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亮剑的世界当团长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刘惠瑾与李云龙的再次见面,是期盼当中带有几分失望。

    期盼,是刘惠瑾对李云龙的态度。

    带有几分失望,说的是李云龙。

    只要是看过电视剧《亮剑》尤其是李云龙和赵刚第一次吵架这个剧情的人,都应该知道李云龙刚刚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团长的时候,情况那个惨呐。

    这个刚刚组建起来的新一团,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缺少技术训练和实战经验。

    这些还不算什么,但最重要的是装备问题。

    全团只有10挺轻机枪,重机枪是一挺都没有。

    步枪只有老套筒和汉阳造,其中很多膛线都快要磨平、一拉动枪栓就很容易被卡住。

    而且就算是这样,仍然还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只能使用冷兵器。

    为了这事,李云龙先后找了师长和旅长。

    师长说这事不归他管,让李云龙去找旅长要装备。

    等到李云龙向旅长要装备的时候,旅长给了李云龙两个选择:1、新一团的装备由李云龙自己解决,少拿这些事来烦他;2、李云龙要是解决不了新一团的装备问题,就回家抱孩子去。

    于是,从旅部出来之后,李云龙就决定依靠自己的能耐去搞“副业”,为新一团搞装备。

    刚开始的时候,搞“副业”还比较顺利。

    李云龙带着他的一个警卫班,穿着便装潜入一个只有伪军把守的据点。

    结果,不仅成功缴了伪军一个营的装备、收编了近三百个伪军,还收获了张大彪这个难得的人才。

    张大彪,原来是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中尉副连长,前一段时间因为在战斗中受伤掉队,导致跟部队失散了。

    在去寻找部队的路上,张大彪遭到伪军的刁难,被正好遇见的李云龙给救下。

    开始的时候,张大彪并不愿意加入刚刚开张的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成为李云龙的部下。

    结果在李云龙以十来个人、不费一枪一弹将伪军的整个营给缴了械之后,张大彪愿赌服输,加入新一团,担任新一团一营的营长。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就是因为那一次搞“副业”的行动太顺利,最后惹怒了日寇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

    日寇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为此还专门下了好几道命令,其中包括:

    1、从那天开始,没有日寇的据点都要配备日寇把守,配备了日寇的据点,让日寇待在最坚固的防御工事里面进行监督;

    2、如果哪个据点里面的伪军不战而降,附近据点里面的伪军都要受到惩罚,也就是实行连坐制度;

    3、这些因为连坐制度受到惩罚的伪军,军官要被撤职关进监狱,士兵要被送往劳工营给日寇修筑工事。

    日寇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下达的这几道命令,虽然没有直接掐住李云龙的要害,但是也算给了李云龙当头一棒。

    从那以后,李云龙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伪军不战而降的好事。

    每次的缴获,都需要新一团经历战斗、付出代价才能够得到。

    而且缴获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如那一次。

    如果是其他人比如说孔捷,可能会自己安慰自己,就当是借着不断战斗的机会来磨砺新自己和部下。

    但是李云龙不同,至少他没法忍受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却只能吃糠咽菜的这个局面出现。

    否则他也不会违抗命令,擅自带着新一团前来参加战斗。

    说白了,李云龙来的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捞到好处。

    跟刘惠瑾见面之后,李云龙就感到自己的梦想顿时破灭了一半。

    刘惠瑾对川军和八路军大方是不假,但是眼下手头很紧。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能送的早就送给了川军第178师。

    至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原有的那些,被晋绥军总部派来的宪兵们给盯得很紧。

    挪用一两支步枪或者几十发子弹是没有问题,再多就不行。

    上次能够筹集到勉强够一个普通满编团使用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然后移交给川军第178师。

    是刘惠瑾钻了晋绥军总部给马元峰的那一道命令的空子,再加上用金钱和承诺分出一部分战功给对方,摆平了相关人员。

    否则,事情根本就没有这么顺利。

    退一万步讲,就算被晋绥军总部派来的宪兵们假装没有看到。

    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官兵们发扬风格,将自己使用的武器弹药送给李云龙的新一团。

    那么,协助川军第104师一个团尽快消灭日寇松本淳大队主力的任务,交给谁来完成?

    目前,整个新一团加起来还不到800人。

    而且在这些人当中,有将近一半是来自上次李云龙在途中初遇张大彪时、兵不血刃收编的那个伪军营。

    无论战斗力还是作战意志,都不容乐观。

    新一团下面有三个营和一个警卫排。

    其中,除了张大彪的一营和孙德胜的警卫排是满编,其他两个营都缺编比较严重。

    而且,新一团的干部也非常缺。

    副营长是钟志成,一营的营长是张大彪,二营的营长是沈泉,三营的代理营长就是李云龙自己,警卫排的排长是孙德胜。

    除此之外,就剩下几个团干事。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完成协助友军一个团尽快消灭日寇松本淳大队主力的任务。

    想到这里,李云龙叹了一口气,说:“罢了,就当咱老李没有发大财的命。”

    看到李云龙做出一副认命的样子,刘惠瑾呵呵笑了起来,说:“这可不一定,就看你李团长胆子够不够大了。”

    随后,刘惠瑾将自己的嘴巴凑到李云龙的耳边,小声的说了起来。

    听完之后,李云龙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敢相信。

    因为刘惠瑾出的这个主意,简直是太缺德了。

    当然,这种所谓的缺德,是针对潜在的叛国者而言。

    假扮日寇去试探哪些人会跳出来当叛国者,然后以对叛国者进行清算的名义夺取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

    如果李云龙能够写字的话,一定会写个大大的“服”字,作为礼物送给刘惠瑾。

    刘惠瑾小声说:“李团长,一句话,干还是不干?”

    李云龙犹豫了一会,咬着牙说:“咱老李又不是没被撤职过,干了!”

    在开始行动之前,刘惠瑾赶到柳树口附近,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跟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说了一下。

    原因是有些地方,必须要得到川军第47军下属一些部队的配合。

    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听了之后,同样感到震惊不已,甚至用怀疑和戒备的目光反复打量了刘惠瑾好一会。

    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说:“我会给你写一份手令,让我的部下协助你。”

    刘惠瑾向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敬了一个礼,说:“多谢李军长成全。”

    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回了一个礼,说:“应该是我谢谢你。晋绥军里面要是能够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军官,就好了。”

    说完之后,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深深叹了一口气。

    刘惠瑾说:“关于我接下来这几天的去向,还请李军长帮忙遮掩一下。”

    没办法,身为团长,长时间不回来跟部下呆在一起,很容易遭到怀疑。

    川军第47军的李军长点了点头,说:“没问题。”

    假扮日寇的“钓鱼”计划,很快就开始进行。

    为了避免被过早的识破,李云龙特地从之前没有当过伪军的部下当中,选了一些身材较矮小的人套上日寇军服。

    假扮日寇军官的人,自然是会说一口带有少许(日本)京都地区腔调日语的刘惠瑾。

    假扮叛国者兼翻译的人,非李云龙莫属。

    经过化装之后的刘惠瑾,很符合大部分日寇军官的形象。

    除了个头稍微高了些,大约一米六几的样子,其他地方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倒是经过化装之后的李云龙,简直是颠覆了他以往的人设。

    梳了个中分头,走路迈着流里流气的步伐。

    李云龙表现出来的这种猥琐神态,让人忍不住有一种想将上前揍他的冲动。

    就连新一团的指战员们在看到他们团长的这副模样之后,都不得不强忍着,以免笑出声音。

    对此,刘惠瑾的反应是走过去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说:“李桑,你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