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八隐 » 第四十八章 寻有缘人

第四十八章 寻有缘人

    池风干官泰白吕莹三人,与敌人大战,虽无受伤,却极耗体力。正担心再耗下去,恐落下风。

    对方人多,己方沈在宽楚直男本无武功,拖到最后必成负累。师父功力也快要消耗殆尽,后果实难预料。

    众人正忧虑时,却见师父一招破敌,形势陡转,均大为振奋。

    心里俱想,师父定然是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方建此功。遂不免忧伤。

    故听到师父叫他们穷寇莫追时,中气充足,均甚惊奇。

    敌人还没走远,三人已围到师父跟前。

    神尼遂将刚才情形略讲一遍,众人尽是称奇,无法理解。

    神尼说:“看来是天要我活一百零八岁。本欲拿我寿命换成在宽的,却又送还回来。当真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却是天意难违。”

    心中越发对楚直男的话深信不疑。

    又说:“风干,泰白,快去百姓那里通知一声,可能会有官兵来犯,提前藏好身家性命。并帮我致谢一个多甲子以来,对我的关照。

    莹儿,去准备些干粮。咱们马上就搬家。

    在宽,直男也把自己的行装收拾好。”

    池风干官泰白领命而去。

    那些百姓听说相处六十多年的公主要走,尽要涌来送行。

    只是庵前地形并不很宽,中老年人尽都上前来了。其他尽挤在路上,远远看着。

    这其中不乏国破之时即与公主一起逃难的。因敬畏公主,俱隔了几尺站着,尽都默默垂泪。

    其实百姓有个病痛时,神尼常去替他们施以药石,身段放得很低。

    但这些人始终视神尼为公主,为神圣。不坏君臣之礼,不损国之大体。

    神尼简明扼要地说,自己已被官兵发现身份,官兵不久必然来拿,恐会连累大家,不得不离去。

    众人便说要跟了去。

    神尼说:这不比那兵荒马乱的时节,逃难人多,易于隐藏。现在清人眼线遍布天下。大家一起跑却极不容易。

    大伙久居此地,只是普通百姓。想必官兵也不会过分为难。

    便有百姓拿出干粮来,要公主带上。众人哪要得了许多,只取了眼前足够的。其余的仍旧让百姓留下自吃。

    神尼说:众位百姓,感念你们对我大明国的支持,对我朱家的厚爱,对我个人的帮助。请受我一拜。

    说毕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

    那几千百姓见公主下跪,忙自己也跪下。大路上,庄稼地里尽是跪着磕头的。

    池风干等人见师父跪了,也忙跪下。

    神尼拜毕,站起来,见众人还跪着。忙道:“大家请起。”

    那些人哪里肯起来。

    神尼含泪道:众位子民,咱们走了。

    又对徒弟们说:咱们走罢。

    想这公主,十四、五岁即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如今七、八十岁了,又被迫离开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故土。自是神伤。

    就听有百姓喊:愿公主此去,早日恢复我大明国,我等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众人尽喊: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又有个妇女喊道:公主,想回来随时回来,你永远是我们大明的公主。

    又有人说:愿公主早日复国,我要回我老家去。

    一众人又跟着喊,早日复国,我要回家。

    喊声响彻天际。

    楚直男穿越过若干次,哪见过这场面?不过也慢慢感受到明民们这种家国情怀。

    众人离了庵堂,却不走来时的路。路的那头,必有官兵把守,一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官泰白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沈在宽,然后吕莹神尼,楚直男,池风干却在后面压着。

    民众们目送众人走远,仍久久不散。

    这一路却比来的路更险,却是早年神尼带着山民采药发现的。有的地方必须沿藤蔓滑下。

    沈在宽身体刚好一点,只得仍由官泰白背着,好在不是长距离。

    这一走就直到天黑。众人寻了一个岩洞歇了。池风干官泰白又去寻了些干柴,升起火堆,一为御寒,二为防兽。

    第二天的路,便好走一些。到接近中午的时候,正觉饥渴,却听到传来隐隐的钟磬之声。

    神尼说:“这附近必有寺庙庵堂,我们去匀点斋饭。”

    官泰白池风干便跃上树去张望,终于看准了方向。

    众人又往山下走了半里,终于上了一条山道。便沿山道往上走,终于看到前方露出红墙飞檐。

    走近看时,却既不是庵堂寺庙,也不是道观。

    众人也不管,见那大门开着,便径直闯入。没走几步,迎面走来一年青女子,不是尼姑,却也不是道姑打扮,而是平民打扮。

    那女的笑道:“我师说有缘人到了,叫我来接各位。”

    神尼顿感惊奇,忙说:“请问仙姑法名?尊师却又是谁?”

    那女子道:“叫我小青就好了。我师父嘛,因此山唤作梨山,她自称梨山道人。”

    众人进来之后,才发现里面甚是宽敞,建筑宏大,一时间也数不过来有多少房宇。

    里面道路,尽是青石铺成。

    众人跟着小青,绕了些路,到了一大殿之前。小青便把众人带进殿去,叫道:“师父,有缘人到了。”

    只见一中年妇女,亦是平民打扮,从里面迎出来,见了众人,打了一个问讯,道:“我这徒弟调皮,扰我清修,便命她去门口,等到有缘的,便领进来,还真领来了。”

    众人忙道:“道长好!”

    那妇人见了神尼,甚是吃惊,道:“这位师父莫不就是公主。”

    说到后面,声音已在发抖。

    神尼道:“咱是出家人,哪有什么公主?”

    梨山道人道:“一直听闻,师父就在这山上清修,心中仰慕,只是不敢上来打扰。不知哪股风把你吹来?”

    神尼道:“因敝处被外人窥视,不能再住下去,带了门人下来。从贵观经过,意欲匀点斋饭。”

    梨山道人听说,忙叫小青过来:“快去,叫师姐多准备点午饭。”

    那小青把人头数了,方去了。

    梨山道人便把众人带殿里,里而蒲团却多,正是做功课的地方。

    众人于蒲团上坐下。

    神尼便问:“这里既不写观,又不写庵,众人为何不着僧服,也不着道服?”

    梨山道人道:“这里是以前一个在京城发了财的人承头集资修的。专供出家女性。佛道不分,居士也有。常有城里贵妇,来这里短修三五个月的。故非观非庵。常作俗家打扮。师父此次下山来,欲往何处落脚?”

    神尼道:“正没个去处。”

    梨山道人道:“上个月,我的师父,活了一百零三岁,成仙了。正需要招个住持。我知道师父不是凡人,不如随缘,留下住持这里。”

    神尼心想,自己七八十了,虽命中当活一百零八岁,却也难料。

    梨山道人说:“师父不必迟疑,我知道你就是有缘人。”

    神尼道:“这里众多道尼居士,恐怕难以服众。”

    梨山道人说:“这却请你放心。我自有主张。”

    神尼只得点头说:“须得众人无异议。”

    梨山道人指着众人道:“这些都是你的徒弟吗?这位女徒弟终究和我们是有缘的。

    这几位男徒弟…”

    神尼道:“这是女修之所,想必留他们不得。”

    梨山道人道:“师父过虑了。并不是留不得。咱们这也专门有男子修行的场所,平时也偶尔在一处讲法。只是要另在别处居住。

    你这几位男弟子却尽是红尘未了的。恐怕正急着下山。

    只你这位弟子,感觉却是奇怪。”

    神尼忙问:“哪一位?”

    梨山真人便指着楚直男:“背包的这位。能不能请你站过来,让我瞧瞧。”

    楚直男忙站起来,走到道人身边。

    道人看到楚直男那个包裹,更是惊奇。

    。。。。。

    终于把神尼安排好了,想了好久,还是让她活一百零八岁。

    以后随缘更新,勿怪,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