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造士 » 第十章(1)

第十章(1)

    辛怀玉正想着他的思想历程,想重新捡起重演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老老实实的做个传统人。事情就来了。

    吴小刚的表现让他坚定了教育先培养做人的信念。

    上午因为李军的事生了一肚子闷气,江梦寒责怪他这事看似关心,却冷得毫无意义。还不如不说。勉强到了下午,按计划召开班会。班会后辛怀玉临时决定到吴小刚家做次家访。

    吴小刚最近情绪有些低落,学习不在心思上。辛怀玉早注意到了,今天的班会本来提前安排好让吴小刚发言,谈谈学习方法。辛怀玉前两天还特意叮咛吴小刚写个发言稿。结果班会上吴小刚竟然说没写。辛怀玉说没写就没写吧,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跟同学们说说也行。吴小刚却说老师我今天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怕说不好。辛怀玉没办法,只得换了刘丽。

    吴小刚这么明显的抵触情绪引起了辛怀玉的注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吴小刚不仅情绪低落,还处处跟他对着来。辛怀玉为此反思过自己。辛怀玉发现,最近确实有意冷落了吴小刚,但辛怀玉的本意是通过这种方式压一压吴小刚,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好就老是有种凌驾于其他同学之上的优越感,甚至看不起同学,取笑同学。没想到吴小刚自尊受挫后觉得自己失宠了。这在吴小刚身上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从小学开始吴小刚就是老师的宠儿,即使身上有些毛病也都被父母和老师忽略了。刚上初中,本来以为受宠依旧的吴小刚没有在辛怀玉哪里得到优宠不说,好像老师还有些讨厌他,看不上他。吴小刚心里就开始恨上辛怀玉了,连看也不想看辛怀玉一眼。走路遇上了心里嘀咕,眼睛还要怨恨的斜瞅。

    这些辛怀玉都看在眼里。辛怀玉本来想通过冷落的方式让吴小刚能自己意识到。在辛怀玉的眼里,吴小刚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人又特别机灵,应该能知道老师的意思。没想到吴小刚心胸过窄,不朝积极的方面想,反而认定辛怀玉是跟他过不去,故意刁难他,让他在同学面前失了颜面,就怨恨上了辛怀玉。辛怀玉想自己作为老师,既然已经发现了吴小刚身上的毛病,就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他过去在父母和老师面前多么得宠,身上的毛病是不能惯养的。

    本来辛怀玉觉得小孩子,有好胜心,被惯养的处处争胜,爱炫耀自己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做出悄悄撕坏别人作业本,故意弄坏别人凳子,在别人桌子上乱写乱涂,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的顽劣了。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使坏。而使坏的背后,反映出吴小刚过度的心窄、过度的加嫉妒,这些都是辛怀玉所不能容忍的。

    辛怀玉不会像李军那样来一顿暴打,迫使吴小刚就范。他心里反感暴力,况且他根本不相信单靠暴力能征服学生。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吴小刚,辛怀玉决定先通过家访,多了解些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有了这个想法,吴小刚在班会上再怎么闹,辛怀玉也不急,也不气。吴小刚拒绝了辛怀玉的安排,刘丽讲的时候又故意把凳子扭得吱吱响,班里像进来一只乱窜的老鼠,弄得其他同学不住看他。辛怀玉反而像是没听到没看到似的,安然的倾听刘丽的讲话。

    班会散了后,辛怀玉告诉吴小刚说要去家访。辛怀玉没有多说,只说了句下午放学后等等老师,老师想做一次家访。辛怀玉既没有用亲切的口吻表示友好,也没有拉着脸表示不满。平淡得让吴小刚猜不透老师的心思。

    听说要去家访,吴小刚满脸的不高兴,说他爸爸在外打工,要很晚才回来,又说他妈妈回老家了。辛怀玉知道吴小刚撒谎,也不多问,也不多说,只随便说了句,没事,我就是想看看你家里的情况。吴小刚没辙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低着头站在辛怀玉面前,脸上有了胆怯。辛怀玉故意好奇的问:“还有事吗?”

    “老师,我错了。”

    吴小刚嗫嗫喏喏,不情愿的说道。

    辛怀玉冲吴小刚笑了笑,和颜悦色的问道:“知道哪儿错了吗?”

    “班会上我不该故意捣乱。”

    “还有呢?”

    “我该听你的,提前写好发言稿。”

    “还有呢?”

    吴小刚沉默了。脸上流露出复杂而又茫然的表情。辛怀玉看出来那复杂里有羞恼无奈的成分,但茫然意味着吴小刚把错误停留在了今天的班会,并没有意识到身上其他的错误。辛怀玉不想让吴小刚太难堪了。他轻轻的揉了揉吴小刚的头发,温和道:

    “小刚同学,老师做家访是老师的工作,你不要多想,老师又不是去告你的状,你放心吧。”

    吴小刚老大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一路上吴小刚低着头,一言不发,走路磨磨蹭蹭。辛怀玉几次想挑起话题也没有得到回应,只好放弃。辛怀玉想吴小刚的小心事,心里发笑,竟然带出了自己的童心。看着吴小刚沮丧的样子,心里偷着乐。

    推开院门,辛怀玉已大概了解了吴小刚为什么不愿意老师家访。孩子们都有自尊心,租住别人的房子,还小得可怜,在小孩的心里,总觉得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不过辛怀玉注意到,吴小刚家明显比董晓君家境要好很多,虽然只屋子不大,却是正房,还有一个小套间。家里摆设的旧家具有模有样,不像董晓君家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屋子也相对整洁了许多。在可利用的地方还摆了两个单人沙发,中间有一个小茶几,好让来的客人有个坐处,不至于一来就得上炕。

    辛怀玉因为去过几家学生家,感觉都差不多寒碜,想见他们的生活都很艰难。心里生出不少感慨。

    吴小刚的父亲从村子里出来后跟着先前出来的同村人学干刮家的手艺。干了一年就学会了,开始自己单干。吴小刚的母亲先是给打下手,后来也能上手了。夫妻俩靠辛苦挣钱,正赶上城市刚刚兴起房地产,买楼房的人多了,装修,刮白的营生也就多了。几年下来,生活大有改善。不像董晓君的父亲,人笨,手笨,使死力气,跑工地,给人受大苦。工地上心眼儿活的有挺多从小工熬到了技工,还有的干脆自己揽点小工程,再找几个小工和技工自己干,越干越大,干到房地产商的有的是。董晓君的父亲为人老实木讷,死心眼儿,就懂得实受,干了多少年还哪样,生活一点也不见改善。

    说起来,董晓君的父亲跟吴小刚的父亲还是一个村子里的。

    跟董晓君家比起来,吴小刚家生活宽裕了许多,日子过得也滋润了许多。

    辛怀玉走进家门时吴小刚的父亲正盘腿坐在炕头上抿着小酒,脸上漾着意满的乐呵。吴小刚的母亲则在厨房里张罗晚饭。见辛怀玉进来,没等吴小刚介绍,就忙不迭的伸开腿,从炕头上下来,趿拉着鞋,脸上堆满了笑,招呼道:

    “哎呀!快进来!快进来!”

    “爸爸,老师来家访了。”吴小刚嗫嚅道。

    “知道。知道!开学时见过的。”吴小刚父亲用自来熟的语调亲热道,“辛老师!快坐!快坐!这么晚了还让您辛苦的跑来家访。外面冷吧!”

    边说边忙乱的把辛怀玉让到窗台底下摆着的沙发上。沙发上堆着一堆脏衣服,吴小刚父亲先跑过去把衣服抱起来扔到炕上,又用手把沙发掸了掸,嘴里念叨着:“家里乱,让辛老师见笑了。”

    辛怀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没事。”

    吴小刚让了辛怀玉,接着朝厨房喊道,“他妈——辛老师来了,快给沏茶!”

    吴小刚的母亲早从厨房出来,笑眯了眼招呼道:“辛老师来了。”

    边说着边弯腰从茶几下面拿出茶叶和茶杯。“您先坐。茶马上好!”

    吴小刚自从进门就蜷缩着站在门口,书包也不往下放。吴小刚的父亲奇怪的看了看吴小刚,又看了看辛怀玉,这才疑惑道:“杵在那儿干甚了?也不进来招呼老师。”说完又转头对着辛怀玉问:“是不是这小子给惹祸了?”

    辛怀玉笑着说:“没有,小刚挺乖的。”说完对着吴小刚道:“来!放下书包坐这儿,陪老师和你爸说会话。”

    吴小刚这才挪着步子进了屋。

    吴小刚的父亲似乎猜到儿子是犯了错误,脸就拉下来了。

    辛怀玉见状解释道:“我就是随便走走。见见每个学生家长,了解些家庭情况。”

    吴小刚的父亲这才又有了笑容。

    “辛老师真是辛苦。”

    “应该的,辛苦啥呀!做老师的连学生的情况都不知道还行?”

    吴小刚见辛怀玉言语之间并没有告自己的恶状,神情松懈下来,人也变得活跃了。

    “辛老师对我们可好了。”吴小刚随着他爸爸的话说道。

    辛怀玉心想,吴小刚真是人小鬼大,应变机巧,刚才还一副委屈的样子,这时又讨好起自己来。这种人将来走正路还好,若是走了邪路,谄上骄下,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