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夏风雨情 » 第095章 黄不佑接受招安

第095章 黄不佑接受招安

    刘文心跟白谷回到华容县衙,几经清算,几经核对,备好物资,小睡了一觉,天已大亮。

    听过鸡鸣,见过东方几丝光亮,刘文心下得床来,出得房门,叫醒白谷。

    两人漱洗一番,吃过早饭,带着府兵,清点物资,往前线运了去。

    两人来到军营,王猛见之,甚为高兴,将他俩引致营帐,倒上茶水。

    刘文心喝过茶,温声问道:“黄不佑那边有反应没?”

    王猛答道:“益王跟郑经带着孙颜洲的头颅过湖去了,他黄不佑要是能为朝廷所用,必会带上人马,就此归降。”

    白谷有些忧心,问道:“那他黄不佑要是扣下益王跟郑经怎么办?”

    王猛答道:“他不会这么蠢,皇子十几个,扣下皇子,就等于自杀,再无回旋余地。”

    刘文心接话道:“要是他投诚,你可想好了怎么安置他?”

    王猛道:“他要是投诚,他的部下还是由他管,但得听命于你。大江边上那五千水军也一并调给你,郭凯、林震配给你。”

    刘文心道:“你昨晚怎么对安乡水寨的匪盗下死手啊?”

    王猛苦言道:“那里边大多是信教徒,必须肃清。思想出了问题的人不可信,他们早已魂不守舍,我怕我们前脚走,他们后脚又闹腾。”

    白谷道:“三爷,下一步的打算想好了没有?”

    王猛答道:“先将他们赶到湖里去,没了物资,断了粮草,他们就会阵脚大乱。到那时,不是我们旱鸭子下水,而是他们水鸭子上岸。等会儿要是黄不佑来降,你们今天就将他三千水军调到澧水去,水陆并进,拿下澧水。缩小他们回旋的余地,再加以招降、安抚,可事半功倍。对那些顽固分子还是不能手软,不是他们就看不到朝廷的威严,还以为朝廷有求于他们。有些人就喜欢侥幸心理,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刘文心道:“这些受降的将士必须安抚好,要让那些愿意归降的叛军增强信心,少死一人是一份功德。”

    王猛道:“我已去信老程,叫他征收募捐的物资,全部运往澧州,投降者全部安顿在那里先。既可让他们帮衬着打仗,又方便管理。”

    刘文心道:“三日之内必须拿下整条澧水,朝廷的旨意就在这几天就要到了。”

    王猛道:“朝廷隔得太远,朝臣们又各顾各的利益,各怀鬼胎,指令不能尽听。我们虽时间窘迫,但用兵还得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世间没有速成的大好事。把握住主动权,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才可消除隐患,求个长久太平。”

    正在这时,士兵来报,说湖中船只数百,正向这边湖岸驶来。

    王猛一听,对着刘文心跟白谷道:“好,我们去迎迎。”

    三人走出营帐,带上两千兵马,往湖岸奔腾而去。

    离湖岸差不多一里来路,王猛让队伍停下脚步,摆开阵势,尽显威武。

    黄不佑及其部将,经过昨晚一战,安知今时不比往日,投诚才是最好的出路,就盼朝廷恩德,给条自新之路。

    见到郑经带着益王到来,心里那个高兴啊简直无以言表,感动得他的那些部下都跟着流出感动的泪水。全场一个通过,迁营拔寨,带着所有兵马上船,护着益王投诚而来。

    王猛见数百船只靠的岸来,人马尽数上岸,便携带着刘文心跟白谷,欢喜地迎了上去。

    黄不佑见着王猛一身青色铠甲,一张清秀的脸蛋躲在紫色的头盔里,瞬间蒙了过去,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将帅。

    黄不佑正要带着手下将领对王猛行投诚之礼,王猛迅速下得马来,一把将他的手臂挽住,微笑道:“黄将军接受朝廷招安,是大义之举,功德无量的大善。在‘大善’二字面前,应当抛开虚假的一套。”

    黄不佑听之,抱歉道:“昨晚所为,实在是因为心虚所累,望王将军见谅,望朝廷宽恕。”

    王猛微笑道:“将军昨日行为是有不对之处,但也帮我引来了安乡叛军,一举歼之,也算歪打正着,帮了朝廷的大忙,何来过失。今日之后,不谈往昔,只谈未来。”

    黄不佑道:“好,将军真乃人中之凤,我等愿意誓死效劳,永无异心。”

    王猛一把拉着黄不佑的大手,喜悦道:“好。现今朝廷就需要黄将军这等忠义之士。”

    益王与郑经走将过来,王猛欢喜接住,话语两句,就向刘文心手一招。

    刘文心会意,叫将士牵来三匹好马。

    王猛见马儿停住脚步,便将黄不佑扶上马,黄不佑极为感动。

    王猛、益王、郑经三人上马,王猛面向投诚者,欢笑颜开,大声道:“父老乡亲们,今日黄将军带领你们归顺朝廷,是莫大的好事。我马上上书朝廷,向皇帝陛下他老人家详述大家的义举,不日朝廷就会下达褒奖诏书,妥善安置大家。”

    黄不佑接上话道:“兄弟们,钦差益王殿下、招抚使王将军代表朝廷,已原谅了我等往昔一切过失,从此不再追究。在朝廷安置诏书没下来之前,就让我们跟着益王殿下、招抚使王将军,为荆湖的万年太平尽尽我们的心意吧,也好报答朝廷恩德。”

    下边一片喝彩,一片欢呼,一片喜庆。

    人心安定,不再动摇。

    王猛辞别众位,带领郑经,领着兵马,直奔澧州而去。

    留下益王、刘文心、黄宗、白谷等妥善安顿降军。

    安其心,抚其身,吃完午饭,修整军容。

    一切安排妥当,黄不佑跟着刘文心带领降军驾船挽舟,浩浩荡荡,直奔澧水。

    王猛跟黄不佑合兵一处,水陆夹攻,澧水下游再无匪盗,安乡水寨尽归官军管辖。

    刘文心将黄不佑水军开进安乡水寨,尽数休整,补给物资,换上朝廷军服,一片叫好。

    程元焕护送军资至澧州城内,徐云峰尽心接待,清点物资,一一存库,就待大军调用。

    元焕得知王猛带领官军收复澧水,非常激动,没做休整就赶回江陵府衙,修书一封给襄王,说清斩杀襄王妃姑爷一事,王猛出兵招降黄不佑,清剿安乡水寨,占领澧水;上奏一封给朝廷,详述招抚黄不佑匪盗之事,赞夸王猛带领部将攻下澧水之功。

    信使接书,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往京都,报捷送喜。

    荆湖下游各州郡官兵得知王猛斩杀孙颜洲,降服黄不佑,击败安乡水寨,占领澧水,个个心惊胆战,生怕自己出事,排兵布阵,切断各自管辖的水陆交通要道,不在话下。

    唯有岳州官军还在心存不良,等待机会,搅乱剿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