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殊方 » 2.千岛的一些设定•势力篇

2.千岛的一些设定•势力篇

    海皇宫:坐落千岛中央的帝岛,是千岛名义上的统治者以及帝岛的直接统治者海皇的行宫。有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了千岛无数皇族的更替,也是统治者的绝佳定都之所,因此每一任皇族,都居住在帝岛的海皇宫。

    历经数次修葺,规模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瑰丽繁华。乃是仅次于海神陵的圣地,正式场合下,非皇族进入,需要沐浴净身,更换衣袍。

    海王:第一任海王曾经是千岛二把手,权势滔天,但几千年轮替下来,由于统治者的猜忌,权力已经被一削再削,如今多充当海皇智囊的角色。

    曾经有封地,吃的是税赋,如今吃的是皇家发的俸禄。曾经只可由皇族担任,如今皇族不可担任。

    但由于是与海皇最为亲近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巨大威慑力的。除了皇族,其他所有人见到海王都需要行礼,这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殊荣了。

    域王城:千岛本来只有四个域,禺氏平乱之后分割为八个,封了八个域王,各治辖一两百个岛屿,但也只是名义上的大统治者,直接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域王岛。

    岛主府:各岛的岛主是千岛实际权力最大的人,可由域王敕封,也可由海皇亲封。

    但实际上归域王管辖,需向域王进贡纳税。但在自己岛屿拥有百分之百的自治权,是千岛数量最多,权力最完善的一批权贵。

    海神陵:千岛实际上最为尊贵的势力,其受人尊崇的程度甚至还在海皇宫之上。坐落于环绕帝岛的天子屿上,直接统辖那座圆环状的天子屿,无需向任何势力纳税朝贡。

    其成员被称作祭师,地位至高无上。拥有控制海兽的特殊能力。

    它相传乃是海神神魂安葬之所。除了天子屿上的主陵外,在八大域王岛各有一座子陵。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影响力遍布全千岛。

    海王学宫:仅次于海皇宫和海神陵的千岛第三大势力,统计只有一百零八座。

    每个学宫设宫主一名,曾经归海王统辖,如今虽然名字仍叫海王学宫,但实际由千岛第一座海王学宫和海神陵共同控制。

    千岛第一座海王学宫坐落于帝岛,海王学宫也是由于依托了海神陵才没有被海皇宫吞并。

    一千多年前,千岛由汤氏统治,汤氏末代海皇鱼肉百姓,荒淫无度,白氏两兄弟揭竿而起,成了新的皇氏。

    兄长成了海皇,弟弟被封为了海王。弟弟为了打消兄长对自己的戒心,便放弃所有海王的权力,专心建造这些由黑白海石砌成的学宫。

    建造得十分宏大华丽,甚至比岛主府还要奢华,每座海王学宫都有一座藏书楼,被称作“文渊阁”,收纳了世间的所有知识。

    它是千岛唯一的官方学宫,白氏时期服务于所有百姓,禺氏平乱夺权后,只服务于贵族阶级。

    海镖堂:由于官方无法解决那些肆虐千年的海盗,海镖堂应运而生。是官方承认的,最大的可持配刀刃的民间组织。

    主要功能是互送货船穿过无法海域,也会承接互送客船的任务。甚至会和岛主府合作帮助其押运贡品。

    基本每座岛上都会有一两家,属于家族产业,新生的镖堂很难获得发展。各岛的镖堂独立于自身,虽然都是海镖堂,却没有任何联盟关系。但不同岛屿的镖堂也并无利益纠葛,属于互不相干的状态。

    海贼:又称为海盗,是千岛肆虐了千年的毒瘤,多潜藏在荒僻的无人岛屿,在无法海域劫掠过往船只,为非作歹。

    往往剿匪的舰队赶来便逃之夭夭,海贼船多建造得狰狞可怖,船身上绘有鲜血残肢,最经典的船形为”龙削头“。船身细长,速度极快,船头底部用蚬木做成一道尖锥,像是猛兽外突的利齿,可凿穿目标的船身。

    各海贼团势力互不相干,而且由于存在利益纠葛,时常出现火拼,比海镖堂还不和睦。

    轨车堂:最大的民间交通组织,是连锁模式,所有岛屿的轨车堂都是帝岛轨车堂的分堂。

    其势力遍布千岛每一座有人的大岛,但是只关心赚钱,并不插手政治,且能多方讨好,这也是轨车堂之所以能发展成这么大的原因。

    据传,轨车堂背后的东家是帝岛的千年世家,但并无实际考究,是禺氏之后才兴起的一种便捷交通运输方式。

    轨车堂的轨道均是两座并行,每座轨道轨距七尺,两座轨道内轨间隔一丈四尺,两条外轨便相距两丈八尺。是两轨三用的设计,普通轨车由人力牵引。

    后两种大型轨车由巨大的两栖海兽六蹄青牛牵引。

    斗兽场:私人组织,并不是每座岛都有,有些小岛并没有,但是规模大的岛屿大都有这个组织。

    主要举办一些斗兽比赛,有人和人打,人和斗兽打,斗兽和斗兽互相厮杀三种方式。靠门票和开赌盘盈利。

    各斗兽场之间有松散的联盟关系,整个千岛共计有十数个联盟,它们会在没有海王祭的年份里,举办一些大型的斗兽比赛。

    门票不算贵,但架不住看的人多,几乎是最赚钱的一个民间势力。

    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都深切喜爱。参加斗兽池的斗兽只能为凡尘海兽,而人,大都是权贵们的奴隶,被称作斗奴。

    根据《海皇律》的规定,参加这种鲜血的厮杀,是可以赎身的,但实际上,差的斗奴等不及赎身就战死了,优秀的斗奴会被死死控制住,斗兽场的场主基本不可能让他们赎身。

    斗兽池是海神陵的财产,但长期租赁给斗兽场,只有在海王祭那天,海神陵才会行驶使用权。海王祭那一天,斗兽池被称作祭池。

    未经过海神陵的许可建造斗兽池,是违制的,这一点甚至还写入了《海皇律》,不过这其实是海皇讨好海神陵的做法而已。

    第一卷斗兽场只是在某些人的只言片语中展现,它真正出场将会在第三卷,环绕斗兽场将会有一场十分精彩的剧情。

    (暂时先写这么多,还有些忘了,想起来就补充一下。有空再更新一些其他的篇章,比如海兽篇,习俗和神话传说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