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战的节奏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战的节奏

    黄忠很郁闷。黄忠自幼练箭,从来只有他射别人的份,可今天黄忠居然被别人射了。

    这个别人正是韩当。而韩当射中的也并不是黄忠,只是黄忠胯下的坐骑。

    后来,据韩当自己说,当时他自己想的就是要射黄忠的马没想射黄忠的人。不过到底韩当瞄准的是人还是马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现在来说最重要的是,当黄忠的马中箭悲鸣一声,就暂时失去了控制。而趁着这么短的时间,周泰果断出刀。轻轻一声,周泰的刀架在了黄忠的脖子上。

    黄忠一愣,显然是没料到。而周泰却冷笑一声,“绑了这个老头!”

    周泰的亲卫立刻上前,两个人伸手抓住了黄忠的胳膊,一个人照着黄忠的腿弯子狠狠的踹了一脚,很自然的黄忠就跪倒了地上。接着这个劲,又上去了俩人,眨眼的功夫黄忠就被绑了起来。

    绑着的时候,黄忠挣扎着,嘴里大喊着:“我不服!我不服!”可怎么可能挣脱的了四个大汉。紧接着,亲卫们便开始大声呼喊:“黄忠被擒,降者不杀!”

    战圈外的韩当也没有犹豫,一箭射中黄忠的马之后就立刻带着骑兵冲了进来。

    在外有骑兵,内有主将被擒之下,黄忠仅剩的五百多人纷纷放下了兵器,缴械投降。

    周泰和韩当碰面,当然少不了被韩当一阵数落。可周泰却全然不顾,擒了黄忠这可是大功一件,挨一顿批算的了什么。

    韩当、周泰两人带着一千骑兵和厮杀过后剩余的七百多人压着黄忠及降兵五百缓缓的回到了曾经的山谷口。

    山谷口,吕蒙已经摆下了严密的阵势,见韩当、周泰有说有笑的回来,也知道没事了。立刻让列阵的士兵散开,迎接大军的归来。

    双方人马汇合后,韩当当即下令,在这里留下一个百人队驻守警戒即可,其余兵士全都返回临湘大营。

    当太史慈得知黄忠被擒,来援临湘的荆州兵再一次被打散之后,太史慈也没了兴趣。次日清晨,围了临湘城十几天的江东大军开始攻城了。

    率先发威的便是在飘在河面上的水军。

    二十艘楼船被甘宁分成了两队,一队在临湘北面的浏水上一队在临湘西面的湘水上。这二十艘楼船都是经过简单改造的。这个改造就是在最前面的宽阔处,加上了一架小巧的投石车。

    虽然这投石车并不大,可用来攻破这小小的临湘城倒是绰绰有余了。

    “轰隆、轰隆……”投石车才不过发射了三五轮,临湘城上便已经挂起了白旗。

    太史慈当即下令,暂停攻击。不到一刻钟之后,临湘城的城门便打开了,长沙太守韩玄端着自己的太守印,迎接太史慈进城。

    这戏剧性的变化倒是让太史慈大吃一惊。当即之下,吕蒙自告奋勇带着一千人率先进了城,待缴了城里荆州兵的兵器之后,太史慈才带着大队人马缓缓入城。

    次日,才进城休息了一夜的江东兵又动了,吕蒙、周泰、陈就、潘璋等人每人带着两千兵士从临湘出发,各自寻了个方向去接收长沙郡的各个城池。

    而此时在太史慈的书房里,太史慈正埋首认真写着什么,在一旁守着的却是一个第一次在江东军中出现的老头。良久之后,太史慈喊进来了一名亲卫,“将这份战报送呈主公。另外,一路上还得护送黄老将军前往吴郡城。”

    “诺!”亲卫接过战报,对黄忠恭敬的一伸手,“老将军,请!”

    对于自己这个俘虏受到的待遇,黄忠很纳闷。前天江东大军还在临湘城外的时候,太史慈看到黄忠的第一眼就下令给黄忠松绑。

    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的黄忠,站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押着自己的四名江东兵挨着踢了一脚。当周围警戒的士兵纷纷拔刀的时候,太史慈抬手制止了众士兵,然后对黄忠说道:‘“黄老将军被俘之事,本将军听说了。黄老将军可是不服?”

    “哼!”黄忠冷哼一声,活动着酸麻的手腕,没有理会太史慈。

    太史慈也没有在意,说道:“老将军勇武,本将军知道。如果周泰那小子跟将军单打独斗肯定斗不过老将军。老将军何必跟那小子一般见识。”太史慈顿了顿看了看黄忠的脸色,继续说道:“老将军可是主公点名要见的,老将军还是去休息休息,待几日接到老将军的家眷后,本将军送老将军一家去吴郡城。”

    说完之后,太史慈就走了。虽然孙权真的特意交代过,如果在战场上遇见黄忠的话,最好能带他来见我。可黄忠对于太史慈来说只是一个俘虏而已。

    临湘城被攻破的第三天,分散出去的各路人马就已经有往回送捷报的了。无一例外,江东大军所到之处,长沙各县无不纷纷开城投降。

    抵抗?开玩笑呢啊,临湘城被围了,长沙各县很自觉的就派出了各城里仅有的军队,可惜都在半路上被伏击的江东兵打了个半残。后来虽然又被黄忠聚集在了一起,可韩当和周泰阴差阳错之下,只用了两千兵就又全部打散了。

    从战场上侥幸逃回来的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江东的大军就到了,谁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还不赶紧开城投降更待何时?

    相应的,太史慈也立刻向早就做好了准备的豫章郡与庐陵郡发去了消息。仅仅十天之后,更为庞大的江东军抵达了。这批江东兵抵达长沙郡之后,没有去军营向太史慈报道,而是很自觉的分散到长沙郡的各个城池,开始接管城防、治安。

    没错,这是一群郡兵。是豫章郡与庐陵郡从自己的各城里抽调出来的郡兵。有了这群郡兵接管城池,各城里的战兵也开始往临湘城的大营集合。

    虽然目前已经拿下了长沙郡,可这场战争要结束还早着呢!

    五万大军从临湘城出发,不几日的时间便来到了洞庭湖附近。按照之前太史慈与周瑜的约定,大军将会在这里登船然后逆流而上直奔南郡的江陵城。待拿下江陵城之后,大军的方向才会直指刘表所在的襄阳城。

    按照正常的开战思路来说,孙权应该动用大军以绝对的力量直逼襄阳,待解决掉刘表的大军攻破襄阳,无论刘表是死是活,再拿下整个荆州也都不是难事。

    可经过周瑜和太史慈商议之后,却决定先进攻长沙郡。

    之前的思路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要不然蒯越也不会建议将重兵摆在襄阳附近,静候江东兵来攻了。

    事实证明,江东兵奇袭长沙郡,确实收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仅仅一个月多月的功夫,就拿下了整个长沙郡,虽然时间也不算短,可其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太史慈在故意拖延时间。

    长沙郡进了孙权的口袋,荆州各郡尤其是在长江南边的各郡太守们,终日惶惶不安。

    长沙郡没了,那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同样的,被刘表布置在襄阳附近的大军肯定也会削尖了脑袋往南边钻。可就在这个时候,本来应该在长沙郡或者继续往南攻略的江东大军忽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

    所以,更准确的说打长沙郡其实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可太史慈一一连在洞庭湖附近等了三天,湖面上却始终没有水军的影子出现。莫非出现了什么变故?

    果不其然,没多久,周瑜的人到了,还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周瑜本来带着水军顺着江水一路游弋,防止襄阳的荆州大军南下。可不知道怎么忽然就接到从沙羡送来的消息说荆州的水军不知道怎么就穿过了汉水还大摇大摆的从沙羡经过顺着江水往上游去了。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

    本来周瑜的大军已经下的在江水两岸的荆州水军丝毫不敢动,周瑜也没有浪费兵力攻破这些水寨。

    可如今,荆州水军的大部队出现在了周瑜的背后,挡住了周瑜撤回江东的道路,那些曾经还窝在水寨里的荆州水军还能老实么。

    当即之下,周瑜立刻下令水军全部掉头赶往沙羡附近。可还没走到州陵,江面上就已经露出了荆州水军的影子。

    对方也没有跟周瑜接战,而是在发现周瑜大军之后立刻就掉头返回了。周瑜又往前走了一会,派出去的探子也带回了消息,荆州水军已经在州陵附近布下了大阵。

    这是要把周瑜困死在江水上的节奏啊!