没有经历过。即使柳师尊出行,也做不到这点。

    对于某些修仙者,则需要劫杀性命去获得。

    远远望去,老人山是一个黑点儿。山巅尚白,微有积雪。气候转暖,绿色盎然。

    “师弟啊!”

    于倩突然道欲言又止。她已换回了道袍。

    “什么事?”王啸道。

    “你是否听见宗门有这样一个规矩……”

    “什么规矩吖?”

    “嗯!就是宗门弟子,在筑基期之后,可结成道侣呢?”

    “吖!还有这事儿吖?”

    “嗯!是的呢?师弟抓紧筑基,到时候……”

    又是欲言又止,意味隽永。随着宗门临近,她刚刚恢复到宗门大师姐的常态。

    想听她的下文,没下文了。又听于倩岔开话题道,“对了师弟,回去神算堂,你且听姐姐的话,自会保你无虞的。”

    “明白,那便仰仗师姐了!”

    某人谄媚笑道。

    行至老山集时,紫竹观徐长老等人相迎,一车的吃食全部卸下留给观中分配,众人欢愉鹊跃。

    现在的某人今非昔比,声名远播。自然惊动了宗门一些人,包括宗主魏红饷。

    柳师尊尽管不情愿,仍遵宗主的指令,与八大长老一同,于宗门楼牌处相迎。

    但凡长老阁或做师尊的,乐见于此。皆大力宣传与追捧。之前的芥蒂仿佛烟消云散了。

    哪个师尊不想徒儿仁孝呢?

    于是,王啸无形中成为宗门为主打造的一个标杆形象。虽说少数人颇有微词,但抵不住大趋势。

    临近一看,但见宗门之前几乎人满为患了。

    哟嚯!太出乎意外了。此处省略一万字。

    且将剩余的三匹茱萸纹绵,赠予柳师尊。后者态度大有改观。

    而金器什么的,皆赠于宗主。

    回过头,神算堂依宗主之命,将王啸之前的体罚全部取消。又补全了他三个月的月俸。

    三个月的月俸,即三瓶养灵丹和六枚灵石,外加十五两白银。

    对于神算堂的那些人,王啸压根没想过赠送点什么。

    道不同不相为谋!

    除了要好的方杰和丁寅,私下里赠送点小礼物。

    倒是给好友孙德茂,匀了一半的苦茶,和一包梅子干。后者十分开心,小兄弟竟然还想着他。

    在归还《步云决》时,王啸去藏书阁时,将一小包梅子干,送于道童灵儿品尝,乐屁了。

    灵儿告诉王啸,有一个叫“云中鹤”的师兄,想见他一面。

    王啸听了,隐隐觉得不妙,聪慧如他,知道清渚道长和云中鹤的想法,都在打他心法的主意。

    这是先礼后兵吗?

    但他和金蟾子商量过,早有谋划。《白莲心经》无所谓,关键是修炼心得。王啸还没傻到拱手让人的地步。

    理由其实很简单。他事先找了一本阴修专用心法,地摊货。以备不时之需。

    要知道,若想修炼阴修走阴脉的心法,习练阳脉之人,需散功后重新修炼,就问云中鹤几人,能否做到?如果能,且拿灵石交换。

    是啊!为什么没想到呢?灵儿一听傻眼了。

    正所谓一叶障目,贪婪遮住了人眼。也不考虑一下,心法是否适合自己。

    因为阴修法门,任何人皆可修炼,而对于全阴体之人,进境更快了,这便给王啸的修为突破,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况且,若让清渚道人、云中鹤和灵儿散功后,再次从零开始,代价未免大了些。所以,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了。

    这货又狮子大开口,索要一百枚灵石交换,更让人信以为真。

    一百灵石,在三级弟子眼中是大数额。但在云中鹤几个人那里,还真不算什么。问题是不值。

    再说每月初一、十五两天的晨会,是所有宗门弟子必须参加的。

    王啸回宗门第三天,正赶上十五的晨会。

    天刚蒙蒙亮,钟声便响起。大概六时许人流攒动,熙熙攘攘汇集向“广德殿”。

    大殿宽阔的场地内,一千三百个蒲团整齐排列。

    前两排为黄色,再三排为红色的。其他几十排均为灰色蒲团,以此类推。

    就是说,弟子的级别越高,位置越靠前。

    之前王啸曾听过贺长老晨会论道讲法。

    这次他排在最末。

    “咣咣咣……”

    钟声敲响后到了时辰。

    这时有执事堂弟子喊王啸上前等待,估计有什么活动需要他。

    该弟子面无表情,指着第二排左边末位道,“那个谁,你且在这里。”

    “多谢师兄了!”王啸道。

    他明白,是他的名气带给他的好处,但不多。

    在以实力为尊的修仙界,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一种说辞,起美化、掩饰作用。

    该筑基弟子自信的以为,他能轻而易举的击杀小修王啸。

    也就是说,王啸的故事在一些人的眼中,乃莽夫行径,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入务实者的法眼。

    周围的一些一级弟子,皆面无表情。

    这种表情不代表什么,你很难窥探他真实的想法。

    王啸忽然想起,昨日于倩说过的一段话。心下十分的郁闷。

    于倩说了,好多人不相信她。有惩戒堂的人传话,包括柳师尊多次问询。甚至有人暗示,让于倩做伪证,证明棺不落地是假的。

    做为最主要的见证人,她压力很大。于倩犹豫过后,毅然决然选择了站在王啸一边。

    大家均认为她得了贿赂,甚至传闻她喜欢上了某人……

    他也明白,于倩说实话并非出于耿直正义,而是出于感情方面的因素……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一路之上的付出,总算在于倩这儿得到回报。

    这回报来之不易。

    让人说实话,其实很难。

    金蟾子深有感触说:“做人真累!”

    “……”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鉴于王啸的心机,金蟾子彻底服气了,完全杜绝了夺舍某人的想法。

    他决定了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待寻得适合的肉身夺舍。一辈子和王啸混,不吃亏。

    这时殿上的弟子,大多找到自己的位置。

    话说王啸盘膝坐下,有芒刺在背的感觉,一回头见几十排弟子之外,神算堂的刘香,许君、李丰等人敌视的目光,遂吐了下舌头,教几个人差点儿吐血。

    只有于倩表情复杂,深深低下了头,显然她被排斥了在外了。

    为了一个新人,于倩做出的牺牲,可谓巨大。

    “请问师弟,这里有人吗?”

    一个女音打断王啸的思绪,幽幽入耳。

    抬头却见是炼丹堂的梁凤仪。

    “没有人!”

    梁凤仪嫣然一笑,在王啸身边坐下。后者稍稍一侧头,一股茉莉花的清香很好闻。

    自回归之后,一些人因此改变了态度,这很好理解。

    锦上添花嘛!

    从前冷若冰霜,从未有过好眼色的梁凤仪,微笑忒迷人。

    有这样一个美人在身旁,足够让热血少年心猿意马的。不敢过多表现,只有眼角余光注意。

    “咚……”

    悠长的钟声再次响起。一个长老出现在殿堂中。

    还是贺长老主持,中年妇女道士呵呵呵。

    几乎是三步,便从殿外到了台上。缩地成寸术用到了极致。

    于前台,贺红英贺长老手持一卷经文,置于案上。

    先自目光流盼,瞥一眼新人王啸。简述了几句之后,步入正题。

    先请神算堂弟子王啸,上台发表感言。

    所谓的感言,即感谢这个人,又感谢那个人,还感谢贺长老慧眼识珠,给了一个表白的机会。

    冠冕堂皇的说辞,令贺长老十分满意。

    “鉴于此,长老阁一致决定,可破格擢升神算堂弟子王啸,于二级弟子,且于散会后于执事堂领取腰牌吧……”

    其庄严的语调,有不容置疑的威慑。

    这边王啸忙长揖道谢。

    意外倒不算意义,实至名归。议论声渐起。

    因为二级弟子录入,有一个门槛儿,即修为必须达到炼气十段或之上。

    长老阁既然破了规矩,自然有相关考虑。

    众弟子大部分表示理解。

    这是做给外人看的,让外界知晓玄鹤门对仁孝弟子的重视。

    “我反对!”

    一个嗡声嗡气的人,打破了这种氛围,一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王啸顺声音睨去,眉头一皱。贺长老也是神色微变。

    此人乃神算堂弟子,叫郭明。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平日里呆头呆脑,没少给人欺负。指的是新人王啸到来之前。

    他知道这个郭明,估计是受人蛊惑。旁边许君几个弟子,纷纷使眼色。

    “噢,请问这名弟子,你为什么反对,且说说你的理由?”

    贺长老表情阴冷道。

    长老阁的决定势在必行。说白了,不行也行,绝无翻盘的可能。

    “这……”

    这货人已经站起来了,一时气馁,遂望了左右几个人。

    都看着呢,刘香等几个各自转头不予理会。郭明马上有了被愚弄的感觉。

    待贺长老再次发问,郭明才断断续续说了一些理由,估计是多人授意的。

    大意仍是围绕着棺不落地展开的,想以一点否定全面。纯属鸡蛋里挑骨头。

    王啸则饶有兴趣的观看,双手交叉抱着膀子。仍站在前面。

    不经意间,目光掠过时,与梁凤仪目光相遇。后者急忙避让白皙的面颊上,飞快扑上了两抹红晕。

    啥意思嘛?

    而在一级弟子阵列中,尚有人投来敌视的目光,不止一个,令人颇有些无奈。

    有时候,莫名其妙得罪了人,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之前郭明提出来的置疑,相信大多数人均有过疑惑。

    但没人这么较真儿,差一不二得了。谁吃饭不掉饭粒儿?且站出来一个瞧瞧?

    不过,这也令大多数人产生了兴趣,包括贺长老。

    置疑主要有一点,你王啸入睡时用饭时棺不落地,肯定做不到。人之常情嘛;遇大风大雨的天气,或道路不好,暂时落地没毛病。

    许君个人认为,若不偷懒那叫傻缺。他以为所有人都这样,都应该这样。

    直到郭明再无补充。贺长老早有话对付他,还未发言呢,王啸举手示意,有话要说。

    但见王啸拿出来一本籍录来,走前几步交给贺长老,“新晋弟子王啸,此行郑国八万里,每到一地均有记载,均有人证,且教贺师伯过目,但请明鉴则个?”

    只字不提于倩,怕引人难堪。

    “噢?!”

    贺红英美目直视王啸,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但还是翻开了几页去看,第四、五页之间,夹着一张告示。

    他突然闻到,美女长老身上,有与梁凤仪同样的香气……

    再说贺红英,看见了多余的这张告示。乃是一则求购辟谷丹的信息。并不在意,向后翻去。

    “这一张不是,”王啸道。

    贺长老知道他指的是告示,抬头一望时,王啸解释道,“弟子当时重伤未癒,行动多有不变。曾得到许君师兄的照顾,先后来过两次赠送一瓶辟谷丹药,还听许师兄说过,宗门不备饮食,丹药乃其个人赠送……”

    没等人说完,那边许君闻言色变,跳起来吼道,“他说谎,不要相信他,大家切莫受此人蛊惑!”

    霎时间,众人将目光聚中于许君身上。

    众所周知,宗门的待遇尤其是对待病号方面,相当不错呢。

    有专人服伺,一日三餐加量等等的优待必不可少。

    众弟子也面面相觑,均明白了事情原委。均以为许君太过了。虽说有些潜规矩,大都点到为止。

    “闭嘴!尔敢咆哮于公堂,且拿下送惩戒堂论处!”

    贺长老怒道,马上有惩戒堂弟子将人押走。

    “弟子冤枉啊……”

    这边王啸愣愣道,“贺长老何故如此啊?虽说那许君师兄,于养病期间,服伺在下不足两个时辰,仍给视为恩人,弟子无意中发现告示,才晓得许师兄的大义,遂日夜收藏,每日一观,以铭记许师兄的恩德……”

    众人和贺长老,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这人也实称了。

    且听王啸继续道,“……听许师兄说过,辟谷丹是大家的一番心意,由刘香师姐、李丰师兄三个人慷慨解囊……”

    没等王啸说完,后排的刘香、李丰傻眼了。刘香是参与了,但绝对不关刘丰的事儿。

    贺长老是真怒了,遂叫人将刘香、李丰押走。以咆哮公堂,藐视师长、侵吞物资欺下瞒上等罪证,送惩戒堂论处。告示即物证。

    某人则在后面哭着喊着,求主持人贺长老高抬贵手。众人无不摇头叹息。

    这期间,他又道出了几个人,冒领个人月俸之事。又说师兄弟们让他少去了跑腿奔波之苦,大家都辛苦了。

    然后,又逮了几个弟子,盛怒之下的贺长老宣布散会。

    人群散尽,徒留下弟子郭明傻站着。王啸经过时,拍了他一下肩膀。

    “师兄,我不是故意的!”

    郭明一耷拉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