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九十五章 户曹巡查使

第九十五章 户曹巡查使

    孙权没有让众家主久等。孙权“病了”三天之后,会议再次开始了。

    这一次的开场白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这颗人头,在几天前还跟在场的很多人坐在一起喝酒、谈古论今,可现在……

    “此人诸位也都认识。正是豫章那自称为刘皇侄的刘家。吾把刘家屠了。一百零二口,如果加上家里养的鸡犬,总计一百五十九口。”

    鸡犬不留,真正的鸡犬不留。当孙权说出最后那个数字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可孙权却说的那么轻巧。

    一百五十九,那不只是个数字。

    “冒充皇族,该杀!而那些还阿谀奉承的人,吾也知道一些。虽然现在大汉皇室没落,可皇室就是皇室。皇室的尊严,容不得我等做臣子的随意践踏。杀了这家乱臣贼子,吾会表奏天子为尔等请功。”

    孙权一挥手,周仓立刻将人头拿了下去,孙权又说道:“今日之事,就此揭过。可,吾还担心一事。”

    “前几日,邱家二子来侯府闹事,诸位也是亲眼所见。诸位皆是我江东柱石。尔等家族稳定我江东也就稳定。就好比那苍天大树。枝叶繁茂,大树才能繁荣昌盛。”

    “主公所言极是啊!”一旁的鲁肃在孙权停顿的时候立刻站了起来,插嘴说道:“我江东如那大树,那大汉便是整片森林。各位世家犹如那树干,百姓们则是那树干上的枝叶。缺一不可,不可或缺。”

    “子敬所言极是。枝叶供养树干,树干组成森林。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吾不希望尔等会出现何等意外。”

    “诸位皆已担任家主多年,处事老道吾好不担心。可是等诸位百年之后,谁又敢言邱家之幕不会自演。诸家乱之,我江东有何安定可言。”

    “今日,吾提议,家中庶长子年长于嫡长子者,百年之后家业分与庶长子一些。开枝散叶,也更有利于家族繁盛。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次,孙权的话音温和了不少。其实这几天,孙权并没有生病,而是躲在侯府里跟周瑜、鲁肃、庞统、张昭、张纮几个人在商量事。

    事情发展到现在,虽然孙权之前只是跟周瑜和鲁肃商量过,张昭几人也是看出了孙权的意思。

    这几天,孙权没有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担心、自己的想法,全盘和出。

    其实,之前的时候张昭私下里也是跟各大世家的家主会过面。可他们从张昭这里得到的答案也是只有几个字,“我不知道。”虽然张昭心里有些猜测,可张昭却不知道孙权到底想做到一个什么程度。

    幸好,孙权没有再继续憋着。张昭几人也终于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起初孙权说完之后,张昭和张纮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震惊。

    世家,已经在这片大地上存在了几千年。似乎从有记录的商朝开始,朝代更迭的时候,世家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而且,随着一批批世家的没落又会有一批批的世家崛起。想要消灭世家,这是不可能。而要想削弱世家,这也是很困难的。

    可孙权要做,必须要做,一定要做。那就得再看怎么个做法和做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了。

    之前,孙权没有跟张昭、张纮提起,因为他们两个其实就是江东老牌世家的代表人物。孙权担心如果自己提出来之后,他们不仅会竭力反对更有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反弹。而现在,事情已经做到了一半,不做也得继续做下去。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有些赶鸭子上架了。

    而张昭、张纮当时在震惊之后,也只能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随后,张昭提议,这事事关重大,不能再这么草率下去了。且容他们几个好好商量商量,再给孙权一个可行之策。

    孙权等了半天,半天之后张昭五人一同来到了孙权的书房。

    其实,这半天的时间,他们几个中,鲁肃说的最多。

    鲁肃话音里的意思也很简单。

    我应该是最早知道这事的人。当时主公也考虑过要不要跟诸位商量,是我拦了下来。咱们就事论事,因为我跟诸位的家族背景不同,所以对这事得看法也是不同。

    也许在你们看来,这是主公要削弱诸位的家族实力。可这也是主公要制造一个觉对安稳的后方。世家,有利有弊。在主公看来,世家的弊却大于利。当时主公对我说,暴秦虽亡于暴,可若没有各国贵胄后裔,若没有楚人项氏,仅因为各地的起义军,大秦根本不会仅二世。

    诸位知道主公什么意思了吧。

    争霸?主公不仅仅是要争霸啊。主公需要一个稳固、没有任何隐患的江东,以此逐鹿中原,甚至……

    那句话,鲁肃没说,鲁肃反而直接说,如果主公真的登位,那尔等可曾想过以后?虽然家族的势力被主公无情打压,可主公是那么无情的人?

    说实话,孙权其实真的没考虑那么多,当初孙权也根本没有想过找张昭他们商量。而鲁肃却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拦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就是鲁肃的巧妙之处了。

    所有的事,都是我让主公这么做的。

    只要这句话经某一个小人物传出去,那在所有世家家主的心中,对鲁肃的恨会逐渐取代对孙权的不满。

    这其实也不过只是在关键时刻的一个借口。张昭几人何等聪明,怎么能不明白鲁肃的意思。而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张昭几人这才真正开始重视起这个半路杀出来的鲁子敬。

    今天,孙权的话刚说完之后,张昭立刻站了起来,第一个表态,“属下惭愧。主公心系江东,忧国忧民,属下未能为主公分忧,属下有罪。主公今日提议,属下以为,这是有利我江东安定之大事。俗话讲,家和万事兴。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环渐进、相辅相成。主公所办学堂乃是为江东百姓修身、养德、习才,为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我江东所有百姓。主公今日之提议,是要让诸位安家、平家,为的也不是你我之小家,而是由你有我组成的江东大家,乃至大汉大家!”

    “假以时日,我江东之民,既见皆彬彬,平居酒肆肆中谈者亦非徒无奇之事,奸人之尤为无。而我诸家,兄弟无仇,尊老爱幼,家家和睦。是不是太平乎?岂,诸君不欲见乎?”

    有了张昭带头,立刻就有人站出来表示也支持孙权的提议。虽然他们的心中有些不明白,可还是站了出来。

    昨天的时候,张昭也是跟他们的打过招呼了。虽然张昭没有多说什么,可这也是一个态度。孙权自然也不是笨蛋,当这些人在张昭之后立刻站了起来,而且每个人背后还拥有雄厚的实力。孙权岂能不明白,这些人其实都是以张昭为首的。

    而这也正是孙权最担心的事。

    其实,孙权今天的提议真的很委婉。首先,孙权没有强制要求什么,只是说商量一下。虽然前几天孙权也打着商量的口号干掉了三个家族一百六十多口人,可今天孙权真的只是想商量一下。

    你们同意呢就同意,不同意呢也就不同意吧。没关系。

    可孙权没想到的是,前几天流的血,已经把一些人吓傻了。所以,在张昭之后,还有一些小家族的族长也站出来表态了。

    而之后,孙权也没再继续纠缠下去。有一部分人同意就好了。毕竟孙权也是被张昭教训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若一味的强行压制很可能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大会来到现在,几乎也该结束了。虽然有些虎头蛇尾,可孙权还是弄来了大批的良田,更是将之前计划的“削藩”开了一个头。

    回忆一下,其实这也是循环渐进的、一环扣一环。

    我要安抚流民,他们无所事事,就会闹事,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还是从了我吧。反对没关系,我打死几个人就是了。而良田到手之后,孙权还不满足,我要让他们读书。而孙权替他们找了个理由,通过读书进去仕途,然后用手里的权势来保护家里的田地。

    再紧接着,孙权不能让他们在再成为尾大不掉、祸害百姓的新兴家族,所以孙权着手从老牌氏族插手,然后一点一点,步步为营。

    这事,截止到现在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次日,一辆马车从侯府里开出来了。这是孙权的马车,可孙权却站在侯府门口,在给即将乘坐马车而去的庞统道别。“士元啊,虽然汝初来我江东,可此事交于汝,吾放心。”

    “多谢主公信任!”庞统也没有客气,直接拱手说道。

    孙权点了点头后又说道:“嗯!这次,汝带着吾的配剑去。怎么用,汝定是知道。此外,吾让周仓调两百亲卫于汝。这马车、这亲卫、这配剑,汝代表的就是吾。放开手脚,不要怕,凡事有吾,凡事有吾的十万大军。”

    “有这一百亲卫,还有各城的郡兵。主公的战兵还是用在刀刃上吧!”庞统笑着说道。

    “好!吾打算认命汝为户曹巡查使。吾已经传下令汝,巡查使,可巡查我江东所属任何一地,各郡太守、县令均要配合汝的工作。此外,吾还给你配了两个副巡查使。”孙权说着话向后一招手,两个人立刻走上前来。

    “主公!先生!”

    这两人正是黄盖与吕轲。

    “公覆乃是我江东老人,吾以公覆助你。而吕轲还尚需学习啊!启程吧!”

    孙权简简单单说了一句,庞统则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孙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