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八隐 » 第二十六章 寻踪觅迹

第二十六章 寻踪觅迹

    池风干一心只在那泥人上头,没注意李明珠表情有异,便问那师傅:“这个可以卖给我不?”

    那师傅摇了摇头,说:“不知为何,在下觉得这个不能卖。

    当时就闪电那么一点时间,我见到了那人的相貌。心里想都没想,就捏了出来。

    后来街上平静下来,我心里面却只是那一张脸。总觉他那表情有些特性。而后再看自己捏这泥像,正好把那特性表现出来了。

    常言说:画虎画皮难画骨。我这却就是把那人的骨捏出来了。几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所以我要把这个留下来,给后人做个示范。”

    池风干对江湖艺人的一些怪癖,有所耳闻,心知也不能强买,便问:“不知师傅能不能再捏一个出来,卖与在下。”

    那师傅说:“这也不能,我心知若再捏,绝不能再有这个好。若真捏了,恐怕以后常念着这事。这手艺就失神了。

    客官却可以尽管多看看这泥像,看他长相有何特征,记在心里面。”

    池风干没辙,只得认真看那泥人模样,只觉那人神态十分落寞,却又一派毫无所畏,心中也暗自称奇。

    那李明珠却说:“师傅当真能凭记忆捏像么?你可不可以不看我大哥,把我大哥的样子捏出来,若真的象,咱也买了。”

    那师傅说:“这有何难?在下斗胆在姑娘面前现丑。”

    然后侧过身,略背着池风干,心里默记,手却不停,果然捏了出来。

    李明珠自是十分欢喜,爽爽快快的掏钱买下。对池风干说:“大哥,这个泥人送你罢。”

    池风干心想,自己漂泊不定,这泥人却不好保管,说:“既然姑娘喜欢,还是姑娘收着。我怕不小心弄坏了。”

    李明珠本来想捏个池风干的像,毕竟女孩儿家,心情过露了又难为情。故借着考验师傅手艺捏了,见池风干自己不收着,自是喜滋滋地留下了。

    从捏泥人处离开,池风干说:“姑娘请自己回家罢,我还要去见一位朋友。恕不能久陪。感谢姑娘陪我找那人。虽没有找到,却大概知道了他的长相,却全仗了姑娘机智。一并谢过。”

    李明珠自有一副心思,却不能吐露,只问道:“池大哥,倘若他日小妹想求大哥帮忙时,却在哪里能够找到?”

    池风干想了想,说:“我若不离开江南,每月初一上午,我都会去玄天观烧香。那里的赤松真人和我熟,可以将书信托他转交。”

    李明珠听了,本还想说些事,又无从说起,只说了句:“那好吧。告辞了,池大哥。”

    说罢,爬上马背,策马回自己家去。

    到了家,由下人过来收了马。自己却直接回了房。把两个泥像,妥妥地收藏了,方才叫丫环。

    李明珠有一大一小两个丫环。因为这李明珠趁着自己父亲不在家,硬要上街去看新闻。两人劝不住,只得由她去了,正在房里战战兢兢,生怕被人发现。

    现听得小姐叫唤,喜不自胜,忙出来,说:“小姐回来了。可好了。多谢观世音菩萨。小姐渴了吧。马上给你沏茶。”

    李明珠说:“先把笔墨纸砚备好。再沏茶。”

    两丫环见小姐吩咐,不得不从。当下由小丫环磨墨,大丫环去备好纸笔后方去沏茶。

    李明珠也早已收拾妥当,在桌前端端正正坐了,提笔抄了首词。看了看,觉得不好,将那纸揉成团,扔了。

    大丫环看了,递过茶来,说:“小姐莫要光顾着写字,也喝口茶罢。”

    李明珠接过茶,细细地品了几口,又把茶杯递与丫环。提起笔,又把刚才的词抄了几遍,方才停笔。

    然后从中选出一张最好的,在那里欣赏。

    那词是唐朝冯延巳的《谒金门》,这里引用过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再说池风干,见李明珠走后,忙急匆匆地走向另一条街。

    正走之间,旁边有人喊道:“二师哥,好久不见。”

    转头看时,原来是他师弟官泰白(不是官太白)。忙说:“七师弟,好久不见。”

    两人相见礼毕,池风干问道:“七弟,还没有老八的下落么?”

    那官泰白摇摇头,说:“没有。”

    池风干道:“可曾去找点线索没有?”

    官泰白道:“那日我与老八因打听到京城过来的武林高手要在江南挑事,只当是江湖仇杀,就一起去看热闹。

    不料那人看似无任何功夫,却凭一根木棍制服了对手,把另一个也吓跑了。

    老八就来了兴趣,定要去结交那人。

    我当时正急着出海,便匆匆走了。

    那便是我与老八最后一次见面。”

    池风干道:“就没其他了?”

    官泰白说:“我去找了龙庄主。庄主眼线遍布江南,也没有老八消息。”

    池风干皱眉道:“难道就真的消失了?”

    官泰白说:“师兄,别急,还有一些消息。只是不知真假。”

    池风干道:“师弟且说说,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官泰白道:“龙庄主说,他与老八也是在望江楼之后失去联系。老八出现的最后位置,是望江楼旁约一里处的通明巷。

    那次他们谋划了一件大事,本来是由老八去,结果老八没去。是另一个人去的。”

    池风干满脑子疑问:“那又是谁?”

    官泰白道:“据龙庄主以及一念大师的手下说,那人叫吕莹。”

    池风干喃喃道:“吕莹?怎么他也叫吕莹?”

    官泰白道:“肯定是假的。一念大师的人说,当时他们就问,说好了老八去,为什么那吕莹来了。

    那吕莹说:他把老八打死了,所以他自己去望江楼。”

    池风干道:“难道他真把老八打死了?那他武功得有多高?”

    官泰白道:“我也这样问了龙陆二位庄主,两位庄主都说不太象。

    因为两位庄主曾到过通明巷勘察,后来又带着我去勘察了一次。那里现场没有任何打斗痕迹。两位庄主还派人将周围所有可能藏尸的地方也看过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老八遇害了。”

    池风干说:“那这线索岂不是就断了?”

    沉吟一会儿,又说:“师弟,你说那天本来是该老八上望江楼的?”

    官泰白点头。

    池风干突然道:“在哪里丢的,就去哪里找。也许这只是一个障眼法。师弟,咱们去望江楼问问,那天楼上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