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三晋 » 第268章 亲民

第268章 亲民

    杨淩不想说话了,女生外向啊。

    几人进了屋,蒋兰帮杨淩脱去蓑衣,拍打着身上雪花道:“你急个什么劲儿?顶风冒雪往回赶。”

    杨淩道:“今天地震了,我担心家里有事。”

    蒋兰道:“晚上是有些晃,春天来一回了,冬天又来,这是要变天了?”

    杨九边给杨淩倒上热水边道:“孩儿他娘你别瞎说,小心人听了去。咱这没大事,就一个烟筒晃倒了半截。刚开始人心惶惶的,后来那个徐光启告诉大家,就是地震,不稀奇,大家心才安稳。那个徐光启好像什么都知道,连农活都是行家里手,真不枉你专程去请他。”

    杨淩靠在椅子上舒服的喝口热水道:“人家是专家,以后庄稼咋种他说得算,您可不要照你老经验多说话。”

    杨九有些好奇:“你花大价钱请来的,我怎么敢在人家面前多说话?听说这还是个官,咋不当了?”

    杨淩配合着杨燕揉捏肩膀的手,扭来扭去道:“这里,对,这里。哦,爹,就是个闲职,七品芝麻官,和知县一样大。”

    杨九一惊,停住手脚道:“和县太爷一样大的官,你敢让人家干活?你不要命了?”

    杨淩道:“我花钱请的。再说他喜欢干农活,人家是农业专家。”

    蒋兰捅了一下杨九:“孩儿他爹,说了你也不懂,别跟着瞎参合。木头今天累了,早些睡,有话明天说。”

    杨九知道自己又失言了。

    杨淩这个孩子自从回来后,感觉换了个人似的。原来唯唯诺诺的性子,现在杀伐决断。三好会那么多好汉,见了他都像老鼠见了猫。原来他见了那些横着走路的要躲在路边,现在那些汉子见了他躲在一边,还打躬作揖,一脸陪笑。他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怕自己儿子。自己儿子那么老实本分,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啊。

    算了,不想了,还是让孩子早些睡觉吧。

    夜深了,农庄一片静谧,静到可以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十月初二,雪变小了。

    二爷杨博平坐着牛车,咯吱咯吱进了杨淩的农庄,杨九和杨淩早迎了出来。

    杨九小心的扶杨博平下了车,对杨淩道:“快扶二叔屋里歇着,我把牛牵去喂。”

    杨博平有些不高兴:“我说老九,你家这么大产业,短工长工好几百,你还自己干活?”

    杨淩扑打着杨博平蓑衣上的雪,乐呵呵道:“我爹有句名言:他们把活都干了我干啥?二爷您还真别生气。”

    杨博平叹口气道:“你爹没享福的命。也是,你爹不认字,让他算账管事是不行,又闲不住,只能由他。”

    杨淩扶着杨博平朝院内走,埋怨道:“这雪边下边化,路上泥泞,您咋还来了呢。”

    杨博平摇摇头道:“还不是你不省心。大爷昨天飞马传信,说县里大老爷今天要来庄上,让我先来照看着。大老爷怕你年轻毛躁啊。”

    两人说着走进客厅。

    客厅里生了炭火盆,烘烤得温暖如春。

    竹枝给几人上了茶,退在一边,杨博平夸奖道:“这孩子有些眼色。”

    杨淩想了想跳荡的顾小三,一根筋的谭木,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胡汉三,这些经常在庄子里转的家伙真没几个能入杨博平法眼的。

    说曹操曹操到,谭木吃过早饭,又匆匆忙忙跑来,站在客厅外贴身保护杨淩了。

    杨淩无奈的看看外面站着的谭木。这家伙难怪姚横让他当哨兵,真就是个当哨兵的料,就喜欢人前一站,来个显眼。自己还不好太过打消他的积极性,现在在二爷面前,怕又要被嘟囔了。

    果然,杨博平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看看谭木道:“这个壮士是你新招募的跟班?这人好,一看就忠心耿耿,不是藏奸耍滑的人。”

    谭木听了夸奖,两眼发光,深吸一口气,站得更直了。

    杨淩真不好解释谭木的来处。他庄子里经常出现这些生面孔,杨博平肯定会猜出什么。不过杨博平杨博文两人都不迂腐,这乱世有些保命手段倒不认为错。

    杨淩苦笑着道:“他叫谭木,我新收的长随,人实诚这可是真的。”

    杨博平又转了回来道:“那个你请回来的徐光启也不一般。进士出身,能沉下心做农活,能受雇于一个农民,,世所罕见。听说蓝县令和他师出同门,要来看这个师兄,你可得好好准备一下。别慢待了徐先生,让蓝大人面子上过不去。”

    杨淩一摊手道:“这可没办法。徐大人每天风风火火,忙得没时间搭理我。我是把那块土地和人都交给他了,他怎么做是他的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让徐大人闲下来和让我爹闲下来一样难。”

    还有天生爱干农活的人?杨博平有些不信。正谈论间,顾小三飞一样跑了进来,喊道:“杨哥,二爷,蓝大人来了。”

    在角落里默默无言的杨九第一个跳起来,慌慌张张乱转,扎着手道:“真来了?这这......咱平民百姓家,可咋接待大人?要不要备饭啊?”

    杨淩揽住杨九,轻轻拍着父亲的背,低声道:“这有什么急的,有孩儿呢。这样,您去杀只鸡,买条鱼,买些肉,洗些土豆蔬菜,红薯去皮切块,浸泡在干净的清水里面。”

    杨九有了事干就不慌了,赶紧依着杨淩的安排去了。

    杨淩看看安静站在厅外不闻不问目不斜视的哨兵,不由笑了。一根筋有一根筋的好处,看看谭木,人家就一点儿不慌。

    杨淩和杨博平迎出庄外,蓝县令已经下了马车,左边站着杨博文,右边站着汤宗望。几个衙役在后面撑着伞。

    汤宗望诗文精湛,人情练达,能说会道。如今已经成了蓝县令的幕僚兼好友,到哪都步步紧跟。

    就是杨博文,也有些奇怪,自己这个族孙杨淩,从哪里淘弄来的这么多人才?如今借着杨淩的关系,他在县内地位也水涨船高,就是县丞,也要笑脸对他,更不要说李班头了。

    杨博平拉着杨淩上前要施大礼,蓝筹上前一步拦住道:“杨淩,这怎么还见外了呢。杨老先生,你比我还年长,我得尊声老哥,这可不是公堂,你可别折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