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枭王之骁 » 第69章:盐州之战(一)

第69章:盐州之战(一)

    黑云压城、城欲摧。

    城墙之下,仲天鹰手按佩剑,神色严峻的指挥着军士们加固城防,并引导老百姓有序地撤回各自家中,以防战端一开、无辜受到牵连。截至目前为止,城外那支唐军的战鼓声一直都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但也迟迟没有对这座脆弱不堪的城池发起进攻。对此,久经沙场的仲天鹰立刻就猜到,要么敌人是正在准备劝降自己;要么,就是他们远道而来,暂时还没有摸清楚这盐州城内的虚实。

    这两种可能,哪个都说不准。当然,或许敌人也会有第三种想法,可那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横竖都是处于劣势的这一边。眼下最要紧的是,仅凭仲天鹰手上这几百号人,该怎么从这场意想不到的战争中、平安脱身而出呢?

    心情沉重的仲天鹰重新登上城楼,想要吹吹风、让自己的大脑冷静一下。可当他站在城垛口,再度向城外望去时,脸色却是愈发的难堪了。

    战鼓轰鸣声中,只见唐军旗帜频动,黑压压的大军分为数队,向城池左右开进,这明显就是即将围城的征兆!而这恰恰戳中了仲天鹰的死穴,如果,唐军没有围城的话,那么他还可以用虚张声势之计,带着军队迅速撤出盐州。可一旦围了城……那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

    从兵家角度来说,此处,即谓之为“死地”也!

    毫无疑问,城外的唐军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大军。粗略估计,其军卒人数大概在四万左右,相比之下,仲天鹰带来的这五百人就显得比较可笑了。不仅人数差距悬殊,而且底下那些老爷兵们也大多是不服他的,真要厮杀起来,最后只会有一个下场——惨败。

    就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又有其他城门的斥候飞速来报,说是城池周围俱出现了敌军身影,显然,城外的唐军已经对盐州完成了初步的合围。一旦仲天鹰此刻选择率兵突围,他们就能兵分两路,一路拦截,一路趁机攻入盐州、断了仲天鹰的退路!前后夹击之下,又是大败之局!

    值此危难之际,若换了别人,估计早就吓傻了。但仲天鹰却不是普通人,稍加思索之后,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余虎!”

    “呃……哦!是!末将在!请将军吩咐!”

    “听好了,趁着敌人还没有完全围城,火速派快马去龙州,向拓跋……向明决公请求救兵!”下意识地瞥了眼城内,仲天鹰的声音忽然小了许多,“随后,再从百姓之中好生请些老人出来,给他们披上破烂的皮甲,拿上简陋的农具,悄悄聚到城下来,然后再……”

    在余虎耳旁低语片刻,前者的脸色立刻变得精彩了起来。直到仲天鹰全部说完,他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无法自拔。呆滞良久,余虎才咽了咽口水,艰难地向仲天鹰反问道:“仲将军,您这计策……能管用吗?”

    “怎么,怕了?”仲天鹰轻笑着拍了拍余虎的肩膀,“为将者,就是要在刀光血影之中去寻找一线生机啊。你觉得本将军的计策很难成功吗?不,你错了,沙场之上,生死之间,只要还能带给我们一丝希望的,那便都是良策!”

    “更何况,咱们现在已经是身处绝境了,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方可活命啊!余将军,话说到这份上,我也不想再矫情什么了,还请足下——鼎力助我!!”

    望着仲天鹰那满是赤诚的双眼,余虎不禁踉踉跄跄的向后倒退了两三步。但很快,他就又稳住了身子,随即神色坚定地向其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目送着余虎离开后,仲天鹰刚有些喜色的面容便再次转入阴霾之中。他心里很清楚,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就算这一次一切顺利,也仅仅只能暂时挫败唐军的气焰而已。接下去还是得要固守待援,等到龙州的兵马前来接应自己才行。

    但是……这前前后后的时间加起来,最快也得等到第五日,龙州的增援才会赶到。而在此之前,一旦唐军全力攻城,那仅凭盐州这破败不堪的城防,是无论如何也撑不了那么久的。

    到底该怎么办呢……面对危局,仲天鹰第一次体会到了无可奈何的滋味。

    就在仲天鹰绞尽脑汁地思考着破局之计时,城外的唐军却是丝毫不急。虽然军阵依旧严整,但从上到下,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心态都早已经提前放平了。仿佛他们这次不是来打仗的,而是集体外出郊游的。

    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现在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什么高墙坚城,而是一座颇为可笑的残破之城。看那摇摇欲坠的模样,估计一人吐口唾沫,这盐州就得被夷为平地了。所以,这支唐军的最高指挥才没有急着下令进攻,而是选择四面围城、彰显军威,以好威慑城中那人数未知的军队,从而迫使后者主动出城投降、达到兵不血刃的成果。

    说到这儿,咱们就不得不简单介绍一下这支唐军了。不错,这支唐军确实是属于赤焱川龙武军的一支,但它又并非完全是由龙武军的将士们组成的。先前提过,六州起义之中,有一州起义军最为特殊,因为其他地方都是农民起义,唯独这儿,是官兵起义。

    是的,这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洪州。

    洪天宝,祖籍江宁府,连同祖上三代俱于洪州为将,属大宋边陲将领一系。后因野心作祟,响应赤焱川复兴大唐的口号,带着洪州一万多名官兵一齐造了反。与大宋断绝之后,洪天宝拿出自己积攒了几十年的家财,在当地及周围疯狂的招兵买马,拉帮结派,一时间实力暴涨!很快,洪天宝手下的军队人数就已高达了恐怖的五万之众!

    大宋当然不会坐视这样的一个反贼日益强大,于是乎,我们前文中提到过的归德将军朱勇就此登场了。但很搞笑啊,由于西北大乱,很多消息的传送渠道也都受到了影响。对于洪天宝的实力,大宋官方还停留在“一万余人”的旧情报当中。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朱勇本人率军杀到洪州时,等待他的并不是什么闭城坚守,而是列阵在野、双倍于自己的叛军部队!

    一边是长途跋涉,一边是以逸待劳,双方人数又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自然不会有任何奇迹的发生。双方一经交锋,朱勇所部立刻被杀得溃不成军!各路兵马十不存一,近乎于全军覆没!至于朱勇本人,最终也被叛军所擒。后不甘受败军之辱,便趁看管军士不备,一头撞死在了路边石碑之上。

    非因将军之败,却忠国难之时。朱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大宋的忠诚,以及名字当中的那个“勇”字。世间所谓大丈夫,想来便是如此了吧。

    朱勇并没有白白牺牲,通过他的死,大宋总算是见识到了洪天宝的巨大威胁性。所以接下去,赶来洪州平叛的就不是什么小角色、小军队了。必是雷霆一击,一剑封喉!对于这一点,洪天宝心里也十分清楚,为了不成为瓮中之鳖,他当机立断,舍弃了洪州!带着全部家当,以及还愿意继续追随他的三万余将士们,连夜朝着西北方向赶去。企图先与赤焱川的李胜宗会师,然后再徐图天下。

    但世间之事,无巧不成书。当洪天宝火急火燎的奔到盐州边界时,迎头就撞上了收到公羊陌书信求救,特地前来接应的赤焱川老大段白城和老七李襄的部队。只不过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公羊陌已被苦驼王所杀,盐州和龙州也都被后者当作礼物献给了拓跋雄。双方坐下来一合计,觉得反正现在两家兵强马壮,何不先收复盐州与龙州之地、灭了拓跋雄,然后再回赤焱川呢?

    这虽然是段白城的提议,且其中极有拿洪州兵当枪使的嫌疑,但洪天宝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没办法,现在大宋已经回不去了,只能跟着李家一条路走到黑了。如果能在此次收复失地、剿灭拓跋雄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那日后说不得还会得到重用!要是苍天眷顾……若干年后,成为大唐复国功臣、驻榜凌烟阁,也不是不可能啊!

    于是,这就有了咱们开头的那一幕。洪天宝的洪州兵联合段白城的龙武军,总计四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兵临盐州城下,并火速围城,欲要逼降城中守军。而接下去所发生的事情,倒也和他们预想的如出一辙。仅仅围城了两个多时辰,盐州那缺了一大块的城门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打开,从中走出了几十名弯腰驼背、手持农具的老人来。

    而在他们的最前方,一个骑在瘸腿毛驴身上的、类似于将军一样的人物,正手捧着一盘卷册,背后插着“请降”二字的白旗,晃晃悠悠的向着唐军行来。临在一箭之地停下后,那骑在毛驴上的将军才翻身下马……咳,不是,翻身下驴,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高声拜道:

    “草贱之将余虎,不敢抵抗上国天威!今闻王师前来,故特率亲随之士,归降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