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二十四章 拜见陛下

第二十四章 拜见陛下

    日升日落,自然交替,亘古不变。这一天,许都城的城门刚刚打开,就有一个身上穿着甲胄的将军拿着一份路引找到了城卫官。

    太史慈一行经过将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总算是来到了许都城。然而,由于太史慈的队伍太过庞大,就算是有毛玠给的路引,也只能着五十人压着送给曹操的礼物进了城,至于其余的人则是被留在了城外。

    当一切安排好后,太史慈便派人去大将军府抵上了拜贴。提前预约。

    曹操身为大汉的大将军,更是天子的掌控者,实际上是很忙的。咱们江东不过是一个小地方,哪能说见就见啊。

    而闲着没事,太史慈就领着周泰、方悦、周仓三人在许都城里逛了起来。

    许都之前名为许昌。是曹操在迎来天子刘协之后,才改名为许都的。而许都也是因为天子到来之后,就有了大变化。

    首先就是人多了,然后琼楼玉宇也多了,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江东,虽然说也很富饶,可是跟许都这种北方的大城市比起来,还是差的多。所以,太史慈四人很快便沉迷在了这繁华之中。

    太史慈四人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在自己进城的时候,其一举一动就已经呈现在了曹操的眼前。

    次日,太史慈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大将军府,随后太史慈就被引到了大将军府的前厅。

    在这里,太史慈终于见到了神秘的曹操。

    “拜见曹公!”

    “来者可是太史子义?”曹操头也没抬,端着一卷竹简正在细细品读。

    “正是在下!”

    “汝主孙权可好啊?”曹操不痛不痒的问道。

    “多谢曹公挂念!吾主孙权,多谢曹公之恩,特命在下前来拜谢曹公。此外,主公还准备了些许礼物赠与曹公!”太史慈说完,向后一招手,一队人抬着一些大箱子走进了大厅,在最后的是俩身穿布锦头戴面纱的女子。

    “曹公,吾主孙权知道曹公正在与袁绍开战,特命在下送来钱财些许,以便曹公充作军资。只是我江东也是穷困,钱财并不多,还请曹公见谅!”太史慈说着话,最前面的几个箱子被打开了,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金子。

    其实,这个的水分就有点大了。就好像现在放贵重物品的包装一样。偌大的包装,其实里面只有那么一点而已。

    随后,太史慈还给曹操递上去了一份礼物清单。

    曹操看罢,“孙权真是有心了!来人,赐座!”

    待太史慈又坐下之后,太史慈又说道:“此外,吾主孙权得知曹公与袁绍大战之后,断言曹公必胜。我江东虽较为安稳,可匪患不断。故此,主公想劳烦曹公,请曹公许在下在曹公军中观摩学习!以稳江东!”

    曹操看了一眼太史慈,把手中礼单一合,却是说道:“明日,本大将军将引荐汝觐见天子。且先回去早做准备吧!”

    曹操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是说明天让太史慈进宫面圣。这下子,就让太史慈有些搞不懂了。不过,曹操既然下了逐客令,太史慈也就不好意思再问,于是告罪一声便离开了大将军府。

    回去后,太史慈把周泰、方悦找来,将这个情况说了说之后,众人也没有搞明白曹操的意思。

    按理来说,外臣觐见天子是需要带礼物的。而队伍在临出发前,孙权根本没提这件事,也就没有准备给天子的礼物。曹操让咱们去见天子,是想让我们江东出丑,还是想扣下我们?

    到了傍晚的时候,太史慈忽然接到城外来的消息说江东又来了一队车队,拉着一些粮食、布锦、钱财、珍宝之类的东西。是孙权让人给送来的会稽郡的赋税。

    这下子,太史慈明白了。

    次日,高大的朱红色镂空大门外,太史慈一身官服,微微屈身静候,在两侧是高大威武的甲士。

    忽然,从前面的大殿里穿出了一声唱喝,“宣江东使者太史慈觐见!”

    太史慈闻言,立刻脱掉鞋子,小碎步快速的走进了大殿,“臣太史慈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平身!”大殿上方,传来了一阵稚嫩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太史慈赶紧谢恩。

    “陛下,臣来许都,一则代吴侯叩谢陛下之恩。多谢陛下赏赐!”刚刚站起来的太史慈,头还没抬,又立刻麾下磕了个头。

    天子刘协笑了一声,感叹着说道:“董贼霍乱朝纲,孙坚领兵大战董贼之事,朕还记得!孙坚之长子孙策,替朕讨伐叛逆袁术,平乱江东,此事朕也记得。只是天妒英才啊!孙权接掌会稽,重振大汉神威,朕本想多加赏赐,怎奈沿途多匪,只得作罢啊!”

    “尽职尽责,乃是臣之本分。吴侯不敢贪功!此外,臣之来,还带来了会稽郡两年之税赋及扬州各郡一年之税赋。还望陛下查点!”

    实际上,这才是重头戏。赋税啊!朝廷里那么多官员,他们吃的喝的全是俸禄,而俸禄哪里来,不就是各地送来的赋税啊。而自从董卓占了洛阳之后,全国各地尤其是距离洛阳较远的地方,送来的赋税只有一纸文书。路上土匪太多了,赋税送不进去啊。与其被强盗们抢了去,还不如就在地方上造福百姓吧。

    而如今,孙权一下子就送来了两年的,还有扬州其余各个郡的,省着点用,也能用很长时间了。

    果然,太史慈说完之后,刘协感动的一塌糊涂,“孙爱卿真是大汉之忠臣啊。”其实那些赋税到底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只是朝廷里根本没有力量能去查办这些事,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不过,就在刘协还想说什么的时候,一旁的曹操轻生咳嗽了几声。刘协一下子就闭上了嘴巴,这时下面的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如今袁绍趁机作乱,大将军奉旨讨伐。这些赋税,恰好可充作军资啊!”

    “臣附议!”

    “臣附议!”

    立刻,又有几个大臣站出来表示同意。同时,曹操又说道:“既然如此,那臣代将士们多谢陛下了!”

    喂!姓曹的,皇帝还没答应呢,你谢个什么劲啊。可是,这事皇帝说了算么?

    这不,刘协一看这情况,又立刻说道:“大将军该是谢孙爱卿才是啊!”

    “哦!哦!”曹操恍然大悟的一笑,“是极!是极!”

    “陛下,臣还有事奏!”下面的太史慈一看,你们别只顾着分钱啊,我还没说完呐。

    “奏来!”这会,刘协的性质已经不那么高了。

    “吴侯听闻大将军拒袁于官渡。特命我等前来锦上添花!陛下,江东之地,未开化也!匪患丛生、强盗如流,吴侯也希望我等随大将军征战袁绍,学得兵法,以镇大汉江东,造福百姓,广施天恩!”

    刘协听后,看了看曹操,问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曹操上前走了几步,说道:“陛下,此人名为太史慈。曾与孙坚之子孙策酣战半日不败。如此猛将相助于吾,袁绍岂能不败?”

    “既如此,那准奏。此外,朕观太史爱卿也是国之忠良,加封太史慈为左中郎将,于大将军麾下任职!”

    “臣叩谢天恩!”

    就在太史慈准备缓缓退去的时候,刘协忽然又说道:“太史爱卿,汝从江东而来,江东之地朕还未曾去过,爱卿可与朕说说这江东之景?”

    “臣,荣幸之至!”

    于是,接下来也就没了太史慈什么事,一个侍者也小跑着过来了,“太史将军,这边!”

    话说这上朝,一般是天刚亮就开始,然后到中午的时候也就差不多了。再说了,朝会的事,也跟太史慈没多大的关系,可到了掌灯时分太史慈才迟迟而归。

    而太史慈刚刚回来之后,就把周泰、方悦叫到了一块,大家摆上酒席,痛快的大吃大喝了一顿。

    次日,天一亮,就有一个身穿甲胄的人来到了驿站,大喊大叫道:“谁是太史慈啊!快来见我!”

    当时,太史慈四人刚刚起床,听到这动静,周仓的火气蹭的一下就升起来了,“我去看看谁这么大胆,居然敢直呼将军大名!”

    太史慈一把拦住了周仓,“此乃许都,是非之地,不可因小人误了大事!”

    于是,太史慈就亲自出去了,对那人说道,“某乃太史慈!”

    “哦!你就是太史慈啊。”那人用鼻孔上下打量了太史慈几眼,傲慢的说道:“我家将军乃是都护将军曹洪。将军命我传令太史慈,明日午时大军于城北集结出征。诸位,不要误了时辰丢了小命!”

    “一定,一定!某一定赶到。”随即,那人骑上大马扬长而去了。

    太史慈所不知道的是,仅仅在半个时辰之后,大将军府里发出了一声感叹,“太史慈,大将也!当为我所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江东发生了一件事。而这个消息是在孙权刚睡下没多久后,才送到了侯府里。

    孙权在得知后,立刻命人找来了周瑜和张昭,连夜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